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个人资料
stonebench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偶像与道路: 基督徒可能对佛教存在误解

(2020-12-29 06:27:11) 下一个

圣经明确并且严格地反对用任何形象来代表神,因此,基督徒敬拜任何形象都被视为是拜偶像。不但禁止基督徒拜,还反对其他宗教徒或者世人拜。

这样做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有六个假设:第一,真神存在;第二,真神唯一;第三,真神没有形象;第四,真神外在于人;第五,人必须拜(不是可拜可不拜);第六,拜的对象只能是真神。

从以上前提出发,基督教对人与神的关系进行了规定:人必须拜真神。但因为真神没有形象,因此,人不能拜任何具体形象。

这是基督教的立场。从这个立场出发,基督教的认知没有问题。基督徒对此的严格坚持也没有问题。

但基督徒拿这个观点来批判佛教,就有点荒谬了。

因为佛教思想体系及其前提与基督教根本不同。

即使按照基督教的定义,佛教也不拜偶像。

如果说佛教中有一个类似真神的概念,那应该是佛性或者自性。如果说佛教也认为人有“罪”,那应该是无明(颠倒糊涂)。

佛性与无明的关系,与神与罪人的关系完全不同。可以说,基督教与佛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在佛教看来,佛性并不外在于任何人,无论是罪人还是圣人,都有佛性,而且都一样多,圣人也不多一些,罪人也不少一些。佛性与人心不是绝对的二分。正因为佛性与人心没有二分对立,所以人心中有佛性的体现,比如慈悲与(觉悟的)智慧,人人都有。在这个前提下,人要摆脱罪的束缚,选择就多了:对自性或者佛性,人可以选择拜也可不选择拜。拜,重点也不是向外求诸超然的力量,而是去掉自我的傲慢与执着。

要么出于天性要么出于后天认知,人心与佛性融合的观点是多数佛教徒的默认设置。相比基督徒对于真神崇拜的严肃,佛教徒拜佛菩萨形象,更多把这些形象视为一个引导心行展现自性的方便,而不是把形象或者材料当成自性本身。

事实上,佛教也严格反对把形象当成真实本身,比如《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教的终极存在是佛性或者自性,是没有形像的。我们能看见的佛,称为报身或者化身。佛教说“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在这个意义上,按佛教的教义,人当然不能通过偶像得到终极真实。在这一点上,佛教不比基督教差,甚至更严格:不但偶像不是真实,连名称都最好不用,能说出来的都不是。基督教还有“神”的名,佛教到终极处,连“佛”这个名字定义,也不能执着。比如丹霞烧木佛,赵州“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还有“佛之一字,我不喜闻”等等。

那为什么还要拜佛像,菩萨像呢?这是一种引导,因为佛教从来也不拿形象来代表终极,佛教对形象就没有特别的恐惧。对形象表示尊敬跟基督徒读经或者呼求神的原理差不多,形像的作用是心理引导与教育。佛教中的形象,差不多形象甚至每个形象的每个细节都有具体的教育作用。比如观音菩萨千手千眼,意思是谁都可以慈悲中得到帮助。人的敬拜,就是在接受心理教育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放下自我执着,慢慢地向终极靠近。细说的话,里边有很多道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实现无我的训练方式。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许执着形象了。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多数基督徒还不了解佛教徒的“拜”跟他们的定义的“拜”是不同的。

在物理世界行动,我们要走路----走的是路,路可以让我们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在伦理世界行动,我们也一样要走路,比如处世经验,道德规则。在心灵世界行动也一样。从基督教的立场出发,圣经的教导就是路;从佛教的立场出发,佛经的教导也是路。要人敬拜唯一真神,不许有形象----这是基督教的路;人可以拜可以不拜,所拜可以有形象可以没有形象,无论有没有形象,拜不拜,修行的目标不是获得外力的认同,因此也不这些形式上----这是佛教的路。

无论谁的路,路都只是路,而不是目标。对这点,佛教徒似乎更清楚,因此不喜欢在这方面做文章批评别的宗教,甚至在佛教看来,大家各自走不同的路本来就很正常,根本不是问题。而基督徒则似乎(相较而言)对路的要求更苛刻,也更乐于拿自己对路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Lucky001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受教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