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无锡山水名胜诗钞》卷三 古运河畔名胜 之四

(2020-02-07 20:58:48) 下一个

黄埠墩怀古

 
烟雨苍茫分水墩 天关独霸据河津¹
南巡清帝驻銮驾² 北狩吴王宴宰臣³
楚相移封身困乏? 文公过锡鼻酸辛?
惠山依旧伤心碧  陌上年年柳色新
【注】
1. 黄埠墩,号称无锡城之“天关”。
2. 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在黄埠墩转乘小船去惠山。
3. 史籍称,公元前484年吴王伐齐,曾在黄埠墩宴请功臣。
4. 楚相春申君,在淮北的封邑,因处战乱地带,于公元前241年改封江南,称移封。全力以赴整治封邑,曾驻黄埠墩、主持芙蓉湖水利工程,身困力乏,对于近臣麻痹大意,疏于防范,公元前238年被屑小李园刺杀、身殁。
5. 文天祥秉持忠贞节操,过无锡夜宿黄埠墩,作诗曰“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从鼻欲辛。”
 
【背景材料】
黄埠墩,旧名小金山,位于无锡运河上吴桥以南、惠山浜口的古运河中。墩为圆形,面积220平方米,石砌驳岸,四面环水。岛上有寺庙,香火不断。北为双河口,南为江尖渚。号称无锡天关。
    黄埠墩历史悠久,2500年前,吴王夫差率兵伐齐,曾在墩上大宴群臣;楚相春申君曾在此设立指挥部,兴修芙蓉湖水利工程,相传黄阜墩由此得名;南宋时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曾两度寄居此墩,当时焚香跪拜的民众,数以千计,哭声震天;明代有“海青天”之誉的名臣海瑞,在墩上写有“临水玩山第一楼”的匾额。清代康熙帝和乾隆帝各进行过六次南巡,每一次都在墩上停留观赏山水,康熙把它比做水中的兰花,乾隆称喻它是传说中的“蓬莱”;清军同太平军在此激战,尸积如山,等等。
 
 
 
黄埠墩怀古
──忆清军同太平军黄埠墩争夺激战
 
大运河中之宝岛   九龙项上饰青螭
琼楼仙阁葱茏树   烟柳苍松碧玉墀
犹记夺墩赴难日   难忘浴血奋戈时
而今惟有青青柳   目睹当年堆满尸
【注】
夺墩之战,积尸狼藉,有千余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