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鱼老友

恰似远来的红叶,怀着一片赤子痴心,或思乡长啸,或感时叹咏,或壮哉抒志,或相思寄情,喜怒哀乐,无不聚于晨空的笔端,无不融于云廊的书笺。
个人资料
胥钧屏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孩子聪明的真正原因 --- 斯坦福教授的最新发现

(2019-01-22 11:46:29) 下一个

孩子聪明的真正原因 --- 斯坦福教授的最新发现   (ZT)

去年全球奖金最高的教育奖项 " 一丹奖 " 公布的获奖名单中,斯坦福大学卡罗尔 · 德韦克教授荣摘获一丹教育研究奖。

德韦克教授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在她看来,一个人拥有成长型思维,将乐于接受挑战,并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而这也是未来发展最需要具备的能力。

那么,你知道你的孩子是固定性模式思维,还是成长型模式思维呢?

8 张图分辨思维模式是固定型 OR 成长型 ?

固定思维的人:规避挑战       成长思维的人:欢迎挑战

固定思维的人:害怕变化       成长思维的人:拥抱变化

固定思维的人:关注限制       成长思维的人:寻找机会

固定思维的人:对改变现状无能为力      成长思维的人:总认为凡事皆有可能

固定思维的人:不容易接受批评       成长思维的人:珍视反愧主动学习

固定思维的人:喜欢留在舒适区       成长思维的人:喜欢探索新事物

固定思维的人:有时候觉得努力是无用功        成长思维的人:认为每次失败都是一堂课

固定思维的人:认为毕业后无需过多学习        成长思维的人:认为学习是终身的事业

“成长型思维”的人,未来可能取得成功

德韦克教授

人是教育应该关注的重要对象。本次获奖者德韦克教授提出的 " 成长型思维 " 就是从人的角度探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世界的影响各异,并将自己远见性的想法总结成《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一书。

在她看来,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其实蕴含了无限的能量。而一个拥有 " 成长型思维 " 的人,未来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这个结论,甚至被美国大西洋月刊等媒体评价为 " 考试驱动型社会的一股清流 ",因为孩子学习的内驱力被忽视了太久,而德韦克的这个观点,恰恰让孩子将重点重新放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心态上。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为了考察我们的智商和能力的测试组成的,我们拥有的就是 " 固定型思维模式 " ( fixed mindset ) 。固定思维的孩子往往害怕失败,担心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比较笨,而拒绝接受挑战、面对困难,由此他们的发展潜力会受到限制。

而如果我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我们拥有的就是 " 成长型思维模式 " ( growth mindset ) 。那些成功孩子的思维模式就属于成长型的。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智商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未知的,困难和失败只是帮助自己进步的挑战,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 ...

且当孩子每一次突破自己的 " 舒适区 " 去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联结,长久下去,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也就是说,成长型思维模式不但决定了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还将通过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提高孩子的智商。

德韦克 教授还在很多其它领域发现了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存在。在两性关系中,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寻找那些让他们变得更好的伴侣,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更倾向于找那些允许自己停滞不前的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更为关键的是,德韦克教授的研究结果证实,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或者说,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可以教育和培养的。

她给出了一系列的成功案例。South Bronx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接受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教育和训练后,在短短 1 年的时间内,数学测试成绩就从垫底迅速上升到纽约州第 1 名。

我们到底怎么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 ?

德韦克教授说,不困难,一些很小的干预,就能产生塑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作用

比如,更加明智地表扬孩子。不要表扬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可是在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哦 !

不要用类似 " 这幅画太棒了,你就是我们的毕加索 !"、" 宝贝,你太聪明了 !" 这样模糊从语句表扬孩子。这样做并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学的更好,反而会使孩子认为自己被重视、被表扬仅仅是因为智商。

最终的结果是,他们会拒绝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担心搞砸了,自己看起来 " 不聪明 "、" 很蠢 ",长此以往,他们慢慢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

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具体明确,要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他的努力、专注、坚持、创意、策略等等。

美国大学教授疯狂吐槽,我最反感学生做这几件事!

