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明與叢林法則

(2022-08-07 17:53:07) 下一个

 

文明的意義就是不唯叢林法則。

去發現並找出事物間的共同點,找到不同中的相同之處,找到變化背後沒變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發現問題的本質。

只有掌握了問題的實質,只有探尋到了萬變中的不變,才能動態地、持續地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

這篇小文章就簡單從社會和討論這兩個方面,來聊聊有關社會和討論的實質是怎樣的。

社會的發展有三個法則:
自然法則: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族群法則:有大於個體的目的存在,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形成族群;
普世法則:遵守協議,可以跨越個人和組織,所有人都認同、理解。

社會整體的發展也是按照「自然法則」、「族群法則」、「普世法則」的順序不斷叠代發展。

討论任何问题的實質,就是所有問題涉及到四个层次:事实、观点、立场、信仰,這四個層次是遞進的關係。

你的事實是基於你的觀點;你的觀點是基於你的立場;你的立場基於你的信仰。

由於討论的實質如此,討論時首先要分清楚讨论的是事实、观点、立场,还是信仰。

需要確保討論的問題只能在事實,觀點和立場的相同層面。不要拿自己的觀點當做事實與別人爭論。

如果不在同一个层面上讨论问题,就只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而沒有實質意義。

事實有真假,基於不同立場的不同观点无对错。和不同立場的人爭論毫無意義,因為這與他們的不同的利益關聯。你不同意可以說:我有個觀點,與你的不同。

你永远不要用語言攻擊任何一個人的信仰。信仰在語言學上都是可以自圓其說,自給自足的。對於信仰,你可以說,只要你覺得開心就好。

明白這些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你就不會參加諸如社會主義好還是資本主義好,科學和宗教,中醫和西醫,東方好還是西方好等問題,因為是浪費時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