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诠释六祖转识成智

(2021-11-15 11:44:53) 下一个

转识成智

(原文摘自《梦游集·示周旸孺》

湛然 注

 

〔转识成智〕转凡夫有漏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即转第八识(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成所作智。〔有漏〕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嗔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都叫做有漏法,而世间之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周子请益法相宗旨,老人因揭六祖《识智颂》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周子祈请开示法相宗之宗旨,老人(憨山大师自称)因举六祖之《识智颂》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周子〕“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法相宗〕大乘八宗之一,因为是穷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又因依于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理,故又名“唯识宗”。〔八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性宗)、法相宗(唯识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为了便于理解憨山大师下面之开示,先将《六祖坛经》中六祖所开示的《识智颂》解释如下: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大圆镜智,其性清净;平等性智,心中无病;妙观察智,见闻无功;成所作智,如同圆镜。

〔大圆镜智性清净〕大圆镜智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所转。阿赖耶识含藏着无量业种子,对受想行识起着污染作用。现在转识成智,不再污染,故云“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平等性智是第七识(末那识)所转。末那识的主要功能就是思量计度,这是导致生死之大病,现在转识成智,不再思量计度,故云“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智是第六识(意识)所转。意识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与相应的五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相对时,起分别作用,现在转识成智,只是观察,不再分别,故云“见非功”(见时亦无分别之功)。〔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所作智是前五识所转,成智后只照前境而不分别,故云“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第六识和第七识是在因地上转,前五识和第八识于果地上(成佛时)自然成就。这个转(转八识成四智)只是转其名相(状态)而体非有二(无实性),若于(第六识和第七识)转识成智之处不留情,果断地转、坚决地转(这就是日用间做功夫处),即便在滚滚红尘中亦如龙潜深渊,蛰伏不动,总是处在龙定中。

〔果地〕相对于“因地”而言。即依因地之修行而得的果位。这里果位是指佛果。〔繁兴〕兴起甚多,这里是指万象纷然。〔那伽定〕“那伽”义译为龙。“那伽定”就是“龙定”,如龙之潜伏深渊,蛰伏不动。〔若于转处不留情〕无丝毫凝滞地转,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繁兴永处那伽定〕虽然置身于万象纷然的滚滚红尘里(繁兴),总是处在龙定中。

 

下面继续正文:

【此八句,发尽佛祖心髓,揭露性、相根源。往往数宝算沙之徒,贪多嚼不烂,概视此为闲家具,曾无正眼觑之者,大可悯也。】

《识智颂》这八句,发尽佛祖心髓,揭露性、相根源。往往那些在名相术语上兜圈子、无真实修行的人(数宝算沙之徒),贪多嚼不烂(不识箇中真味),都视此为闲家具,未曾正眼细看过,实在是大可怜悯也。

〔数宝〕数他人之宝,指没有真实依教修行,而只是在口头上卖弄的人。〔算沙〕入海不去拾宝,却去数算沙粒,指沉陷于名相术语,而不通过实践去悟道的人。

【咸谓六祖不识字,不通教,何以道此?殊不知佛祖慧命,只有八个字包括无余,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以唯心故,三界寂然,了无一物;以唯识故,万法枞然。盖万法从唯识变现耳,求之自心,自性了不可得。所以佛祖教人,但言心外无片事可得,即黄梅夜半露出“本来无一物”。即此一语,十方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尽在里许,擘不破,故衣钵止之。即二派五宗,都从此一语衍出,何曾有性、相之分耶?】

他们以为六祖不识字,不通经教,怎么可能揭示性、相之根源呢?殊不知佛祖慧命,只有八个字就包括无余,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因为唯心之故,三界寂然,了无一物;因为唯识之故,万法俨然,森罗万象。由于万法皆从识所变现,求之自心,则万法之体(自性)了不可得。所以佛陀和诸祖教人,不过是说心外无片事可得,亦即惠能所言“本来无一物”。就此一语,十方三世诸佛和历代祖师所言,全在里面,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五祖传衣钵与他。即便是二派五宗,也都是从这一句衍化出来,何曾有过性宗和相宗之分呢?

〔盖万法从唯识变现耳〕《梦游集·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云:“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黄梅夜半露出“本来无一物”〕惠能说出“本来无一物”这一佛法要旨,五祖因此而夜半传祖位与他,故曰:黄梅山夜半突然冒出个“本来无一物”的祖师来。〔黄梅〕黄梅山。禅宗五祖弘忍的东禅寺所在的黄梅山。〔二派〕五祖之下有二派:北宗神秀和南宗惠能。这两派的分水岭,就是是否悟到“本来无一物”这一真理。〔五宗〕六祖之下有五宗(亦称五家):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性宗、相宗〕即法性宗与法相宗。一、法性宗(即八宗之中的三论宗),略称性宗。破万法之相,而显万法空寂之真性。二、法相宗(即唯识宗),略称相宗。以万法之生起归于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为一切染净因果之根本,就其所生之法,广分别名义,故名法相宗。

