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想国

乐于乐、乐于想、乐于言、乐于思、乐于读、乐于观、乐于学、乐于知、乐于友、乐于深情!
正文

《Everest》与刷存在感

(2016-10-09 00:43:14) 下一个

        看完纪录片般的《EVEREST》,带着各种“不满足”、“不过瘾”离开影院,不过,好在第一它帮我恶补了19年前震惊世界的山难(需要了解该山难的可以自行Google),第二让我对大自然更加敬畏、对挑战者45度角仰视,同时第三也让我对人生又又又……再再再……多了一些胡思乱想与胡言乱语。

        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多么深远浩大漫无边际而又经常、时常、常常被我们惦记的主题呦!这部电影不文艺、也不煽情、不夸张也不细腻,但它楞是把这样一个深远浩大的问题赤裸裸、沉甸甸、硬生生的横在我胃里,感觉就像是吞了个人生果,东西是好,可也不得不多消耗些气血咀嚼它、消化它、吸收它。

        生命的意义,过去只会在教科书上看到这么自带光辉的词语,现实生活中很少提及,似乎很玄妙,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一千个人可能会有几千个解读,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解读: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有人认为“活着,就是意义”;有些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平等、自由,但也会追求“钟鼓馔玉、声色犬马”;有些人认同“圣人无言”、“大音希声”,但自己还是要“立德、立言、立行”;有些觉得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也会“忠肝义胆,两肋插刀”……有人觉得生命的意义就是“光宗耀祖,福泽后世”,也有人认为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有愁明朝愁”,有人认为是要“赢得身前身后名”,也有人要“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不论如何何种解读,套用时下最热门的词语,生命的意义无非就是“刷存在感”,只是有些人通过“晒”来刷,有些人则是通过“品”来刷——“晒”者注重外在目标的实现,“品”者则看重内在目标的实现。外在目标是外表的延伸,它使人关注回报、赞美和得到,与之相关的现实之物就是财力、财务自由,美好的外表、合适的外观,以及身份、地位的显赫。内在目标则是人与生俱来的,它关注的是个人成长、努力实现自我,和朋友及爱人拥有亲近的关系,以及尽力帮助改善世界为目标的社会存在感。总而言之,爱晒者渴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通过别人的羡慕嫉妒恨来证明自己的优越,他们是孤独求荣;爱品者则渴望融入人群,享受与亲朋好友以及周围世界的和谐共处,他们是会更多关注别人的幸福快乐。

       《Everest》里,“晒”者的代表是德州土豪BeckWeathers,一幅眼睛长头顶的样子,遇到险桥一紧张便开始破口大骂,说自己花了多少钱怎么怎么,这就是明显“钱多烧得慌”型,这类“土豪”我们听多、见多不觉鲜了——迪拜养虎养豹几天换辆车的白袍君,美国纸醉金迷的富豪,中国疯狂购物高调炫富的一代二代……只要我们想看,Google一下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富人们的各种花式炫富。“品”者的代表以Rob为主,他抛妻弃女,为了帮助团队完成任务而舍身取义,这类人也有很多,古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有各种慈善人士,我们常常被这些人感动与激励着。

         我们可能会鄙视跋扈的德州佬,但是当他幸存下来时,我们会为生命的奇迹与恩赐而欢呼和祝福;我们可能会仰视伟大的、成人之美的Rob,但当他即将殒命与妻子话别时,我们却为他痛心,为他妻女担忧,甚至会暗自责骂他对家庭的一意孤行与不负责任……我们不喜欢一些人和事,但我们不希望看到它们毁灭;我们喜欢功德圆满,但不希望是以生命为代价。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刷存在感、找寻生命的意义、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企望圆满和幸福;可往往很多时候,会在刷存在感、找寻生命意义、追求圆满幸福的路上迷失了自己,因而所谓存在感、生命意义、圆满幸福也就随风而逝。我们总是“生活在别处”,却为那遥不可及的别处而忽视了此处;我们总想追寻远方,却为不知祸福错失了眼前的诗意——一如那句话说的,“人的最大遗憾不是求而不得,不是舍而不能,而是得而不惜”。我们想征服险峰,我们想走遍世界……可是,如果没有一颗沉淀的心来感受当下,没有一双纯净的眼睛发现美好,就会像逐日的夸父,乐颠颠地只知道追着太阳跑,却不知道感受太阳的温暖,傻兮兮地最后活活把自己累死。理想齐天,意义何在?

   感谢《Everest》和那天带我去看电影的人,不仅让我又多了个胡言乱语的话题,多了些自以为是的深刻,以及多了些对所爱之人更真切深情的爱与疼惜;更让我多了个机会写写观后感、发个博客、刷个存在感。美好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