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榨时光

我思。我写。我在。
个人资料
正文

人气

(2017-07-26 10:00:22) 下一个

忽然感到寂寞。

 

活在国外的同胞,大概没谁不曾感到寂寞的。本质上,这寂寞不是来于远离亲人,缺娱少乐,而来于生存环境中人气的匮乏。

 

人气,顾名思义,先要有人。人越多人气越旺,你才越能感到生活的温度。在美国,不说纽约旧金山这样游人如织的大都市,只说硅谷这类地方,一年到头能见着人潮汹涌的机会仅两次:74日的烟花,万圣节晚上的游行。那两夜,人不知从什么地方呼啦一下全冒出来,呼朋唤友,三五成群,黑灯瞎火地走街串巷要糖看烟花都不觉怕。平日里是断然不敢的。白天小区里都见不着几个人影,天一黑,家家关门闭户,外面就只有浣熊出没。去哪儿都得开车,路上鲜少见着行人,只见车来车往。超市里有人,但远到不了热闹的程度,大多时间都稀稀朗朗,鸦雀无闻,赶上放音乐就更觉幽静。中国超市里人稍多,但也不至摩肩接踵,并且入乡随俗,人们基本不说话,目不斜视各买各的,买完结账就走,永无交集。

 

光有人也不行。旧金山倒是人多,络绎不绝,大街上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永远正春风。在Pier 39,观光的,卖艺的,画画的,露天食肆,摇滚乐队,来来往往的俊男靓女,一派繁荣。置身其中你很难不被感染,变成那永不休止的澎湃的一部分。外在的潮汐与内在的潮汐齐消长,精神的世界与物质的世界共徘徊。旧金山就有这样的魔力,像是一个磁场,无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也无论身份高低相貌美丑,一朝置身其中,立时便有迎风起舞的欲求。然而即便如此,你也还是会寂寞,并且是更深的寂寞,是那种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寂寞,是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倩谁共话巴山雨的寂寞,是那种放眼天地,人来人往,却恍若平行时空的寂寞。更何况这样的热闹也不过是插曲,回到硅谷,仍然一片静悄悄。

 

不得不说,构成人气的人和自身一定要有同质性。你在一群白人,黑人,印度人,墨西哥人中看烟花,和他们一起欢呼雀跃,感觉还是不同。虽说湾区这地方讲究多元化,每个民族都像一种配菜,在民族大融合的锅里不断翻炒,力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实际情况却是,你更是你,我更是我,民族特性永不灭。因此即便挤在一处看花,骨子里也还是会感到微妙的壁垒和隔膜。

 

而在国内就不一样。都是国人,同根同源,有着相似的情感机制。当你们看到春联,听到炮声,闻到肉包子的香气,见到公园里拉二胡的老人,心中会腾起相似的感动,这让你感到安全和归属,以及情感的有的放矢,准确无误。

 

国外的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像是清修,大多时日人都处于现实的静寂和内心的静寂中。这当然没啥不好。对我这种害怕喧嚣不喜扎堆的人来说,可谓求仁得仁何所怨。只是在某些时刻,当我以一个写作者的视角静观这种生活,才会强烈意识到它的缺乏人气,以及由此衍生的活力的匮缺。

 

自问还算勤勉的写作之人,对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时时处于警醒态,看见什么,心有所感,便以为记。常以“雕刻时光”四字自勉。这是当年北大东门外一家常去的小咖啡馆的名字,也是多年来的座右铭。总以为,只要活着,只要一息尚存,眼睛和心灵就该像探照灯,照进生活的角角落落,一刻不停地发现和感动,才不枉走过这缤纷的一生。而在清净的硅谷,发现什么,真的需要放大镜跟运气。

 

相比之下,国内的生活不啻天壤之别。到哪儿都是人,骑车的,走路的,摆摊儿的,闲坐马路牙子下棋唠嗑儿的……你来我往,人声鼎沸,像碗汤汤水水的荠菜馄饨,里面有紫菜,有葱花,有虾皮,飘着香油辣子,一碗下肚,每个毛孔都陶醉。走哪儿都听见亲切的招呼声:您好哇!您吃了没?我这儿溜个弯儿,回见了您!……虽说素不相识,也会被这温情所感,心中热乎乎。那是种热气腾腾的生活,像炸油条的大锅,永远沸腾,沸腾,沸腾到冒泡儿,甚至冒烟。你也是其中一根油条,在油锅里上下沉浮,感受生活无所不在的热力。

 

所以某好友年年都拉家带口回国度假,像充电,又像长期缺氧后的吸氧。虽然他的家乡在东北,冬天回去,迎接他的只有冰天雪地,他也还是毅然决然地年年都归,非如此不算活着。每次回来人都红光满面,话特别多,态度特别亲热,让人间接感受到他在家乡的好生活:和亲朋好友把酒言欢,吃久违的猪肉炖粉条、东北乱炖,天黑时带着孩子看冰灯……铺天盖地的人情味儿。

 

人的思想感情不该是闭门造车的产品,而要有活生生的土壤,这样,你才能深而又深地扎入生活,近而又近地看清其面上每一个笑影。那也才是生活最根本的魅力。

 

所以很多时候,我颇向往国内的生活。尽管明知喧腾的氛围本质上不是我的菜,我只是为了审美而向往,为了感受而向往,但,还是向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