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合缘5-莉莉

(2017-03-13 11:06:14) 下一个

莉莉的心思

莉莉是在美国出生和受教育的第二代华人,同时受中美两国文化的影响。因为在家里讲中文,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深。要知道那是三十年代,她父母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爸爸在家里灌输给她的是一些中国人的基本的做人处世道理,如忠孝仁义,与人为善等,妈妈则让她知道中国女孩子必须知道的规矩如对爱情的坚贞(一女不伺二夫)男女授受不清,男尊女卑,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她已过世的祖母从小就给她讲岳飞精忠报国,孟姜女万里寻夫和孝子黄香等中国故事。应该说莉莉家虽穷,却不是一点也没有教养。当然,美国文化中的自由平等博爱以及开拓进取这些积极因子的影响也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在两种文化有冲突的地方,特别是是旧中国文化中让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说法让莉莉无法认同。她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养成了莉莉中庸,不走极端的性格。比如她虽聪明,却从不出风头,不去挑战男权为主的社会。这倒是很符二三十年代美国国情的,那时美国的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很低,妇女活动家奋斗了多年才刚替妇女争取到选举权。因为两种文化的熏陶,莉莉显得比同龄的美国孩子成熟,行为端庄得体。莉莉受父母的影响,明白自己生活在以白人为主的国家里,这是他们先祖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建立的国家,理所当然的享有一些特权,先到先得嘛,中国人很容易想通。中国人在此借地谋生,除了守法以外还要尊重他们的权力,不和他们计教;究竟比起在老家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已好多了。这也是当时大多数华人采取忍气吞声默默奋斗的原因。对于针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莉莉和其它华人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行事低调,不做什么出格的行为,以改变别人的印象。

在爱情方面,莉莉还是一张白纸,她对事业的追求使她无暇顾及顾及这方面。从高中时到大学都有男孩提约会的事,都被她一一婉言拒绝了。她的爱情观是一种理智的以结婚为目的的老派观点。不像许多美国年轻人,交男女朋友是以欢愉为目的,结不结婚无所谓。以她对自己的了解,她一旦投入就会爱得死去活来,那太影响她的事业了;她自以为她能理智的处理感情的问题,她的这扇门一直关闭着,从来没有人敲开过。 

莉莉的爸爸妈妈像那个时代的其它的中国父母一样,对女儿的择偶问题是很关心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莉莉二十一岁了,连个男朋友也没有,两老不免有些着急;但苦于工作繁忙,接触的华人圈子里也没有合适的,这事一直悬着,一直到查里的出现。查里的教育背景、处世、年龄,以及英俊的外貌和儒雅的风度,这些两老都满意,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两老觉得查里的人品和心地也很好。又得知查里目前还是单身,这才有了撮合的意思。于是有了七月四号国庆节晚上那一幕。做得很自然,只有查里还蒙在鼓里。莉莉对家里发生的事完全清楚,很反感父母干预她的私事,可拗不过两老不断的啰唆,才匆匆忙忙回一次家,原想应付一下。

没料到,查里的出现让莉莉有了一见钟情的感觉,这让她自己都觉得意外。她和查里握手的一舜间就喜欢上了眼前的这个同龄人,不止外貌,她喜欢他的声音和幽默的谈吐,她喜欢他的淡定和从容而显出的大男人的威严。她喜欢他专注的眼神让他显得真诚,好像能望到别人的心灵深处。她也喜欢查里开怀大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的样子。 莉莉感到自己对查里一点也没有陌生感,好像前世就认识了,很愿意呆在他身旁。幸好少女的矜持让她没有把好感太显露出来。

回到城里莉莉好几天都没有从这种感觉中恢复过来,好像失了神似的,不断回味着查里的音容笑貌和那天的聊天,自己也不时的笑了出来。她的室友罗丝注意到这点, 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事情没有任何进展,家里也没有这方面消息。 有一天,谈到莉莉交男朋友的事,望着神不守舍的莉莉,罗丝在她面前来回走了又走,手一拍,说了一句: “we got to do something.(我们得做点什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