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关于对仗的误区

(2021-10-20 17:09:32) 下一个
关于律诗对仗的误区
 
一 引言
这里说的律诗,指八句律诗,不包括排律,分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和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一二两句叫首联,三四两句叫颔联(也叫次联),五六两句叫颈联(也称警联),最后两句叫尾联(也叫末联)。一首律诗,好比一个人的整体,从上到下,首,下巴,脖子,尾,必须是一个有机体,是完备的。
 
 
关于律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对仗,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首联和尾联不必对仗。中间两联,即颔联两句和颈联两句要求对仗。并把此定为规矩。比如龚炳孙先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及研究员)在文献1的序中这样说:“七言律诗由七言八句组成,中四句为骈偶句,必用对仗。而首尾四句则无须。”一些中学和大学教科书上也这样说: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诗词津梁一书中甚至这样说:”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 。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这样说:”律诗有三个要素:第二是对仗合律,中两联必须讲对仗。” 注意这里用的词是“必须”。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中华书局,2014.3)一书中这样说:“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注意这里用的词不是“必须”了。
 
 
实际上,五律和七律中,可以看到的诗例,有四联都不对仗的,有仅一联对仗的,有两联对仗的,有三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对仗的 (见文献(2)。
 
 
因此说律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是片面的。只不过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律诗比较常见而已,但不能当成唯一的规则。下面用一些诗例来说明。
 
 
二 诗例
 
 
(1) 四联皆不对仗
 
 
例1 夜泊牛渚懷古唐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
 
 
见《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
 
 
例2 舟中晚望唐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任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
 
 
见《五七言今体诗钞》,《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例3 洛中送奚三還揚州唐 孟浩然 
水國無邊際,舟行共使風。
羨君從此去,朝夕見鄉中。
予亦離家久,南歸恨不同。
音書若有問,江上會相逢。
 
 
见四庫全書 孟浩然集巻四五言律詩。
 
 
以上三首,八句四联皆不对,似已不容再辩。古人有专门的评论,摘引入下:《沧浪诗话》:“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 
 
 
对于例2, 明谢天瑞诗法一书卷五“律诗不对”一节,即引用此诗,用以说明八句皆不对仗。
 
《唐诗鉴赏辞典》有下述评论:“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诗(平仄全合),然而通体散行,中两联不作骈偶。”
 
 
例4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出,归时每日斜。
 
 
见《唐三体诗评》。
明 谢天瑞诗法卷八 律诗正体: “此诗八句,一意顺下,通不对。”
《升庵诗话》:五言律,八句不對,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穩貼古詩也。僧皎然有《訪陸鴻漸不遇》一首云: …。 雖不及李白之雄麗,亦清致可喜。
中国诗学通论范况: “此诗八句,一意顺下,通不对, 而音节是律。”
 
 
例5 晚泊潯陽望廬山唐 孟浩然  
挂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鐘。
 
 
《唐三体诗评》:后半写“望”字,闲远空阔。
《岘傭说诗》:五律有清空一气,不可以炼句炼字求者,最为高格。如襄阳“挂席几千里”,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说诗晬语》:(五律)又有通体俱散者,李太白《夜泊牛渚》、孟浩然《晚泊浔阳》、释皎然《寻陆鸿渐》等章,兴到成诗,人力无与.
 
 
例6 秋笛唐·杜甫
清商欲盡奏,奏苦血霑衣。
他日傷心極,征人白骨歸。
相逢恐恨過,故作發聲微。
不見秋雲動,悲風稍稍飛。
 
 
见九家集注杜詩巻二十 宋 郭知達 編 近體詩
 
 

 

 
(2) 四联仅有一联对仗
 
 
例7 只颈联对仗: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嚴滄浪在沧浪诗话一书里云:“唐人七言律詩,當以〈黃鶴樓〉為第一。”
《瀛奎律髓-元-方回》卷一: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
《唐詩鼓吹》-金-元好問卷四.
四庫全書 御定全唐詩録卷十一收入此诗,并标明是近體詩。
此诗还被收入下列书里,都注明了是七言律诗。
四庫全書  唐音巻五 元 楊士弘 撰 唐詩正音四 七言律詩
《御選唐詩-清-聖祖玄燁》卷十七 七言律
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八十八  藝文志  七言律詩
四庫全書 古今詩删卷十六 明 李攀龍 編  唐七言律詩
 
