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专门讲古而不论今,从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三国解码:曹操杀许攸,其实是被心如死灰的超级谋士许攸利用来搞自杀的一种报复方式

(2023-04-05 13:58:36) 下一个

许攸当年和袁绍,曹操都是哥们,大家一起读书,一起玩乐,亲如兄弟。

要说能力,许攸并不在这两个大佬之下。要不然袁绍曹操也看不上他,不会带他玩。

在早年许攸就敢和冀州刺史王芬合谋,要干掉当时的汉灵帝,推另外一个诸侯王上位,

这是何等的胆大包天。从后来他给曹操献计夺取乌漕的计划来看,这个反叛计划的谋主应该就是青年许攸。

他是个胆子特别大,敢挺而走险的人。

后来起兵,许攸就去帮当年的兄弟袁绍,并且促成袁绍和曹操的联盟,对付袁术和公孙瓒,

在许攸眼里,都是自己当年的兄弟。一荣具荣。

事实上,袁绍和曹操崛起,分别干掉了公孙瓒和袁术,奠定了三国的基础,有很大程度上是许攸的眼光和功劳。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的策略差不了多少。

谁知道,袁绍可没把他当兄弟,在袁绍眼里,许攸就不过是一条自己的狗。

所以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手下的审配把许攸的家人抓起来,许攸暴跳如雷,他知道没有袁绍的默许,给审配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样对自己。

动自己家人,就是下一步要对自己动手的先兆,他的智力超群,绝对不会相信那种忽悠:“你的家人是你的家人,你是你,好好干,别担心。清者自清”

他知道,抓他家人的目的,就是要在苦刑之下,让他的家人给出自己犯罪的口供。然后,自己的末日就到了。

他没有那么天真,这不是袁绍的意思,基本不可能。特别是在战争时期,没有理由节外生枝去搞他的家人,除非是为了对付自己。

他要逃命,不能等死。他要报复,报复自己以前的兄弟对自己的背叛。

于是他连夜逃跑,跳槽到另外一个老兄弟曹操那里,并且献计让曹操大破袁绍的原因。他要利用曹操来为自己报仇。

但是灭掉了袁绍之后,许攸的心情却又落到谷底,曹操也和袁绍一样,把他当一条狗。

而自己的亲人,都已经被袁绍杀死。自己是一个孤家寡人。

活着真的没有什么意思了。

于是他酗酒,对曹操出言不逊。

一方面是在试探曹操,是不是真的和袁绍一样对待自己。

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他自己不想活了,利用曹操的手来自杀。如果曹操杀了自己,就会暴露他曹孟德的容人雅量,都是谎言。这是对曹操最好的报复。

很多人认为许攸是个二杆子,说话不注意,得罪了曹操,结果被曹操杀死。

其实都是看不懂三国的这个顶级谋士。能和曹操袁绍当年称兄道地,能劝说一州的长官当反贼杀皇帝的人,会是一个二杆子吗?

从曹操的表现也可以看出许攸的厉害。

对照祢衡,同样的得罪了曹操,曹操也没有杀祢衡,而是借刘表黄祖的手来杀。怕自己负上害贤之名。可是对许攸,曹操为什么就不借刀杀人了,就不怕负上害贤之名了?而是直接处死给自己留骂名?

因为曹操知道许攸的厉害。就是人型核武器。一旦跑到别的君主的地方,想报复的他会献上奇计灭了自己,所以不能用,就必须杀掉。以绝后患

三国演义上说是许褚杀的,正史上说的曹操杀的,许褚就一个卫队长,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杀曹操的谋士。这个是制度,曹操都不敢废。
遵守制度对曹操的统御力有什么作用,这个可以写一篇论文了。曹操就是靠遵守制度的力量,控制大臣和诸侯,所以他绝不敢乱来,也不敢称帝。
曹操杀任何人,都是要找一个法理上的借口的。绝对不会授意卫队长去杀,这样会严重影响他在士大夫心中的形象,影响他对世家大族的控制。

所以罗贯中只是一个说书人,不是真的懂政治学。懂政治学的,不会编这样不合逻辑的故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