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头山

无意邀众赏,一心追残阳
个人资料
朱头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拜登对华加税的虚实

(2024-05-19 17:18:36) 下一个


5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了一项看起来很疯狂的政策,对中国部分商品征收巨额关税。
中国共13个种类的产品关税被拜登升至25%以上,其中半导体产品、太阳能电池产品、注射器产品关税被升至50%,电动汽车关税被升至100%,共涉及18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

这项加税政策不仅看起来税率惊人,而且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首次主动对中国增加关税的政策。目前美国对中国的所有高关税政策全部都是特朗普当年定下来的,自2021年拜登上台后其主基调就是试图减少特朗普的对华关税,但受到的国内阻力过大一直未能如愿,所以就选择了维持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几乎不增不减。


那第一个问题来了,特朗普大幅增加对华关税自然是对中国不友好的表现,那拜登自2021年上台就职到今天已经3年了,一直都没有增加对华关税,反而一直在试图减少,这是因为拜登爱中国吗?很明显不是,拜登对中国的态度就算称不上是敌视,也绝对谈不上是爱中国,这一点公道是非自在人心。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拜登在这三年里为什么不增加对华关税,为何非等到2024年才这么搞?


因为能在增加关税中伤害中国的领域已经全部被特朗普加完关税了,而且把关税加到了极限。甚至在增加关税中伤害美国大于伤害中国的领域,也已经全部被特朗普加完关税了。
乃至于增加关税是单纯伤害美国的领域,还是已经被特朗普加完关税了。特朗普把关税牌打到了极致,一点空间都没给拜登留,甚至把太多加关税对美国不利的领域都加了关税,所以当年我国称特朗普是在搞极限讹诈,而拜登上台后一直在试图减关税。表面上看美国增加的对华关税是中国承受的,但实际上任何一个经济学大一都知道支付对华关税的实际上是美国人民,这一点是经济学常识,就连塔吉特的收银员都知道这一点。


根据美国穆迪公司的计算结果,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美国家庭每年增加开支1300美元。这不是中国宣布的,是美国超级评级机构公开宣布的数据。自2022年以来,美国一直和通货膨胀在作斗争,而对中国产品加关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但鉴于美国政治,减免中国产品关税这件事,拜登一直是想做而不敢做。

这次最吸引眼球的是对中国电车征收的100%关税,这个税率会导致中国电车不可能再对美国出口。但实际上中国电车就一直没有对美国出口过,销量并不是零,但接近于零,中国最强的电车企业比亚迪早就说了,不准备去美国。


把油车都含在内,2023年中国车对美国出口合计规模才不到7万辆,其中别克昂科威4.43万辆,沃尔沃和极星1.5万辆,全是美国通用汽车、沃尔沃、福特汽车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生产的,中国品牌汽车对美出口量约等于零,除了中国生产的特斯拉 ,中国品牌电车的数量更是就等于零。这次拜登对中国电车的100%关税政策,会导致中国产特斯拉电车对美出口量大降,大概可以降低到零。这间接损害了美国利益!


而且还会给全世界打一次广告,告诉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中国电车的实力很强,强到连美国都害怕,征收了目前全球最高的100%关税。美国有人拆了一辆BYD海鸥,福特老总不住地说这车好,我们造不了。美国已经有人在鼓噪,为什么不让我们买中国车,非要让我们买质次价高的美国车?


而另一个被加到50%税率的太阳能电池产品,这个行业符合摩尔定律,芯片行业之所以如此难追是因为芯片行业存在摩尔定律,芯片产品每24个月性能提升一倍或者价格下降一半,这就导致新进入这一行业的公司刚研发出产品就被淘汰,永远无法进入正向的利润循环。但太阳能产品也有自己的摩尔定律,根据美国机构研究的结果,自1976年到2014年,光伏组件从100美元/瓦下降到约0.6美元/瓦,即便考虑购买力换算,把美元年均贬值率定为3.65%,认定1977年的76.67美元价值2016年的435美元,也可以得出光伏组件产品每75个月性能提升一倍或价格下降五成的结论,其中如果把光伏电池片产品单拎出来,可以做到每46.8个月性能提升一倍或价格下降五成。

光伏行业目前中国占绝对优势,性能和价格远远超过美国产品,美国和中国在光伏上面的差距比中国和美国在芯片行业的差距还大。对中国光伏征收50%的关税会对中美两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中国如果对美国芯片征收50%关税,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2010年左右有波光伏热,那时是在国家补贴下大搞光伏,结果在美国的高税政策下大亏,还记得败北的大亨尚德的施正荣等吗?那次,光伏的核心材料技术都是进口的,只是在国内加工一番再卖出去。国家的补贴实际上都贴了国外的厂家。但那次失败,给了现在的成功一个铺垫,老板败了,但生产设备,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留下了,第二轮的弄潮儿以低价盘下了这些,吸取了教训。现在德隆等光伏巨头,都是全产业链齐进的。美国现在才开始搞补贴,但太迟了,而这时再想要用高税抑制中国,太晚了。其实,电动车也是类似的情况!


当竞争产品是技术更低或类似,只是靠价格低,那采用提高关税是有用的,可以保护本国的产品。但如果竞争产品是性价比高,技术含量高的,那合理的保护措施,就是用市场换技术,付出一定代价的市场获得新的技术,从而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这也是中国一直在做的。而用高关税企图把这些性价比高的产品阻于国门之外,自己王婆卖瓜,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十年下来,自己的产品都落后的不能用了!在电车和光伏板方面,美国就在做这样的事,从专家的眼光来看,这是必败无疑的!

比如说中国宣布对美国产5纳米芯片执行100%进口关税,或者对含有美国零件的ASML光刻机执行25%关税,或者对使用任何美国技术和零件造出来的芯片产品征收高关税,你觉得会伤害到美国吗?

