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明的博客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选载作者论著章节和新论新译
个人资料
正文

七律 (藏頭格)余英時賢光照人寰

(2021-08-05 06:33:46) 下一个

余英時賢光照人寰

七律  藏頭格

傅正明

 

余泣天公奪慧眸,

英儒不叩暴君頭。①

時風催筆紅墻血,

賢德貽芳青史丘。

光隱探知詩律苦,

照明矜念火坑憂。②

人文議政憑遙視,③

寰域送靈歸海流。

 

① 余英時先生在<大陸提倡儒家是死亡之吻>(《開放》雜志,2014年12月號)一文中指出: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儒家」:「一個是被迫害的儒家,一個是迫害人的儒家」,前者是「有高度批判精神的」「真正的儒家」,後者是「皇帝所尊崇的儒家,三綱五常的儒家,不許犯上作亂的儒家」,即西方學者所說的「制度性的儒家」(institutional confucianism)。

② 頸聯「光隱」, 猶言韜晦,余先生在<古典與今典之間──談陳寅恪的暗碼系統>(《陳寅恪晩年詩文釋證》,1998年)一文中精辟剖析陳寅恪詩中「隱語」或「暗碼系統」,即政治高壓下隱光韜晦之語,曾深刻指出:陳先生1959年門聯上聯「六億人民齊躍進」乃「歇後體」:他們是「躍進火坑、躍進地獄、還是躍進深淵?這是要讀者自己用想像去填補的。」

③ 余先生自稱對政治只有「遙遠的興趣」,但時常發文評論時政、文化。

 

補記

驚悉著名美籍華裔歷史學家余英時先生於2021年8月1日不幸逝世,享壽九十一歲,祈愿先生安息於天國。

筆者何其有幸,承蒙余先生兩次推薦拙著,一是2006年余先生動情推薦專著《詩從雪域來》(允晨文化,2006年),二是2021年3月29日,余先生以九十一歲高齡閱讀筆者即將出版之《魯拜集與中國文化》部分章節後,回函臺灣允晨文化出版社總編,欣然同意掛名推薦此書。不意余先生在此書付梓之前安祥離世,不勝傷悲,謹以此詩表達沉痛哀思。

 

                                           傅正明

                                         公元2021 年8月5日 於瑞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