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禅的博客

体悟人生真理,通达智慧觉悟。自觉觉他,自利利他。youtube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正文

佛教的基本教义 (逍遥禅作)【重点篇目】

(2021-10-21 07:52:07) 下一个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作者:逍遥禅

总的来说,佛教教义是最完备的,心性境界的划分也是最细致的,对于修行来说也是最方便的。但因为人的心性境界不同,造成的对佛法的误解也是最为严重的!因此修行佛法必须有明师带领,志公禅师曾经说过:“不遇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


佛教的基本教义按照“十法界”十种不同的心性来划分的,总的来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按照不同的道不同的教法就有不同的教义:


1、戒恶行善的天人道:对于善恶不定心的人来说,修行“五戒十善”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关闭自己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打开天堂路,成就护佑众生的天神!


2、小乘声闻道:是清净心“常乐我净”的小乘圣人道,需要修行“苦集灭道的四谛法”:也就是要明白人生皆苦(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而苦的原因(苦集)是因为我们妄想执着了一个身体假象,只有灭除了我们的自心妄想执着分别,才能觉悟本来清净的心性,修成“常乐我净”光明智慧的真心!


这个修行过程,通常是经过“三十七道品”实现的,也就是四念住(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最后还要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的“三法印”来印证这个“常乐我净的真心”。


2、二乘缘觉道(因缘法):缘觉法是通过觉悟人生十二因缘的本性空,从而达到“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辟支佛!人生是因为迷失了真心本性,受业力牵引投胎转世到自己的冤亲债主(父母)家中的!十二因缘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是因为迷失了真心本性的智慧光明;行,是受因缘业力牵引而行至父母缘分的家中;识,是落母胎中形成胎儿的心识;名色,是指胎儿有了形体;六入,是指胎儿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长成具足;触,是指胎儿出生接触到了外界;受,是指胎儿有了感受,有了喜欢不喜欢的爱恨情识;爱,是指小孩喜欢的就贪取执着;取,是指自己喜欢的,就想不择手段的获得;有,是指贪取就有业力因果;生,是指产生新的因缘业力;老死,被因缘业力所牵又重新轮回六道!由此可见,因缘业力完全是自心迷失了真心本性而贪嗔痴的结果!因此,因缘法的关键在于破除“贪嗔痴慢疑”的我执习气,觉悟真心本性,从而达到“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辟支佛!


3、大乘菩萨道:大乘菩萨道修行大乘般若法,般若法是大乘法的基本教义!“般若”,也叫智慧;“摩诃般若”是大智慧;“摩诃般若波罗蜜”,是用大智慧度到彼岸。般若法有回小向大的“用智慧心,照彻内外,即见本心”的般若三昧法;还有“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的见性法!都是要达到本心本性本体本源的,也就是要成就本性法身!这就是需要解脱自心妄想,达到身空、心空、性空、法空;还要觉悟真心本性,达到空觉一体!从发愿修行菩萨道开始,到成就佛道,需要经过五十五真菩提路,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外加四加行,和等觉、妙觉。


4、上乘道:也叫见性法的禅道,是指觉悟真心本性后的自性体用一体,也就是成就自性法身、报身一体,“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的理圆融,也是菩萨顺流到达本性无余涅槃之后,如来逆流而出,“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5、佛道:自性圆融道的如来藏,自性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一体圆融,也叫自性“性心相”一体圆融。《楞严经》上说:“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一切圆满,周遍法界,随用而显现。


6、一切种智:通达一切心性境界,而又不执着于一切心性境界的无心道人!三身四智五眼六神通,一切具足圆满,应用无碍!“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切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证道歌》)。


由此来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随不同的心性而教义不同,也就是“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总的来说,佛教的基本教义有:戒恶行善的天人道;有修行“常乐我净真心”的小乘圣人道;有修行“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二乘圆觉道;有修行般若空的大乘菩萨道;有修行自性体用一体的禅道;有修行自性三身圆满的佛道;有通达一切心性境界、具一切种智的无心道人!就如同从幼儿园到大学、博士后甚至大学教授导师一样,目标愿力不同,各个阶段的修行方法教义也不同!

19022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