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andstone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如何衡量一个环境的文明

(2021-12-02 19:07:47) 下一个

一、弱者有尊严

首先,先看我们的自然界,他遵循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在自然界不仅有种内斗争,还有种间斗争,身强力壮者比体弱多病者更能延续后代,所以在动物世界中,这种优胜劣汰的法则确实能够有利于个体以及群体的生存与繁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也是如此。

那为什么在现在,原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不能适用于我们这种高级生物了呢。那是因为我们人类进化速度之快,使我们在能够更好地去利用资源。资源相对不再匮乏,我们也不再适用像原始时代的法则。并且,我们人类进化了社会性动物,我们有了道德,有了法律,我们彼此组成了一个社会。而社会的进步,靠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保护弱者,恰恰是为了这个社会保持更多的和谐。

一个社会,弱者如果得到保护,那么是需要一个健全的法律来保护,若弱者被被欺凌,而欺凌弱者之人得不到严惩,那么弱者只剩下空喊的权利,那是社会的可悲之处。

就拿农民工群体来说,他们的收入微薄、工作辛苦、劳动环境恶劣。说实话,所有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把这个群体在道德上“神圣化”和“抒情化”的理由。农民工拿不拿工资?拿!那么好,所有拿工资的工作都只是职业。把一种职业在道德上进行拔高和神圣化,一般背后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教科书会告诉你,掏粪工人和领导人都是为人民服务,可是教科书不会告诉你,仅仅几年以后,掏粪工人成了人人喊打的“粪霸”。也不要总拿农民工的起早贪黑、披风冒雨抒情,抒情会掩盖很多现实问题——对于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而言,最大的问题,除了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分配不公,更在于他们的权利弱势。

弱势群体的最可悲之处在于,仿佛所有人都在关爱他们,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们只是“社会各界”表达爱心的“背景”和“道具”,在“集体主义关怀”的语境下,个体的尊严从来不是一个被关注的话题。

弱肉强食的本性,规则是对这种本性的束缚。弱势者破坏规则,就相当于解开了栓在猛兽身上的锁链,送羊肉入虎口。规则,其实是保障弱势者最后一道屏障;规则,是弱势者抗衡强势者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武器。

因此,一部法律,一片正常的环境,如果不能保护弱者,那他就要反问自己,是不是一部良法,毕竟,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文明社会,保护弱者更是应有之义。弱肉强食,那是丛林法则。而人类,已经从丛林中走出了上万年。

二、批评的尺度

季羡林说,一个人赞美他的国家是爱国;批判他的国家也是爱国。但是现在,我们似乎并不喜欢听到批判;不唯不喜欢,甚至恐惧。一见到批判就认为是在传播负能量,一听到批判就以为天下要大乱了。

翻看历史,寻找规律,你会发现,批判精神会使历史愈加文明、平和,皇帝更加守德开明,百姓也就会幸福平安。如果你痛恨皇帝,仇视朝廷,就使劲赞美它吧,直到把它捧杀决绝而死……同样,伟大的时代会诞生不朽的作品,不朽的作品成就不朽的国度,而不朽的国度来自深刻而无畏的批判。那些与大国崛起伴生的伟大作家,如维克多·雨果、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他们中又有哪个只是时代的讴歌者呢?

最近,刚读完《批评官员的尺度》一禁书,不得不为美国媒体,尤其是美国大法观为捍卫言论和出版字游的努力点赞,他们表现出的智慧、胆识是那片境土力量的体现。

“民主意味着选择的泉丽。如果缺乏资讯,选择只是空想!”这句话足以发人深省,虽然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历史不同,未必都认同美国的言论自由理论,但美国司法对言论字游的判决与保护却影响深远,但凡开放、多元、包容、文明的环境更能从言论字游中获益良多!

保持怀疑和批判的姿态,是知识分子与新闻媒体的天职!记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学者曾讲:一个人肯付出一生来对一片境土的缺点进行批评,也许是他用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热爱的最好方式。古今中外的历史一再证明:“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包容并鼓励批评,对于一个公民环境而言意义重大,他可以帮助警惕或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专行。

三、良知与正义

曾翻看南京大暑杀的历史资料,有一个特别匪夷所思的现象特别难堪:一个日本兵能杀一村人。

不是没有反抗的能力,是他们盘算过觉得沉默的大多数是最安全的一族。所以杀张三的时候,我是看客,杀李四的时候,屠刀离我还有一些距离,于是等到杀我的时候,他们也是沉默的看客,于是我们成了一群束手就擒的羔羊。鲁迅先生早就对果仁的“看客文化”有入木三分的刻画,更有人用“革命者”的鲜血去做人血馒头治病,其中的自私、愚昧,触目惊心。

我们常常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原则安抚自己,我们常常被纷繁复杂的算计而变得聪明,宁愿睁着双眼也不想看到真相,宁愿张开双耳也不想听到声音。我们的良知与正义总是在角落里叫嚣,每一个人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每个人都在喧嚣,每个人都在说话,却没有人在听。

曼德拉有一段话很打动我,他说: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别去照亮别人。但是,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量的人们。

我们身边总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用影像见证历史的精彩,用文字还原事件的面目,以记录真相,声张正义为己任;以揭露不公,唤醒良知为使命。他们相信,无论何时,有些火种,永远埋在每个南汇人的心底。关于公平与正义,关于良知与希望,他们相信,生活的角落里,总有一些人和事,值得记录和书写,值得感动与歌唱。他们坚守,为发生在当下尚未被遮蔽的真相;为危难关头底层百姓无助的目光;为经受不公弱小无力的肩膀。他们是一群充满爱心、唤醒良知、勇于担当的正义之士,一枚记录时代的符号,一个揭示真实的理想,一份守望社会的责任。

我不知道,人是糊涂却快乐地活着好,还是清醒却痛苦地活着好。但是总会有一些血淋淋的例子告诉世人,生命在于唤醒,唤醒良知,唤醒正义。

相信有良知才有良制,相信有良制才有良治,相信有纠错才有担当,相信有担当才有文明,相信有文明才有未来。文明环境,你我共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作者: 段淸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