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发觉淨心经 卷上

(2021-07-20 15:55:43) 下一个

发觉淨心经  卷上

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闍那崛多隋言志德 译

尔时婆伽婆,复于一时游波罗[木*奈]城诸仙住处鹿野苑中,与大比丘众足满千人,复有五百诸菩萨众,于其众中,多有诸根未成熟者,有减少善根者,有诸业障者。尔时彼处诸菩萨中,复有诸菩萨,乐多世事,乐于谈话,乐于睡眠,乐于杂业,乐于戏论,乐于染着种种文词散乱之业,不合禅行,于诸善事嬾惰懈怠,破精进行,忘失正念,无所能知,常行乱行。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弥勒,在彼会坐,知彼众中诸菩萨等有如是行已,即作是念:「此诸菩萨减损道分。然我今者,应当发觉此菩萨等,令彼忆念发起道意。」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作是念已,于日晡时,从禅定起,往诣诸菩萨所。到已,与彼诸菩萨共相慰喻,为作欢喜,令彼乐欲求闻法故。因而告彼诸菩萨言:「长老!汝等颇于菩提分中不损减乎?」

弥勒菩萨作是语已,彼诸菩萨语弥勒菩萨言:「长老弥勒!我等道分唯有损减,无有增长。何以故然?我等辈取住疑心:『我等为当得作佛耶?不得佛耶?我等为当堕落法耶?不堕落耶?于诸善根为欲生耶?为不生耶?』作于恶心,我等住取是相。」

作是语已,弥勒菩萨告彼菩萨众言:「汝长老辈,今可共往诣佛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所。然彼世尊一切智见,无碍解脱知见具足,巧知一切众生心行。彼佛世尊量汝等行,当为说法。」

时彼众中六十菩萨,共弥勒菩萨往诣佛所。到已,五体头面礼佛足已,于地未起,悲啼雨泪。其弥勒菩萨,顶礼佛足却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诸菩萨言:「诸善男子!汝等应起,莫啼莫歎,勿生热恼。汝等过去作此业障,汝等于时欢喜踊跃,骂詈毁辱破坏他人,不信业报,不能分别业障,缠绕不合善故。」

尔时彼六十菩萨,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向佛合掌,而作是言:「善哉,世尊!我等业障愿分别说,令我等辈自清淨心勿复更造。」

时彼菩萨作是语已,佛告彼菩萨言:「诸善男子!汝等过去,于拘留孙如来教中出家学道,既出家已,住于禁戒于戒放逸,住于多闻于多闻放逸,于头陀功德皆悉损减。于时有二法师比丘,汝于彼所诽谤婬欲;为多利养、名闻因缘,于彼亲友施主之家嫉妬悭贪;于二法师所亲友檀越,汝复破坏离散,两舌毁辱令生疑惑,不生信心,信不具足,说非善事。时二法师所有众生,心生敬信随顺之者,令彼等辈断诸善根作诸障碍。汝等以此业障缘故,遂于六十二百千岁,堕于阿鼻大地狱中;复于四万岁,堕于活地狱中;复于二万岁中,堕黑绳地狱;复于八百千岁,堕热地狱;复于彼处捨命已后还得人身,于五百世中生盲无目。以业障故,所生之处一切闇钝,忘失本心,善根闭塞,少于威力,众皆弃捨,恒被欺陵。为人憎恶,毁呰诽谤。常生边地贫贱之处下种姓家,少利养、少名闻,不为他人恭敬供养,亦不尊重,人所不喜,众所厌恶。汝等从此捨身命已,于后五百岁中正法灭时,还生于恶国恶人之处下种姓家,贫穷下贱,被他诽谤,忘失本心,不欲善根,常有障碍,虽暂遇明,还被翳闇。汝等于彼五百岁后,一切业障尔乃灭尽,于后得生阿弥陀国极乐世界,时彼如来方授汝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尔时彼等六十菩萨乘富伽罗等,既闻此已,扪泪恐怖毛竪,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世尊!我等从今若于菩萨乘富伽罗所,若生瞋恚过失,而复更造自馀业障,我等今日于世尊前皆悉忏悔。