 
例8 只颈联对仗
鸚鵡洲 唐李白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烟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见《瀛奎律髓》, 《唐七律选》, 四庫全書御定全唐詩錄卷二十三
中国诗学通论范况: 以上七言,颔联不对,唯颈联对。
 
 
例9 只颈联对仗
送岐州源長史歸 唐王維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論。
秋風正蕭索,客散孟嘗門。
故驛通槐里,長亭下槿原。
征西舊旌節,從此向河源。
 
 
王右丞集箋注巻八 近體詩
《御定全唐詩錄-清-徐倬》卷十三近體詩
唐音巻四 元 楊士弘 編 唐詩正音三 五言律詩
 
 
例10 只颈联对仗
歸田 唐元稹
陶君三十七,挂綬出都門。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邨。
冬修方丈室,春種桔橰園。
千萬人間事,從茲不復言。
 
 
元氏長慶集巻十四 唐 元稹 撰 律詩
 
 
例11 只颈联对仗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瀛奎律髓》:老杜诗,自入蜀后又别,至夔州又别,后至湖南又别。此诗脱去体贴,于不甚对偶之中,寓无穷婉曲之意。惟陈后山得其法。
 
 
例12 只颈联对仗
宿法華寺 唐崔國輔
松雨時復滴,寺門清且涼。
此心竟誰證,回憩支公牀。
壁畫感靈跡,龕經傳異香。
獨遊寄象外,忽忽歸南昌。
 
 
例13 只颈联对仗
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 唐岑參 五言律詩
昨日山有信,祗今耕種時。
遙傳杜陵叟,怪我還山遲。
獨向潭上酌,無人林下棊。
東谿憶汝處,閑臥對鸕鷀。
 
 
《竹林答问》:为变律调而通体有对有不对者,如崔国辅“松雨时复滴”、岑参“昨日山有信”是也。虽古诗仍归律体。
 
 
例14 只颈联对仗
长安春日 唐曹松 
浩浩看花晨,六街扬远尘。
尘中一丈日,谁是晏眠人。
御柳垂着水,野莺啼破春。
徒云多失意,犹自惜离秦。
 
 
见三体唐诗 卷五五言律诗
 
 
例15  只颈联对仗
下第 唐贾岛
下第惟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明谢天瑞诗法卷八五律平仄体:“此诗颔联亦无对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上二句。至颈联方对偶。”
 
 
例16 只颈联对仗 
即事 唐杜甫 
聞道花門破,和親事却非。
人憐漢公主,生得渡河歸。
秋思拋雲髻,腰支勝寶衣。
羣兇猶索戰,回首意多違。
 
见九家集注杜詩巻二十 宋 郭知達 編 近體詩
御定全唐詩錄巻二十九 杜甫(六) 近體詩
《杜诗镜铨》:三、四系直下格。又,公诗每不拘对偶。
蜂腰格:是指颈联单独运用对仗。这是律诗对仗的一种特殊变格。它通常见于五言律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云:“(蜂腰體)颔联亦无对偶,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二句,及颈联方对偶分明,谓之蜂腰格,言若已断而复续也。”
 
 
例17 只颈联对仗
南游有感 唐于武陵
杜陵无厚业,不得驻车轮。
重到曾游处,多非旧主人。
东风千里树,西日一洲蘋。
又渡湘江去,湘江水复春。
 
 
见三体唐诗 卷六五言律诗
 
 
例18 仅首联对仗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野老就耕去,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例10 只颔联对仗:
李监宅唐杜甫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见九家集注杜詩巻十七 宋 郭知達 編 近體詩
 
