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流音

心思所至,情绪缘起,感怀执念,聊以尽兴。
正文

疫苗接种后

(2021-04-15 11:00:47) 下一个

面对一个全副武装注意防护自己和他人的没有接种疫苗的人,还有一个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觉得自己不会对他人有传染的接种了疫苗的人。作为一个还没有接种疫苗的人,你觉得和哪一位接触更有安全感?

随着疫苗的陆续到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接种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种疫苗。理论上说,接种疫苗后,便具备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当接种者达到一定比例时,就会在社区形成科学家们曾经期待的“群体免疫”。因为接种者不但达到自我保护目的,还顺便起到阻断病毒传播,间接地保护了那些因各种原因没有接种疫苗者。

在这样一种主要是基于理论的想法的引导下,很多疫苗接种者以为只要自己打了疫苗,不但可以防止自己被感染患病,也可以不必担心自己会把病毒传染给他人。换句话说,打了疫苗,就不怕病毒了,也不会传播病毒了。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疫苗接种者就很容易,也很可能放松自我防护,更会不自觉地降低对他人的保护的意识。很多人会有一种马上可以回复到疫情前那种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轻松心态。于是,便外出参加各种活动,便会客访友,便东游西走。

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尤其如果接种者认为自己不会是传染源,并由此不采取防护措施。提高出行及社交频率与范围,可能会给那些因各种原因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带来更大的风险。

首先,世界各国制备的COVID-19疫苗的基本目的是提高接种者免疫力,达到接种者感染后症状轻,或无症状。也就是说,目前研发疫苗的目的是尽量将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数量降低到不引发重症,或不引发症状的水平,而不是保证疫苗接种者不再携带病毒,或携带的病毒没有传染性。从这个角度说,接种疫苗主要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而且这种保护也不是百分百的。

其次,到目前为止,从实际情况看,各国科学家还没有确定地数据保证任何病毒疫苗具有防止病毒传播的作用。也就是说,疫苗接种者也可能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这对没有接种的人来说,甚至对一个社区来说,可能是最大的潜在风险,尽管这个风险可能会很低。从这个角度讲,接种了疫苗的人可以保护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的想法,不但缺乏科学依据,而且是很有潜在危险的,弄不好,自己反而成了无症状病毒传播者。

所以,前几天《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的CDC主任Dr. Rochelle Walensky依据得到的研究结果表示,疫苗接种者不会被传染,也不会传染给别人之后,便立即遭到传染病专家们的批评,纷纷表示根本没有任何数据可以证明。这件事足以说明CDC主任的说法既带有很大的误导性,也是很危险的。

无独有偶,加拿大卫生部发言人André Gagnon也在一封邮件中表示,美国CDC主任提到的研究中有数据“显示接种疫苗的人不携带病毒,不会得病。”对此,科学家们也不约而同地迅速指出那些数据并没有具体提到这些。

科学家们目前能够得到的数据只是显示,接种疫苗的人将病毒传播给未接种疫苗的人的风险似乎较低,但并非不存在传播的可能性。所以,专家们才建议完全接种疫苗的人(比如需要打两针的已经打完两针的人)需要继续遵守相应的安全指引,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那些未接种疫苗的人。

所以,疫苗虽然给我们走出疫情带来了光亮,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病毒的侵袭,我们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便接种了疫苗,也要慎行,保护好自己;也依然需要为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的安全多加考虑,保护好他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