「世尊!我等今者于如来前发实誓愿: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若于菩萨乘富伽罗辈,于犯罪之中发觉言说,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若于行菩萨乘富伽罗所,戏弄恶贱而轻慢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若于行菩萨乘富伽罗所而起我慢,说彼恶事若实若虚,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见菩萨乘富伽罗者,若在家若出家,受五欲果报富乐游戏娱乐。见是事已,生不信心,取彼过失,不生敬心,不作师想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于亲友家乞匃家因缘,行菩萨乘富伽罗所,若逼切身心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行菩萨乘富伽罗所,出不喜声及骂詈声,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于昼三时及夜三时,一切菩萨乘富伽罗所不礼拜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为护此受故,若身若命而不捨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若声闻乘、若辟支佛乘富伽罗所,若起胜念自大非彼,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于游行时,若不作卑下心,如旃陀罗及如狗犬,若不作如是行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若自称誉,毁谤于他,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怖瞋鬪故,若不离彼去百由旬犹如风吹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于持戒者我应敬念,若多闻者、若头陀功德及省事者并馀功德,若不讚说,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等从今日已,若不覆藏己之功德,开示己恶,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尔时世尊讚彼六十行菩萨乘富伽罗言:「善哉,善哉!诸善男子!汝等善说此诸誓愿,能自发觉,善作是愿。汝等如是住者,当尽一切业障,当得善根淨。」

尔时世尊复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弥勒!若有菩萨欲淨业障,当作是愿。」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颇有善男子等护持此愿,当得满足不退转不?」

佛告弥勒:「有诸菩萨受行是愿,彼善男子、善女人,宁捨身命不缺此行,亦不退捨。」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行菩萨乘富伽罗等,具足几法,于后五百岁法欲坏时,无损无害而得免脱?」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言:「其具足有四种法,于后五百岁法欲坏时,不损不害而得免脱。何等为四?不求他过;于菩萨乘富伽罗所有犯罪处而不发觉;于善友家及施主家不生悋惜;捨离恶言。弥勒!是为行菩萨乘富伽罗等具足四法,于后未来五百岁时,不损不害当得免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莫于他边见过失,  勿说他人是与非,
不着他家淨活命,  诸所恶言当弃捨。

「复有四法,行菩萨乘富伽罗等,后五百岁法欲坏时、比丘坏时,无损无害而得免脱。何等为四?所谓不相应众生应当弃捨;远离大众;常修兰若;降伏己身与此相应。弥勒!行菩萨乘富伽罗等具四法者,于彼后时五百岁中法欲灭时,能于自身不损不害,安隐解脱。」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弃捨众閙极远离,  无法比丘勿亲近,
当修兰若佛所讚,  不着利故得涅槃。

「是故,弥勒!菩萨于后五百岁时,欲自不损不害而得解脱,一切业障欲得免者,勿亲秽閙,应住兰若空闲园林,离不相应诸众生等,常自省察莫求他过,爱乐默然,当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于诸众生起慈愍心,而为说法勿求恩报。」

尔时世尊复告弥勒菩萨言:

「善男子!法施有二十功德,不求果报、不着利养及与名闻而为说法。何等二十?得正忆念;得胜妙趣;得好正意;得强志力;得多智慧;觉悟出世般若波罗蜜;当得少欲;当灭瞋恚;当灭愚痴;一切诸魔不得其便;诸佛护念;非人守护;诸天与力;一切冤家不得其便;凡所亲友无人能坏;凡所出言人必信受;得无所畏;凡有行处恒常欢喜;智者讚歎;所行法施恒为他念。弥勒!是为法施不求果报得二十功德,弃捨利养及与名闻,衣服、饮食无所希望,饶益为首常行法施。

「复次,弥勒!菩萨复有二十种功德,不求果报,菩萨为他行法施时,不着利养名闻,饶益为首数行法施。何者二十?彼未生辩才则能令生;生已不失;得陀罗尼;当得密动;不用多力广益群生;少用功力多所利益;于众生边恭敬尊重;常应供养;当得身密;当得口密;当得意密;超越恶道及诸恐怖;于命终时心得欢欣;如法正说能伏他论;具大威德胜人敬仰,况馀凡庶;诸根成就,无能及者;深心具足,得舍摩他、毘婆舍那;能行难行精进不减;守护正法速能超度不退转地;一切行中得随顺住。弥勒!是名复有二十种功德,菩萨法施不求果报,不着利养及与名闻、衣服、饮食,饶益为先,数行法施。