 
例20 只颔联对仗:
房兵曹胡马诗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见《瀛奎律髓》
《岘傭说诗》:五言律亦可施议论断制,如少陵“胡马大宛名”一首。
《初白庵诗话》:“竹批”句小巧,对得飘忽。
 
 
例21只颔联对仗:
杜位宅守岁唐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见《瀛奎律髓》。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此自流水写下,不甚拘对偶,非就句对之谓。“四十”二字相连为义,不得拆开平对也。
 
 
例22 只颔联对仗:
歸雁 唐 杜甫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
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兵氣,何時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见九家集注杜詩卷三十五 宋郭知達編 近體詩
 
 
(3) 两联对仗 (不是颔联-颈联对仗)
 
 
例23首联和颈联都用对仗,其余不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见三体唐诗 卷五五言律诗,《瀛奎律髓》, 《唐五律诗精评》
《瀛奎律髓》:三四不必偶,乃自是一体、盖亦古诗、律诗之间。全篇自然。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通体谐律,何得云古诗、律诗之间?然前八句不对之律诗,皆谓之古诗矣。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候。“自然”二字不足以尽之。许印芳:“此五律中拗体。‘空’字平声。前半不用对偶,乃五律中散行格。又有通首不对者,孟襄阳、李青莲集中皆有之,李集尤多,五律格调之最高者也。虚谷不知五律原有此格,故凡八句不对之律诗皆不选取,学问之陋如此!”
《唐诗广选》:胡元瑞曰:中二联,五言律之入禅者。
《唐诗摘钞》:全篇直叙。对一二,不对三四,名换柱对。
《唐诗鉴赏辞典》: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

 

 
 
例24 首联和颈联都用对仗,其余不对
唐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例25 首联和颈联都用对仗,其余不对
杜甫 《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體下•偷春體》:凡起聯相對,而次聯不對者,謂之“偷春體”。言如梅花之先春而開。如唐李白《送友人》詩:“靑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篷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詩:“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仳離放紅蕊,想像顰靑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均是。
 
 
例26 第一句对第三句, 第二句对第四句
吊僧 郑谷 
几思闻静话,夜雨对禅床,
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
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
梦绕长松塔,遥焚一炷香。
 
 
此诗被引用为谢天瑞 (明)诗法的例子: 扇对格, 又名隔句對. 此格出於白居易金針詩格. 原文是这样写的:“詩有扇對格, 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
 
 
例27 颈联和尾联都用对仗,其余不对
早花 唐杜甫 五言律詩
西京安穩未,不見一人來。
臘日巴江曲,山花已自開。
盈盈當雪杏,豔豔待春梅。
直苦風塵暗,誰憂客鬢催。
 
 
《杜詩詳註-清-仇兆鰲》卷十二 :“此诗上四散行,下四整对,亦“藏春格”也”.藏春格:藏春格是指一、二联不对仗,三四联才对仗。
 
 
三 结语
综上各例所示,律诗中必用对仗的说法太绝对了。古人的律诗,有的律诗八句都不对仗,有的律诗八句仅有一联对仗。因此说律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更是片面的。只不过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律诗比较常见而已,但不能当成唯一的规则。
 
 
参考文献:
1.唐七律诗精评孙琴安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2.中国诗学通论范况 商务印书馆 1930年版
3唐五律诗精评孙琴安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
4诗法 明谢天瑞编
5瀛奎律髓  元方回编
 
补例:第廿八,总不对对。(谢谢潭州雨梦先生补充此例)

如:“平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共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此总不对之诗,如此作者,最为佳妙。夫属对法,非真风花竹木,用事而已;若双声即双声对,叠韵即叠韵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律诗颔、颈二联对仗,这是一般必须遵守的规则属于正格。但古人律对中变格很多,如:
[1]蜂腰格:仅颈联用对仗。常见于五律全诗仅一联对仗,又称之为贫对仗。
[2]偷春格:即首联对仗,颔联不对颈联又对。一首诗中仍保持两联对仗,只不过改变了一联对仗的位置。
[3]藏春格:指一、二联不对,三、四才对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