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宇宙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21)
正文

思雨

(2022-02-04 19:25:17) 下一个

一:

她,在長大後,給自己改了名字,叫“思雨”, 因為她對雨”情有獨鍾”。

從有記憶開始, 每當看到從天上能流下水來, 思雨都很好奇, 常常仰著臉看天, 希望能找到水的出處。後來上學了, 知道雨水是由于水汽蒸發形成了云, 而云里的小水滴體積增大, 以至於無法懸浮在空氣中時, 就下降成為雨。

小時候,思雨家里很窮, 全家祇有一把雨傘。那時雨傘還是比較稀奇並奢侈的東西, 尤其是類似那種印花的“洋傘”。下雨時, 一般家的小孩子通常穿塑料雨衣上學或上街玩耍, 只有大人們才有优先權使用雨傘, 因為他們上班要坐公交車,穿雨衣會很不方便。 思雨常常盼望下雨是在母親休班的日子, 那樣她就可以擁有並支配這把雨傘的權力了。能撐著一把漂亮的印花雨傘上街, 引來很多羨慕的眼神, 的確又神氣、又自豪。

其實,思雨更喜歡下雨的時間是在母親上了班以後,她不但可以完全自由地擁有這把花傘,而且還可以到車站接母親時,會等來一些餅干, 葡萄, 柿子餅一類好吃的東西。這已經是母親多年的習慣了。每當下雨母親沒有帶雨傘時,就知道思雨一定會在車站等她。 所以, 母親下班後, 總會在汽車總站的小賣部買點好吃的東西帶給雨思。 看到母親從車上一露臉的瞬間,別提思雨有多興奮了, 猛地扑上前,把雨傘往母親手里一塞,另一只手就把母親的包搶了過來,彆足了勁兒,等到家里開始翻包。所以, 下雨到車站給母親送雨,實際並非是思雨擔心母親淋濕,而是企盼母親手里的那個包包。雖然母親知道女兒的那點小 “心思” ,但每每見到她時,常常面呈喜悅和滿足,透著無限的愛和寬容。

思雨喜歡回顧以往的點滴經歷﹐對不起母親及他人的事情常常歷歷在目,有無數個籮筐,使她不得不承認,人,天生就有“罪性”。如”自私”行為,不必用人教或訓練﹐也不必向他人學。

二:

思雨所居住的城市終年如夏,每天熾日當空,雨水貴如油也,這使她更加嚮往下雨。

有一個週日, 空氣充滿涼意, 天似乎動了情, 雨抽絲般地下個不停, 淅淅瀝瀝, 落在干燥的皮膚上極其舒服潤爽。雨思禮拜完後遲遲沒有回家, 仍舊坐在大廳的窗前, 目視著雨飄打著窗戶。 當她轉頭時, 發現在她左邊的遠處, 坐著一個女孩,十二﹑三歲的樣子,緊挨著女孩旁邊的是一個不滿三歲的很受叔叔阿姨寵愛的小男孩。思雨知道,那個小傢夥根本還不會說一句完整的話兒。 思雨的注意力下意識開始轉向他們, 好奇地注視著他倆,。只見那個小男孩面朝著女孩, 用手比劃著,似乎在跟她要什麼,女孩便站起來,從廚房拿來了一杯杯飲料遞給他。小男孩接過來就大口喝,至少有一半飲料都傾撒到了女孩的衣服上。女孩沒有絲毫緊張和埋怨,只隨便找了張紙擦了擦,接著又起來到廚房為小男孩找了些吃的來。過了不久,我再望去,卻見那個小男孩靠在女孩的身上睡著了。 女孩用自己的衣裳為他蓋上,輕輕地地把他抱了起來,搖晃著,嘴了似乎在哼著什麼歌。那實在是一幅極美的畫面。 

思雨很遺憾自己不是什麼畫家或作家,無法將其瞬間所扑捉的那幅純真的一幕用油墨或筆記錄下來。常來教會聚會的人都認識那個女孩,相貌平平,不善言表,頭腦也不伶俐, 甚至在人看來“笨笨”的那種。而那個小男孩卻總喜歡跟在她的後面, 寸步不離。雨思很納悶:教會有很多孩子,他為什麼會偏偏喜歡一個拙笨胖胖的,甚至有些傻傻的大姐姐呢?而那個女孩又是怎麽知道那個小男孩的需要的呢﹖

原來 “愛” 是不必用語言來 “詮釋” 的。 有愛就有理解和接納,有愛就有原諒和寬恕,有愛就有平安和喜樂。那個女孩的愛很實在、很淳樸, 象這細雨般,輕柔而不作做。 她父母離異,母親將她和妹妹撇在家裡,到了外地工作,兩三個月才回來一次。雨思的記憶中,禮拜天這個女孩從沒間斷過到教會聚會。她在教會裡一定得到了上帝藉著別人給她的愛和安慰,所以,她也愿意把自己所得到的愛,跟他人的需要融合在一起。

當思雨目光再轉回窗戶時,雨已經停了,玻璃裡呈現出她自己的”影子”:已被世俗浸泡且污染了的﹑只會愛自己不會愛別人的"本相"。羞愧之際,她猛地發現自己竟然從來就不懂得怎樣愛自己的母親,以為提供所有物質供應就是"愛"。連如何愛最親的母親及其家人都不知,更何況愛朋友和不喜歡的人呢! 

相比那個女孩,思雨想:我算什麼呢?豈敢再誇口說自己是善良且正直之人麼?我懂得什麼是真正的 “愛” 麼?

看看這位創造宇宙萬物和生命的上帝是怎樣説的呢:"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聖經/哥林多前書13:4-6)

當 “愛” 被狹隘地理解為 “男女之情”的專有名詞時, “愛” 就變得無限地自私和齷鹺起來,不是麼﹖

因此,思雨不能不感謝天上降下的”細雨”,洗濯了她那顆被污穢的心、救拔了她墮落了的靈,使其象那個小女孩一樣,表現出來的“愛”,真實、自然、純淨﹑美麗而動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