「弥勒!汝观未来后五百岁中,有几所无智菩萨乘富伽罗等,行法施时,望报欢喜,非不望报?彼作是心为他说法,增多亲友及乞匃所故行于法施。又作是念:『云何当令出家在家生淨信心,供养于我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所须,以是缘故为他说法。』

「弥勒!譬如死蛇、死狗及死人等,其实臭秽可恶脓烂不淨,众人厌恶捨离远去。

「如是,如是!弥勒!于后末世诸法师等,唯求果报为他说法,若无财利,厌恶生苦,疲倦捨去:『我等无利,如此法施无有利润。』既不与我衣服、饮食、卧具床铺,作如是念:『我何因缘于中疲苦?』彼人为重供养承事己身,畜于侍者及弟子等,而不为法,都无利益他人之事,而口诈现如是慰喻教导众人:『我有慈悲如法摄众,不为财利、为利益故,至彼城邑聚落王家,为成熟众生故。』彼虽作是语,心常唯为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事。

「弥勒!我不说彼求财物者法施清淨。何以故?夫求报者法不平等。

「弥勒!我不说彼希望报者成熟众生。何以故?若自未成熟能成熟他,无有是处。

「弥勒!我不说重承事爱供养身,摄取种种物者为利益他事。何以故?为承事者唯为身乐故,不能摄众建立修行故。

「弥勒!我不说诈称善者为住兰若。

「弥勒!我不说薄福人者为少欲行。

「弥勒!我不说追求好饮食者为行乞食。

「弥勒!我不说少利养者为知足行;我不说求好衣服者为持粪扫衣;我不说道俗不识而独住者为不杂行;我不说好谄曲者值佛兴世;我不说求他短者能与法合;我不说多瞋怒者为戒聚清淨;我不说我慢贡高者为多闻;我不说好朋党者为持律师;我不说威仪浊者为善敬说法;我不说多绮语调弄者为善说法师;我不说染着家者为清淨梵行导师;我不说求福田施者为不希报;我不说求报恩者以为善摄事;我不说求利养名闻者为内心清淨;我不说无信多分别者以为出家;我不说信他教者为好持戒;我不说不尊重者以为听法;我不说着世典呪咀者以为爱法;我不说不信空者而得解脱;我不说染着者以为修行淨;我不说染着行者为满菩提分;我不说住所得者以为证智;我不说羸弱者为忍辱满足;我不说无人触者为忍力铠;我不说本性少烦恼者为戒清淨;我不说多语者为依教行;我不说乐言语者以为一心;我不说乐作世业者为法不减少;我不说内心淨者当堕恶趣;我不说依智行者以为杂行;我不说方便相应行者以为谄曲;我不说不求名利者以为妄语;我不说无戏论者以为谤法;我不说喜护正法者为爱身命;我不说恐怖行者为发精进。

「弥勒!如是等种种诸过,谄曲颠倒贪恣等,于未来世五百年后,菩萨乘辈住此恶行,当须护之。」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唯此六十菩萨,于未来世五百岁后有诸业障,为当更有其馀菩萨耶?」

佛言:

「弥勒!于五百岁后更有其馀菩萨,当为业障所缠,其中亦有能尽业障或增长者。

「复次,弥勒!于彼时此五百菩萨众中,当有二十菩萨,于未来世能少有业障微细业障。后五百岁,当生村落城邑险难国土大豪姓家,聪明多智巧解方便,心意调柔多有润泽,利益弘广端正可喜,巧妙辩才覆藏己德,住在头陀功德之行。已于无数亿劫阿僧祇,集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护持正法弃捨身命,在兰若处远离聚落,不求名利常乐精勤,入众生行善能言论,通达世典少闻多解,于毘婆舍那悉能巧知,具得辩才善能分别,随问能答与义相应,得无碍辩才。或复有得无尽陀罗尼者,为四部众演说法时,佛威神力故、佛住持故,于如来所说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闍多迦、毘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能自辩说。

