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是道德?(一) --道德的根源

(2016-09-29 12:31:36) 下一个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便开始尝试对善、正义等道德用语进行定义,并且努力发掘人类为何会有道德观念,道德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此种努力一直到近代采用语言分析的 分析哲学兴起後,伦理学也重新探讨相关命题,并将所有的哲学问题归纳为语言问题,致使"後设伦理学"跟着兴起而成为研究的重点。可是经过将近一世纪的研 究,对於道德的根源命题,仍然无法获得突破性的成果。

    在近代物质文明下,合乎科学的、逻辑的、一致性的理性精神抬头,重新 检视属於心灵的伦理学的合理性,亦即检视基督信仰把一切道德归结为上帝的不,将一切道德建筑於上帝存在的合理性。十八世纪时休谟(DavidHume, 1711-1776)认为道德是根源於一个人的道德感,从而否定上帝作为道德的根源。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则主张理性宗教具有三个不必验证的道德公设:第一是意志自由,第二是灵魂不朽,第三是上帝存在。也就是说,康德通过第三公设,恢复了 关於上帝存在的伦理学证明。可是人类的自由意志却常常造作不道德,违反公设为全能的上帝所下达的道德不,使得上帝的存在更令人质疑。接下来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更宣布「上帝已死」,并且呼吁世人应该「重估一切价值」。

因上载文字缺失原因, 继续阅读请到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5931644460_0_1.html

或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5931644460?from=usercardnew&refer_flag=0000020001_&is_all=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