为何我养不出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也许你该听听儿童心理学家的支招!

爸爸妈妈们为什么要去在意孩子的智力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1)
评论
富春江南 回复 悄悄话 赞好文!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estshore' 的评论 :

谢谢你的留言。

多出去走走是个好办法,可以促增孩子的好奇心,提高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

westshore 回复 悄悄话 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发展科学的动力,那么对于孩子也是一样。
因此带着孩子去旅行,或者接触自然,或者经常去不同的博物馆,图书馆。。。这些内容都会给孩子留下不同深度的印象。真实看到的与网上看到的不是一种刺激,因为没有互动和现场刺激,而孩子到了高中后就开始更多使用网络来了解世界了,趋同心理导致的,也是因为忙,因此这种刺激好奇心的过程是在三四岁开始,到十五六岁,否则就晚了,什么岁数干什么事情。
我们当时定下的规矩就是每个周末必须出去,不论去哪儿,反正一定要出去,最差也能去博物馆。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你说的太好了, “其周边的朋友圈”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可变性的因素。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因此,孟母三迁。
唐西 回复 悄悄话 百分之三十天生,百分之七十是后天的培养和努力。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或者说,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可以教育和培养的。
德教授说得好。
孩子的成长有三个点,非常重要。家庭,学校和其周边的朋友圈。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是的,你提到的都是最重要的基本。其实,这些也是智力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CNC' 的评论 :

牵涉到历史上的问题,好像远了一点。

教育孩子,还是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漂亮姑娘' 的评论 :

你说的很对,智商与情商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

如果要斗的话,在一般情况下,智商是斗不过情商的。

SCNC 回复 悄悄话 智商和情商一樣是有先天的因素和後天的努力因素。但都要在人品的構架內來討論的。特別是情商。人品不好,情商和智商特高的話,就很容易成為像武則天那樣的人。滿腦子是算計和陰謀。在當時的人看來,還同情她,她的女兒死了。人品不好,他有高智商,在外人看來,他只不過是低智商。所以啊,ai 是不可能取代人的,因人可以高低,真假難辨。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好习惯和兴趣,至于发展都是基于这些。
漂亮姑娘 回复 悄悄话 智商高的情商一般都低,所以不要老指望智商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天凉好秋' 的评论 :

谢谢你的支持。

小学时中学时,看到出类拔萃的人不计其数。 这样的正反例子现在都显示出来了。
现实一直在教育我们。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武胜' 的评论 :

哈哈,“不然的话,我觉得那个擅改人胚胎基因的家伙倒是蛮符合“成长思维”的。 ”

敢为天下之大不韪,是需要巨大勇气的,需要冒险的。

枪打出头鸟 -- 历来如此,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iglow' 的评论 :

真理历来都是简简单单的,甚至有些人看来肤浅的。

但是,其中个味,各人来品。

各种各样的人可以品出各种各样的味。 此乃放之四海而皆准。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路边的蒲公英' 的评论 :

从“洋鸡汤” 中可以悟出真理,再付诸实践,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差。
胥钧屏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不错,智商却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但是,高智商的人也必须后天努力和机遇。

生活中,孩时智商高的,长大默默无闻比比皆是。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同意这个观点,在生活中也见过正反面的例子。
biglow 回复 悄悄话 这个教授的所谓发现好像很肤浅。
路边的蒲公英 回复 悄悄话 洋鸡汤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思维模式比较复杂,同一个人不同的方面也可能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比如一个科学家在专业领域锐意创新,但在人文方面十分保守。而且不能说任何时候都是改变、进取和追逐新事物比较好,那本身会成为一种固定思维。还是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然的话,我觉得那个擅改人胚胎基因的家伙倒是蛮符合“成长思维”的。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这也是一家之谈,只说后天培养,而没有谈先天遗传部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