「弥勒!彼时二十巧方便菩萨,从阿闍梨和上等边,受此法本无量百千修多罗句,皆悉诵持解说。以诵持此法本故,彼善男子于诸辩才心无疑悔,摄受而住。

「复次,弥勒!于彼时中复有无方便菩萨,若在家俗人、若出家人,于彼持正法者、教法行者、真实行者彼诸法师边所说法教,悉不受持,欺诳调弄:『汝等自造此法,所说法句非如来说;汝等随自意集作此文饰,迭相繫缚,我等于此法中不生敬重,不生信乐难遭之想。』

「弥勒!于彼时中多有众生,诽谤此法、破坏此法、不受此法,犹如伎儿调戏之法,与彼同行:『是诸比丘不依修多罗,不依毘尼演说法句。汝等莫生敬信希有之心,此非正法也。』

「弥勒!彼等痴人,不知所有一切善言皆是如来所说,彼诸人等为魔所持,当生诽谤彼诸法师所说之法,当作谤法业因缘。以作谤法业因缘故,当堕恶道。是故,弥勒!若欲护正法菩萨,当作方便,覆藏己德,于种种有行众生应须护持,勿令彼等生障碍想。」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希有,世尊!婆伽婆!于彼时中菩萨乘人,无有智慧不求辩才,而于人法不能生信,乃于谁边求生善根?当求陀罗尼以自护。若不如是,于彼持法诸法师边,起于诽谤生于秽污。

「世尊!譬如有人渴欲饮水,若至泉池若陂若井,未饮其水,先掷粪秽置中,掷粪置已还欲饮水,闻水臭秽憎恶不饮,不说自污因缘,反说彼过:『奇哉!此水甚大臭秽。』自过不晓,而与彼水作其过咎。

「如是,如是!世尊!彼痴人辈长夜求法欲察法行,先于人法求其过已,还从闻法憎恶法师及所说法,如彼痴人嫌恶泉池陂井泊等,持法比丘应如是知。若复有人能说是法,当知皆是佛威神力。

「如是,世尊!于五百岁后有无智菩萨,而污彼法及持法比丘已,还于其边欲饮法味,彼不自觉己之过恶,当复调弄彼等法师,于众人前说其过咎,起染污已,觅其过失,生厌想已,便欲捨离。」

尔时世尊讚歎弥勒菩萨言:

「善哉,善哉!弥勒!汝善说此言。若能不求他过失短者,当知己不离一切过恶。弥勒!有四因缘,一切辩才诸佛所说,应如是知。弥勒,复有四因缘,当知四辩即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毁呰,一切诸佛而不许可。弥勒!何者四辩因缘?当知诸佛所说。弥勒!其辩者,义具足非不义具足,法具足非不法具足,当尽烦恼不增烦恼,说涅槃功德示生死过恶。弥勒!是为四辩,当知诸佛所说。

「弥勒!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与此四辩和合相应能辩说者,若善男子、若善女人于彼人边,当如佛想、作教师想而听法义。何以故?弥勒!彼所有说者,当知皆是如来所说,应如是见。

「弥勒!若有谤此四辩,言:『非佛说。』不生尊重恭敬之心,憎嫉人故,彼即诽谤一切诸佛所说辩才。诽谤法已,作灭法过业;作灭法行已,堕于恶趣。是故,弥勒!若有信心善男子等,欲得远离灭法业障因缘者,不可以憎嫉人故而憎嫉于法,不可以不爱人故于彼法边不生爱心。

「弥勒!何者辩说为诸佛毁呰而不许可。弥勒!或有辩说,无有利益,不依实法,增长烦恼,不尽烦恼,增长生死,不讚涅槃功德利益。弥勒!如此辩者,一切诸佛之所呵责,一切诸佛而不许可。」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辩说增长生死,非佛辩才。云何世尊说诸烦恼为诸菩萨而作利益?亦复讚说生死流转满足菩提分法耶?世尊!如是辩者岂非如来说乎?」

