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专门讲古而不论今,从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悲催人物小马哥,三国猛将马超为什么在全家在曹操手下打工的情况下,还要起兵造反。他真的是天性凉薄吗?

(2023-10-18 07:43:16) 下一个

答案不是马超天性凉薄,不顾亲情,实际上是马超虽然考虑过这个可能,但没有想到曹操真的会下狠手杀他全家。

在三国时代,同一家人,侍奉不同君主的不要太多。

比如诸葛亮,诸葛谨兄弟,分别侍奉蜀吴。两国打仗,并没有拿对方亲人如何。

同样的,家人在被别人控制的情况下,背叛投降敌人的情况也不少,比如黄权家人都在蜀国,自己被迫投降曹魏,

刘备也没有杀他的家人。

而陈宫背叛曹操投降吕布,在白门楼同吕布一起被杀之后,也没有陈家被灭族的纪录。

当时的大族,都是盘根错节,极少搞灭族的事情。

而当时马超起兵反叛,其实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行为。他只是关中诸将之一,

三国志说,建安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

也就是说,这十路人马,其实是十个互相不统领的地方军阀势力。在曹操出兵来统一关中的时候,选择了抱团抵抗。

这个时候,如果马超一个人说不抵抗,肯定是不行的。自己先就要被其它人灭了。

而当时,阎行进谏韩遂,不希望他与马超联合,一起对抗曹操,韩遂回答:“现在诸将不谋而合,似乎有天意啊。”

也就是说,这十路人马,都是一心要对抗曹操。不是马超一个人而已。这个是当时的大势,谁都不能抗拒。

西凉人,当时是非常彪悍的民风,对于义气看得比较重,这个时候说不抵抗,估计也会被人看不起。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马超已经不相信曹操,认为自己放下武器,也未必就能保住全家保命。

他对韩遂说过:“之前司隶校尉钟繇曾命我谋害将军,关东之人已经不可以相信了。现在我放弃我的父亲,如父亲一样对待将军,将军也应该放弃你的儿子,如儿子一样对待我。”

其实他心里面肯定也在想,既然能让我杀韩遂,同样也能让韩遂杀我。

那个时候他们都全部还是曹操名义下的部下。帮曹操抵抗袁绍的。都还要想方法谋害。

曹操放着公开对抗的刘备孙权不收拾,就来收拾自己这些名义上已经归顺,但是有一定独立性的地方势力,明明就是欺软怕硬。

所以必须硬一把,才能争取到自己的地位,保住自己的家族势力。

尊重是靠拳头打出来的。只要自己能打赢,曹操也不会敢拿自己的家族怎么样。

难道西凉铁骑还能比不上刘备孙权那些杂碎?

到时候打赢了再和谈,或者打成僵局再和谈。都比直接放下武器投降好。

这就是马超不顾家族,反叛曹操的真正原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