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dglance

疾恶如仇,柔情似水。重情感,意境,和哲理
个人资料
正文

[转载]当今社会“人格分裂症”横行

(2008-03-29 20:57:42) 下一个
编者按:

多重人格分裂症是种精神疾病。是由于长期压抑所造成的。在现实生活中, 多重人格分裂症的人到是没有遇到,可在网上到是遇到几个。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制造两个以上不同性格的马甲,或男, 或女, 或为婊子,或为竖着贞洁牌坊的淑女。更有趣的是这些个马甲还能相互对话, 相互吹捧。这几个在网上表现出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的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十分追求虚荣。而这样的人往往又是才能平平的人。故只能以标新立异来招人注目。比如有强烈的曝露倾向,或是肉体,或是思想。非要穿着床上的内衣到大礼堂上,以表真实。在得不到时,就有强烈的被压迫感。 在看到其他有才能的人时,就有极度的嫉妒心态。我想他/她们的人生中一定经历过长时间的压抑。故不得不上网来发泄一番。

2ndglance
=================================================================

据英国媒体25日报道,现年46岁的美国女子卡伦·奥弗希尔患上罕见精神疾病“多重人格分裂症”,她同时拥有17种不同人格,其行为就仿佛是17个完全不同的人全部集中在她的身上。庆幸的是,经过漫长治疗,卡伦体内的17种不同人格终于“合17为一”。

  据报道,卡伦是2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是个虐待狂。1990年,由于遭到强烈的自杀情绪折磨,卡伦求助于芝加哥市顶尖心理专家理查德·巴伊尔。巴伊尔发现,卡伦所患的是一种名叫“多重人格分裂症”的罕见心理疾病:她同时拥有17种不同人格。据了解,这17名经常出现在卡伦身上的“角色”有男有女,有黑人有白人,有大人有小孩子,年龄从2岁至34岁不等,仿佛17名住在卡伦体内的“房客”一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声音、个性甚至怪癖。

  每当卡伦由自己分饰的“角色”回到“真我”时,她对自己刚刚经历的一切浑然不知,不得不借助一些蛛丝马迹帮助回忆。一次,她醒来时发现枕头下藏着一把水果刀,可是究竟它从何而来,怎么也想不起来。1993年10月,巴伊尔医生突然收到一个留着寄信人卡伦地址的信,里面有一封字迹潦草的铅笔信,上面写到:“我叫克莱尔,今年7岁。我住在卡伦体内!”

750) this.width=750" /> 

当今社会“人格分裂症”横行

  经过催眠治疗,巴伊尔大夫终于找到了卡伦的病因。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其父就经常用胶带捆住她的双手双腿,将她用力撞向墙壁。当她开始上学的时候,她的父亲和祖父经常用大头针扎她的双腿。再后来,他们还将她关进棺材或绑在桌子上实施性侵犯。由于受到父亲和祖父的威胁,卡伦不敢向他人倾吐真相,她只得躲进由她自己构筑的“虚拟世界”中,在这里17个虚构的“房客”可以代替她承受各种痛苦。

  巴伊尔大夫认识到,帮助卡伦的最好办法,莫过于通过催眠法将17种“人格角色”重新整合成同一个“真我”。经过17年漫长而痛苦的治疗,卡伦摆脱了众多“房客”的困扰,并与丈夫离婚,如今正准备将自己的经历撰写成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2ndglance 回复 悄悄话 嗯,理解社会,就得从理解人开始。理解一类一类的人。。:)
米兰 回复 悄悄话 整个社会过于复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