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鱼儿 ---眸影摇红

背起诗囊/ 流浪/ 打开 一扇扇窗/ 眸影摇红/ 四季芬芳
个人资料
眸影摇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五月的悲歌 (一)

(2021-05-25 21:12:35) 下一个

2021年5月,一个极度悲伤的五月。。。

5月16日,我痛失我挚爱的父亲。

5月18日下午 ,深圳赛格大厦摇晃,是在暗示什么吗?

5月20日,中国眼科学界泰斗,享年104岁的夏德昭先生去世。

5月21日,著名美术史,玉器及玉文化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馆原副院长,94岁的杨伯达先生去世;同一天,云南青海地震。

5月22日,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最伟大的农民 ,91岁的袁隆平先生去世;中国肝胆外科之父,99岁的吴孟超先生去世;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越野赛,21位年轻人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甘肃白银。

这个5月,响起一曲又一曲的人间悲歌。。。。。。


01:  不懂政治的袁老和他的小提琴

这几天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关于袁隆平老先生的言论,有民众自发的悼念活动,也有就袁老到底是不是杂交水稻之父的种种讨论。一个人过世了,能迎来民众的自发悼念和广泛的讨论,这种现象本身就说明袁老在人民心中的威望和地位。我个人觉得网路上的各种讨论,如果是理性的,客观的,倒是一件好事,说明民众真的在乎袁老先生。我不想去评价袁老对杂交水稻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因为我不懂这一行,隔行如隔山嘛。我这两天倒是在想,袁老先生到底关不关心政治,懂不懂政治?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袁老那一代人,历经文革和各种政治斗争。袁老自己说,他一生没有入团也没有入党,不懂政治。文革时候其他两派争斗,他都不参与,躲起来专心致志做他的科研。不参与派系斗争,不去整人,不去整各种牛鬼蛇神,说明袁老先生至少是一个善良的人。有一篇文章说,抛开杂交水稻的光环,袁老先生最可贵的品质,就是他一生似乎只琢磨事,不琢磨人,崇尚宽容和自由。我以为,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悼念和铭记的!

印象里深刻的,有他的一个访谈。1958年,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毛爷爷提出了农业八字宪法:即 “水 ,肥,土,种,密,保,管,工。”  年轻的袁隆平竟然斗胆说,这八字宪法还差了个 “时” 字,也就是说,要不误农时,要讲季节。据他回忆,他当时不知道这话出自何人之口,还以为来自农业部的呢,可见他真的不大关心政治。结果有人就呛他,这可是毛主席讲的!袁隆平先生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解释说,毛主席不是学农的嘛。现在网上有人反驳:袁隆平不是不问政治,不懂政治,而是一个大嘴巴乱放炮而已。如果袁老当时明明知道这八字宪法出自毛主席之口,而他吃了豹子胆敢给毛爷爷提意见和建议,拥有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倒是想给他喝彩了。任何朝代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辨能力,英文是说,critical thinking skills,这是时代进步的一种动力。不懂政治,不问政治,在袁老看来,有好也有坏。不懂政治的人,你可能会说错话呀。在那样的年月,说错话,那可是会惹来杀身之祸的。据袁老回忆,当年可是一纸公函救了他的命,因为他在研究杂交水稻,属于保护的对象。在三年大饥荒的艰难时期,他在湖南过苦日子。他说,“那真难受。我亲眼看到五个饿殍倒在田埂上、路旁和桥底下,饿死几千万人。”不知道大饥荒到底饿死了多少人啊。小时候听我爷爷讲过那段饿死人的岁月。我爷爷因为饿,浮肿得厉害,被塞进村子里的大蒸笼里蒸过。。。。。。袁老至少对中国人填饱肚子做出过贡献。但愿饿死人这样的人间悲剧不再发生。中国人永远有饭吃有衣穿,而知识分子永远不要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印象里深刻的还有袁老先生的那把小提琴 。除了科研,袁隆平先生还喜爱音乐,尤其小提琴,他说那是“最能触及灵魂深处的声音”。在十大最难学的乐器里,即:鼓,手风琴,古典吉他,钢琴 ,竖琴 ,风笛,双簧管,风琴,号角,小提琴,小提琴被公认是最难学的。小提琴只有四根弦,是最小的高音弦乐器。小提琴跟钢琴和古典吉他并称世界三大乐器。它即可以用来独奏出高山仰止的天籁之音,也是现代交响曲的支柱乐器,能演奏出美妙绝伦的交响乐来。袁隆平先生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埋头搞科研的书呆子,而是一个生性浪漫的人 。在西南农学院读书时,袁隆平先生得知一位同窗兄弟会拉小提琴,就想办法拜那位同学为师,从此结缘小提琴,小提琴也因此成为陪伴他一生的高雅爱好。当年袁隆平先生从重庆的西南农学院毕业分配到偏僻的湖南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母亲曾经担心,叹气道,“孩子,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可是年轻的袁隆平先生却安慰母亲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在最艰难孤苦的岁月里,是小提琴陪伴他,抚慰他那颗孤独的心灵!是小提琴带给他力量!!是小提琴赋予他宁静致远的信念!!!

很想听一听袁老演奏过的《小夜曲》还有他演奏的李四光的《行路难》。同为科学家,最能理解行路难啊,惺惺相惜。。。。。。袁老先生,愿天堂里没有派系斗争,没有明枪暗箭。您可以在那里尽情享受您的杂交水稻科研和您心爱的小提琴!

没有找到袁老演奏的《行路难》。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来欣赏中国爱乐乐团演奏的《行路难 第一回旋曲》。。。

作曲:李四光 改编:邹野 指挥:余隆

5/25/2021

于圣路易斯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眸影节哀!希望老人家在天堂安好!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今年的五月确实有些诡异。
MoatCity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一般悼念名人,都是在遗像前鞠躬。这次看到很多老百姓在袁老遗像前下跪磕头,一批一批的,感到国内人对老人还是很尊敬的。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1

保重,节哀!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是的,今年的五月有太多的悲歌令人感到難過和憂傷~還有台灣的疫情也在五月開始燃燒~但對妳來說最哀哀欲絕的悲歌是妳父親的離去。願他老人家一路走好!妳也節哀吧!
feiteng 回复 悄悄话 Sorry about your loss of your father!节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