佛告弥勒言:「于汝意云何?此烦恼为满菩提分故,为作利益诸菩萨故说者,复当说讚歎受生死流转。然此事为当合义?为当不合义?为当合法?为当不合法?」

答言:「世尊!若有正言者言合义合法,若有此语者是名正言。」

佛言:「弥勒!以是义故,汝当知一切佛所说皆是佛辩,应如是见。若有所说言诸烦恼,满足菩提分故,为菩萨说当作利益,讚歎取生死流转者,为利益菩萨故。所以者何?弥勒!被烦恼菩萨应如是见,此菩萨不犯此烦恼罪,以于义自在,以于法亦得自在故。此是诸菩萨善巧方便于彼处,非是声闻、辟支佛地。弥勒!若有烦恼无有利益,不满菩提分因缘,不为善根门因。于中彼菩萨不应惜身命,亦不得随彼烦恼。所以者何?弥勒!得智力菩萨别有攀缘者,见有烦恼别着有为者。」

弥勒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若有菩萨,不欲造业障、欲尽业障,不缺不损欲解脱者,彼于未来世三摩耶时,应当信菩萨行,当须思惟,莫求他过,常求功德之事,求真正处。」

佛告言:「如是,如是!弥勒!其菩萨于后世时,应当思惟于菩萨行,应知方便。所以者何?方便智行菩萨,善巧方便难可得知。弥勒!譬如须陀洹人,于凡夫行中现其须陀洹地,别于凡夫别患,彼欲过瞋痴诸凡夫等,当堕恶道,还彼诸过恶,诸圣声闻不堕恶道,如彼证知故。弥勒!如是,如是!智行菩萨污染习迷未尽故,彼别有地,初行菩萨别有地。所以者何?其心不住于诸使,而诸凡夫染着诸使,愚痴因缘不能巧知解脱之处。

「弥勒!智行菩萨虽有重罪,以智力故当尽如灰,亦不因彼堕于恶道。弥勒!譬如炽火将大木薪掷置其中,如是数数掷中,其火转增炽盛不灭。如是如是,弥勒!智行菩萨智火炽盛时,将有为烦恼掷智火中,如是智火炽盛而不能灭,以智力故。

「弥勒!以是汝应当知,智行诸菩萨其行难知。」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初行菩萨未得智力者、捨家出家者,何等诸法当须捨离?何等诸法当须亲近?若亲近彼菩萨,未生智力令生,已生者令增长不减。」

佛言:「弥勒!其初行菩萨捨家出家未得智力者,虽捨资财供养之事,应须观利养名闻诸患,应疾须捨世间言话,须观世间言话过患,应捨乐多说,应观多说过患,应捨乐睡眠,应观睡眠过患,应捨乐作诸业,应观世间诸业过患,应捨乐戏,应观乐戏过患。然彼捨利养名闻已,应须行少欲知足,应须亲近少欲知足者;捨世言话已,应须亲近乐独行者;捨多言话已,应须观真实义;捨睡眠已,初夜后夜长须惊觉;捨乐造业已,当须亲近出世之法;捨戏乐已,应须修习乐无众生慈。弥勒!初行菩萨捨家出家,未得智力者欲得智力,如是等诸法应须捨离,如是等诸法当须亲近。

「弥勒!彼初行菩萨捨家出家,未到智力者,未捨利养名闻时,未亲近少欲知足时,若未生智力能令生,若已生能令增长者,无有是处。未离世间话,未亲近独行,不捨离乐睡眠,初夜后夜不近惊觉乐习作业,于此时中不能修习出世间法,不捨嬉戏,不亲近无众生慈想,未生智力令生,生者令增长,无有是处。

「弥勒!是故若有菩萨欲生智力,彼菩萨应捨诸法当捨者,应须修习诸法当习近者。所以者何?弥勒!智从因生,无因智不可生;因不和合,不可易得生。」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当观利养名闻过患?何者是利养名闻诸患,菩萨观时,当乐知足而无有悔?」

佛告弥勒:「菩萨于中当观利养不令生欲。作如是观,因利养故生欲,损自己行,心生瞋恨诸患。应当观利养生痴愚,生我慢故;当观利养生妬嫉故;当观利养生妖幻成就爱味故;当观利养生谄曲故;当观利养离四圣种故;当观利养无所羞愧,一切诸佛不许可故;当观利养生于我慢贡高,尊者边不生爱敬,一切人所不记录故;当观利养是助众魔,一向放逸根本故;当观利养摧折诸善根,犹如雨雹故;当观利养多诸杂秽故;当观利养失知识朋友家故;当观利养能生爱憎及忧恼故;当观利养乱正念处,多污染故;当观利养令白法羸弱,缺正勤故;当观利养最有障碍,不得诸神通故;当观利养欺誷,各说不善事故;当观利养多有分别,思量造业故;当观利养远离诸乐,失禅定三摩跋提故;当观利养犹如婬女,智慧寂靖远离故;当观利养堕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如提婆达多、优陀罗迦闻行故。

