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印象以色列(10)戈兰高地,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冲突之地

(2023-08-20 05:28:04) 下一个

世界上有一些地区,在国际认知上属于一个国家,但实际空控制权却在另一个国家。以色列就有很多这样的地区,最为有名的就是东耶路撒冷(老城区)以及今天我们即将前往的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 ), 位于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之间的边界。戈兰高地最高海拔2814米,平均海拔1000米。在戈兰高地上,从高处往下看,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边界尽收眼底。戈兰高地,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以色列与叙利亚的火药桶,也是阿拉伯与以色列最敏感之地之一。

戈兰高地南北长71公里,中部最宽处约43公里,面积1800平方公里,以色列控制1200平方公里,占戈兰高地的三分之二。戈兰高地,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战略之地,在淡水资源极其稀缺的中东,戈兰高地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戈兰高地又被称为“中东水塔”。戈兰高地的水源哺育了约旦河和加利利湖。

戈兰高地自有人类居住以来,就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据考古记录,最早在当地居住的是亚摩利人(Amorites) , 从公元前3千年到前2千年就已在当地居住。之后,亚兰人(就是古代的叙利亚人)占领了当地,并改名为巴珊地。摩西、约书亚征服迦南时,曾杀巴珊王占领了此地。公元前8世纪亚兰王夺回巴珊,北国以色列的亚哈王从亚兰人手中夺取了戈兰高地的南部。以后,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等超级大国连接统治,直到近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戈兰高地属于法国托管的叙利亚。1941牟,叙利亚独立,于是它宣称拥有戈兰高地的主权。

如今的戈兰高地依旧是以色列和叙利亚的火药桶,加上黎巴嫩和巴解组织的频繁活动,不时还有冲突和战乱发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旅行地。

从提比利亚出来,沿着90号公路一直向北,再向东接91号公路, 沿途是一片片的草地、一群群的牛羊、一座座的村庄,约1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戈兰高地的兵头山(Mount Bental)。

兵头山位于戈兰高地战场的制高点,以色列和叙利亚边界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山上,东边可遥望叙利亚,北边可见黑门山(Mount Hermon)。山下便是以、叙边境和眼泪谷。眼泪谷(Valley of Tears)曾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主战场。

抵达戈兰高地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阳光明媚,日照强烈,整面山都被铁丝网覆盖着,这些已经生锈的铁网曾经是多少生命的生死线。

在兵头山顶有一片小小的开阔地,山头用岩石修建的掩体碉堡,周边是一些昔日战争留下的战壕、垒有沙袋的射击点、很多防御工事等军事设施在这里都完好留下。

战壕里有一些站着或蹲着举枪射击的假人,其中有举枪待射的士兵,也有举着望远镜的军官,给兵头这座山峰营造出了一种战场的氛围。即使如此,相信还是很难想象出战时这里的紧张情况,恐怕只有那些浴血奋战活下来的士兵才知道这里曾经的惨烈吧。

这里坦克轰鸣已经消失,枪林炮雨已经不再,眼泪谷此时是那样平静。

兵头山周边有很多的军事设施,道路两旁很多地方都拉着铁丝网,挂着警示牌,许多地方还有战争遗留的痕迹,如战壕、掩体以及废弃的坦克等。

山顶的沟壕及防空洞现在仍在使用,一旦两军交火,这些都是军事阵地,这一切提醒着我们已经身处在军事控制区。

山顶的空地上,设立的路标指示牌,立着一个3米多高的风向标。标顶写着不同地名和里程的指示牌,指往不同方向。戈兰高地距离耶路撒冷240公里,距离约旦首都安曼135公里,距离海法85公里,距离叙利亚大马士革等只有60公里……

从山顶向东俯瞰,绿色以东的地方就是叙利亚境内的平地,远处的山峰背后就是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仅有60公里的路程。

出乎意料的是,这里竟然有一座建筑别致的咖啡店—安南咖啡馆(Coffee Anan),店内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派出全部空军,向埃及、叙利亚、约会旦、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区。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因10月6日是犹太教中的“赎罪日”,所以又称“赎罪日战争(Yom Kippur War)”。之所以选在犹太人的假日赎罪日这天发动战争,是因为以色列在这天处于全国放假状态。赎罪日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天犹太教徒都会实行禁食,同时也会避免使用武器等。许多战士这天离开岗位返家过节,以色列处于一年中战备最脆弱的状态。

埃及和叙利亚选择了赎罪日这天对以色列进行了两线夹击,埃及进攻西奈半岛,叙利亚在戈兰高地进攻。埃及10万大军带着1100辆坦克和叙利亚的5万人及1200辆坦克和装甲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造成以军防线迅速崩溃,以色列在建国25年后第二次到了灭国的边缘。然而,就在埃叙联军首战告捷后攻击突然停滞下来。也许是他们打得太顺利了,唯恐以军有埋伏,不敢贸然长驱直入。以色列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在全国动员了20多万后备兵力迅速投入战场发起绝地反击,全体将士将人类的意志力发挥到极限,最后赢得了战斗胜利。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和苏联双方也不断给战争双方输送补给。苏联站在阿拉伯人一边,全力输送武器;美国则出动一切力量,很快让以色列占据上风。

戈兰高地兵头山和另外几座小山之间,有一块2公里长、宽1.2公里的狭小谷地,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叙双方进行惊心动魄的坦克大战的主战场。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里的山谷叫做眼泪谷,如今这里的战争硝烟不在弥漫。

据说,在眼泪谷那次坦克大战中,以军投入100辆坦克,叙军拥有500辆坦克和装甲车。战争初期,埃叙联盟占上风,叙军发动多次攻势,一度突破以军防线。最后,以军在空军支援下,成功逆转战况,但却付出惨痛代价。以军只剩下9辆坦克,叙利亚的坦克和装甲车也几乎全被摧毁。戈兰高地的坦克大战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1974年5月,以色列和叙利亚在联合国调停下达成协议,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东部狭长地带,让出库奈特拉城。同时在边界设置1-4英里的缓冲区,由联合国派部队进驻。之后,以色列在其占领区内修建了数十个犹太人定居点。

近二十年来,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态度时而发生转变,1999年以色列议会以54票赞成对30票反对,通过了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撒军的“戈兰高地议案”,期间曾宣布“可能准备交出戈兰高地,以换取中东和平”,但之后,以色列仍牢牢控制着戈兰高地。2016年4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戈兰高地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戈兰高地将永远留在以色列手中。

这里曾发生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战后这里也成了坦克和装甲车的坟场,杀人武器最终变成了破铜烂铁。

艺术家们把它们收集起来制作了风格迥异的动物和人物雕塑,面对这些憨态可鞠的雕塑很难形容当时的感受,是艺术之美还是战争之悲?

或许,人们不想用沉重的方式来表现当年的战火纷飞,而是用轻松可爱的神态来表达他们对和平渴望?

游客们穿梭在战壕里、炮台前,防空洞中,想像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激战;站在山头遥望远方,心底里默默地祈祷:愿战争硝烟永远散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淡白宁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全球战略' 的评论 : 谢谢你的意见与评论,确实,中东的热点比较多,戈兰高地只是其中之一。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谢分享!去了我想去而去了以色列但未能一游的战场!一点补充:戈兰高地“是阿拉伯与以色列最敏感之地。”此话略微过头,“之一”吧(其它:西奈,耶路撒冷,西岸等地也极敏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