港口起重机和上面两项情况又不太一样,中国占世界绝对垄断地位,你加多少关税都得买中国的,只加到25%那是一点用没有。还有注射器针头和手套,这玩意儿没有技术含量,也不是战略性产业,进口金额也很低,全加一起销售额才2亿美元,利润可能就几百万美元,因为这玩意就算数量大也不值钱,是一个小众领域,中国在这领域占绝对优势,类似于义乌吸管大王和日本圆珠笔芯那种巨大优势,美国不可能为了几百万美元的年利润重造一个行业,就算美国把税率加到50%,也就纸面上数据好看,还得买中国产品,毫无意义。


其他几项产品大概也都是类似的逻辑,要是加税有用早就加了,不会拖到今天,每一个都有自己各自的理由,不仅实际金额加起来非常小,而且都是中国占绝对优势的领域。这次拜登宣布的180亿美元总金额已经很小了,是历次贸易战加税里最小的一个,但实际上为了凑够这180亿美元拜登政府已经绞尽脑汁了,还耍了很多的滑头。就以锂离子电池为例,税率从7.5%提升至25%,但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的关税生效时间是2024年,锂离子非电动汽车电池的关税生效时间是2026年。


中国压根就没有电车出口美国,也没有几个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出口美国,金额约等于零,卖到美国的锂离子电池几乎都是非电动汽车电池。所以拜登宣布那个金额约等于零的关税在2024年执行,而金额较大的在2026年执行。美国选举是2024年底举行,新总统是2025年上任,这么说你懂2026年执行关税是一种什么花招了吧。


类似的还有天然石墨和永磁体,关税从零提升到25%,生效时间2026年。这些本来中国都准备禁止出口了,你还提高关税,这是疯了吗?

从这单分析可见,所拜登这么做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打击中国和“保护美国产业”,而是为了选举。对中国再征收高额关税这个想法是特朗普想出来的,也是特朗普为了夺选票而定出的选举策略。拜登一直不肯对华增加新的关税,还试图降关税,然后美国经济陷入了困境,特朗普就反复宣传自己要对中国增加巨额关税,这种选举策略能暗示选民美国经济的困境全部是由于拜登对华软弱引起的,只要继续对华强硬征收高额关税,那美国的经济就能好起来,美国人民就能富裕起来。


这非常扯淡,在精英层辩论的时候简直不值一驳,但很容易忽悠选民相信,只要能忽悠到选民投票那就足够了,反正总统也就只当几年,短短几年能对一个国家产生什么重大影响那也是挺难的,混过几年很容易。特朗普和拜登的决胜点,所谓的“战场州”,几乎全是铁锈带,这些州的选票在特朗普和拜登之间左右摇摆,其他州已经几乎没有悬念了。为拉拢这些州的选票,特朗普去年宣布要向全世界所有国家加征10%的关税,以重振美国制造业,后来发现对拉选票效果不大。


今年1月,特朗普宣布要把对中国的关税加到60%,发现对拉选票效果很好。3月16日,特朗普宣布如果在11月当选美国总统,将会对中国汽车征收100%的关税,以保护美国汽车工人的就业岗位。效果非常好,根据目前的民调结果,在这7个摇摆州拜登很有可能会在6个州里输给特朗普,而根据路透社和益普索在4月份的民调,在经济问题上拜登和特朗普的选票差距高达7个点,是拜登目前对特朗普的最大弱点。

所以拜登没办法,只能提前给中国加税,至于加税之后对美国有没有好处这这不重要,甚至对美国反过来有害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让特朗普没办法借这个拉选票,如果能证明给中国加100%关税反而对美国有害,更是能打击到特朗普的声望,至少可以废掉特朗普在经济方面的选票领先优势。

这是典型的政治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双方只考虑自己的选票,压根不考虑美国的国家利益,严格来说这可以算成是卖国的一种行为,是最高端的卖国,但特朗普和拜登都没办法,只能闭着眼这么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faf999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ask' 的评论 : 难道燃油车就不起火了吗?
iask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电动汽车的确不能进口,电池自燃加碰撞起火太过危险。BYD说不来美国是怕出了人命吃官司吧。
iask 回复 悄悄话 美国家庭平均收入超过10万,收税增加开支1300美元,这比例才1.3%,而且美国人历来消费过头,日常耐用品早就饱和了,又不是粮食,汽油和Utilities,这些非必需支出嫌贵的少买就是,实在不算个啥。看样子关税不妨再涨,好用来补贴政府。
井观天 回复 悄悄话 太阳能产品的摩尔定律还是第一次听说,老朱不仅敢说,还很博学。我觉得这些都是从国安的角度搞的,不想让中国卡脖子。电类的是不想把新兴产业拱手让给中国。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学习分享好文
modems 回复 悄悄话 中宣部代理人 = 猪头山
朱头山 回复 悄悄话 中国迄今没有对应发出任何报复性关税,说明中国明白这些没法伤害中国。但报复总是要有的,那是面子问题,做给国内看到。最近中国抛售了500亿美元美债,接下去可能在农业,波音飞机上动作一下。也可能美国提出在台湾,制裁,南海方面的让步,中国就省了这些。国家间的博弈,比我们这些屁民认为的要更实用主义。
sce 回复 悄悄话 biden这次对中国加关税的产品涉及日常消费品的很慎重,应该不想在大选前得罪基本盘,但是大选后就不好说了。biden现在最头疼还是巴以议题,暂时不会把中国怎么样。
北京_01link 回复 悄悄话 既然都是政治作秀,那就不要认真对付了。希望习近平有与作者一样的看法。哈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