「弥勒!菩萨应当如是观察利养,观察利养已。如是观时,意乐少欲,能无有悔。所以者何?弥勒!少欲菩萨无有如是等诸过患,当为诸佛法器,不随出家及在家之所欺慢,能无恐畏得清淨信,一切恶道皆无恐怖不被降伏,远离一切爱味,离诸魔境当得解脱,一切诸佛所歎,天人所爱念,不染着诸禅定。亲近故,当生欢喜离于谄曲,当不放逸观五慾诸患,如出言不异住于诸圣种性梵行者常观。弥勒!智者菩萨观如是诸功德,当应须远离利养名闻,正心住于知足,应当灭一切贪欲。」

作是语已,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云何观于世间言说过患?何者是世间言说诸患?然菩萨观已乐独行,然无有悔。」

佛答言:「弥勒!世间言说有二十种诸患,应当须观,菩萨观时乐独行。何者二十?不护身行;不护口行;不护意行;当有杂欲行;多有瞋恚;多有愚痴;彼于世间多有言说;于出世间减损言说;亲近不敬法;远离正法;魔得其便;当行放逸;令向放逸;多有分别;观减于多闻;当不得奢摩他、毘婆舍那;当速成非梵行;于信佛中减;于信法僧减。弥勒!此等二十诸患世间言说,若菩萨观如是等已,乐独行而不疲倦。」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捨戒远离于寂静,  若有喜乐世间话,
彼杂染着向破戒。  复有如是诸过患,
调戏多笑及分别。  彼有如是世间话,
当有杂行无摄捡。  若作世间亲近话,
愚痴世间乐智法,  无智损减上谈话,
增长放逸饶分别。  若作世间亲近话。
此亦不增于多闻。  不合言说彼生乐。
恒常减损诸禅定。  独坐世间心思惟,
世间思惟何有定,  不得寂定无正观,
是故彼无胜梵行。  若作亲近世间话,
彼于佛边无敬心,  亦于圣僧不崇仰,
捨彼最上最胜法。  若当亲近世间话,
我昔捨身数千分,  为求无上菩提缘,
不曾厌离闻正法。  彼等当捨不勤劬,
不乐男女及妇妾。  我昔捨位及资财,
为于一偈四句故,  智者何故不闻法?
一切一切处当捨,  亦不和合染语言,
彼于胜法无娱乐,  难得百劫成就者。
欲当解脱修功德,  莫问世间所作者,
不为自利无涅槃,  若有所问为衣食,
以此为胜可称讚。  若见比丘言善来,
为汝设座汝来坐,  各各当话于法事,
善得难得人身已,  汝颇增长白法不?
读诵及诸禅定中,  比丘应作如是问。
如来涅槃去已后,  当有法教破坏毁。
有诸比丘无威仪,  爱乐众中捨兰若,
利养钱财衣服等,  昼夜恒常共论说。
睡眠不动于梦中,  见于耕犁及苗稼,
此等凡夫知失已,  向于恶道三趣生。
当生欢喜踊跃已,  应住树林如犀牛,
住于兰若求乐故,  于时勿见他过失。
我是最胜众第一,  应当莫生如是心,
此是憍慢放逸本,  如是比丘莫轻贱。
次第于此法教中,  不可一时即解脱,
虽见比丘破禁戒,  但信诸佛法及僧。
于彼莫求他过患,  此为彼作解脱因,
难摄诸欲及瞋恚,  于中自在莫放逸。
诸法熏修未得时,  莫以破戒弃捨彼,
若息勤心不精进,  此最名为不进者。
修勤不见他过失,  思惟正道脱苦故,
是故比丘欲求德,  应须当捨非法语,
勤劬欢喜踊跃已,  犹如犀牛住空闲。」

发觉淨心经卷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