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把culture翻译成“文化”是不准确的。野蛮人有杀戮的culture,文什么文?

(2023-07-15 19:34:25) 下一个

日本人把culture翻译成“文化”是不准确的。野蛮人有杀戮的culture,文什么文?翻译者犯这种错是因为他掉书袋,太拘泥于汉语经典了。汉语对译词“文化”取自于战国末年所编的《易•贲卦》中的"以文教化"。但是我们可以追溯culture的词源到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他用培育植物成长来比喻人们行为和精神范式在社会环境下的形成。显然,这里culture比"以文教化"要广义。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培化”或“育化”?

”文化“这个词从日本引进中国后,由于一开始就把culture译得太狭义,它在汉语用法中产生了歧义,甚至逻辑麻烦。汉语中说”他是有文化的“,其语义既可以是he is cultured,又可以是he is literate。尽管两者相关,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汉语还可以说”这个黑帮的文化“,这种“文化”与文治教化正好是冲突的,两者有强负相关。

一个相关的词“文明“也是来自日语。Civilization的词根是city,其实也与“文“没有直接关系。但由于文字是civilization的必要条件之一,日本人将civilization翻译成”文明“,其引申语义是贴切的,汉语审美上也很难有更好的选择,比直译优雅得多。

另外一个好的日语外来词是“首都“,取代了古汉语对应的”京城“或”京师“。”京“是个象形字,像高大的建筑。两词对比一下高下自明,首都更实质性的功能应该是大脑而不是大楼。

有人统计过,传入中国的所谓和制汉语超过1000个,它们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经济各领域。现在常用的工商、科技、人文方面的专业术语中有70%都来自日语。反过来,日本人也非日常使用这些汉字构造的日语词汇不可。这个事实证明了中华文明与大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深远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枫散仙 回复 悄悄话 有道理,这个“文化”的汉字含意的确不够贴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