【及观《识智颂》,略为注破。若约三界唯心,则无下口处。因迷此心变而为识,则失真如之名,但名阿赖耶识,亦名藏识,此识乃全体真如所变者。斯正所谓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乃真妄迷悟之根,生死凡圣之本。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既云藏识即阿赖耶,而又云常住,则本不动也。然所动者非藏识,特境界风耳。】

现以《识智颂》来阐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理。若就“三界唯心(三界所有,唯是一心)”而言,则无下口之处。因为迷此心(真如)变而为识,则失真如之名,但名阿赖耶识,亦名藏识,此识乃全体真如所变者。这正是所谓“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乃真妄迷悟之根,生死凡圣之本。《楞伽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经文中,既言藏识(即阿赖耶识),而又言常住,则藏识本来不动也。所以动者并非藏识,而是境界风。

【偈云“前境若无心亦无”,是则取境界者,非藏识乃生灭心耳。此生灭心强名七识,其实是八识之动念,所谓生机。若此机一息,前境顿空,而六识纵能分别,亦无可寄矣。若前五识原无别体,但是藏识应缘之用,独能照境,不能分别,故曰同圆镜。其分别五尘者非五识,乃同时意识耳,故居有功。若不起分别,则见非功矣。】

偈云:“前境若无心亦无。”因此,取境界者,非藏识乃是生灭心。此生灭心勉强命名为第七识(末那识),其实这是第八识(藏识)之动念,所谓生机。若此生机(第八识之动念)一息,前境顿空,而第六识(意识)纵然能够分别,亦无可寄矣(也没有什么可分别的)。至于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原无另外的体,它们只不过是藏识应缘之用而已。这前五识只能够映现尘境,不能够分别,故曰“同圆镜”。能够分别五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者,并非前五识,而是与前五识同时生起的第六识(意识),故曰第六识居有功。若它(第六识)不起分别,则“见非功”矣。

〔若此机一息〕若此生机(第八识之动念)一息。上文讲到“其实是八识之动念,所谓生机”。“机”,事物变化之所由。

【由是观之,藏识本真,故曰性清净,其过在一念生心,是为心病。有生则有灭,惟此生灭,如水之流,非水外别有流也。但水不住之性,见有流相,有流则非湛渊之水明矣。故楞伽二种生住灭,谓相生住灭,流注生住灭。此二种生灭,总属藏识。生灭不灭,则前七识生;生灭若灭,则唯一精真,其真如之性自兹复矣。复则识不名识而名智,故曰心无病。】

由此观之,藏识本真,故曰性清净,其过失是在一念生心,是为心病。有生则有灭,惟此生灭,如水之流,非水外别有流也。但是此水有不住之性,而有流相,有流则非湛渊之静水就很清楚了。故《楞伽经》中说诸识有两种生住灭:相生、住、灭和流注生、住、灭。这两种生灭,都属于藏识。生灭如果不灭,则前七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生;生灭如果灭,则前七识灭,唯有藏识这一精真,其真如之性自此恢复。既然恢复了,则识不名识而名智,故曰“心无病”。

【六祖大师所颂,约转八识而成四智。大圆镜智藏识所转,平等性智七识所转,妙观察智六识所转,成所作智前五识转,以妄属藏识之用,故真亦同圆镜。然六七二识因中先转,五八一体至果乃圆。如此观之,识本非实,而妄有二用,故曰但转名言而已,换名不换体也。且此体不在禅定修行,唯在日用一切,圣凡同时转之,唯在留情不留情之闲,故有圣凡迷悟之别。周子有志于此,谛向日用转处著眼,试定当看。】

六祖大师所作的颂,是讲转八识而成四智。大圆镜智是藏识所转,平等性智是第七识(末那识)所转,妙观察智是第六识(意识)所转,成所作智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转,因为前五识是藏识之妄用,现在转成智故与藏识所成之智同为圆镜。然而第六识和第七识是在因地中先转,前五识和第八识是一体要到果地(成佛)才转成智。如此观之,八识本非真实,而妄有生灭与不生灭之二用,故曰但转名字而已,换名不换体也。且此体之转化不在于禅定修行,唯在日用间一切起心动念处来转。凡夫与圣人(初地以上的菩萨)都是在起心动念处转,究竟是在转智成识还是在转识成智,只在于留情还是不留情,因此而有凡圣、迷悟之别。周子您有志于此,认真向日用转处着眼,且把细看:是在正转(转识成智)还是在反转(转智成识)。

〔转名言而已,换名不换体也〕这是说八识与四智是一体之二态,就像冰与水看似截然不同,所以有“冰”的名称和“水”的名称,其实它们只是H?O的两种状态——一体二态。当冰融化成水时,名称变了,而体仍然是H?O,所以是“转名言而已,换名不换体也”。〔圣凡同时转之,唯在留情不留情之间〕圣众悟,对贪瞋痴不留情,所以在转识成智;凡夫们迷,对贪瞋痴情有未舍(留情),所以反着干,在转智成识。〔圣〕从凡夫修到成佛,共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只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惑在,称为贤;初地以上的菩萨,息妄契真会正,称为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