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地来过

我静悄悄地来过, 不带走一丝丝云彩
正文

观山海情, 致敬我的爸爸和他的家乡(1)

(2021-02-09 17:16:24) 下一个

        一直想写写我的爸爸和妈妈,他们一北一南,一个出生在穷得光腚,没有水闭塞的山沟沟里,一个出生在好山好水好风光的鱼米之乡。他们远离各自的家乡,结缘于大漠戈壁,扎根在新疆边城,  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代的开拓者,建设者。他们是那个时代巨大变迁的经历者,见证者。

        自新冠lockdown以来,白天沉溺于股市里冲浪,晚上只想看看电影综艺放松一下,感觉没有时间,更没有落笔的冲动,直到看到开年的第一部剧“山海情”。当剧中的人物,讲着陕甘宁夏那一带的方言,剧中的涌泉村,剧中的苦和恶略的生存环境,顿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和熟悉,令我不由地想到了我老爸,想起了老爸的家乡,那是一个比涌泉村还要苦还要穷的地方。几十年前, 那唯一一次回老家的经历, 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1.  从穷山沟走出来的

       我的爸爸出生在甘肃省会宁县大沟乡(公社)郭庄大队。一个叫郭庄,却没有一户姓郭的人家。我的爸爸姓韩。据家谱记载,爸爸的祖上是从河北过来的,我问爸爸为什么从好地方跑到这里,爸爸说也不知道,我就戏虐地说一定是躲避战乱或追杀,逃到这里藏起来的,否则没法理解。爸爸只记得,爸爸的太爷爷那代,整个郭庄,不到百余口人,主要是王姓和姚姓,姓韩的也只有爸爸的太爷爷一家四口。太爷爷在一次外出回家的路上,可能是因为大雨吧,人与马一起跌下了山谷,直到2-3个月后他们的尸体才被找到。太爷爷死的时候很年轻,不到30岁,留下了太奶奶和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爸爸的爷爷。在爸爸离开郭庄的时候,韩姓只有10口人。

1951春,年仅16岁半的爸爸,应招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爸爸第一次走路走出大勾乡,第一次走路走到了会宁县(两地相距60公里)。从没进过学堂的爸爸,第一次在这里见到了汽车。爸爸虽然应召参军去打仗的,但爸爸所在的团也只有2名汽车兵,被派去了鸭绿江,而且也只是国内这边。

1952年,爸爸做为10个从各团挑去参加空军的候选人之一,第一次去兰州做体检。同行的还有几个人,他们走了好几天才走到了兰州。抵达兰州的当晚,爸爸也是平生第一次见识了什么是电灯。

        话说他们10个人,其中还有从宁夏来的2个回族,到的时候正好是下午吃晚饭的时候。吃完饭后,他们被安排在一个10个人的大通铺的房间里,房子屋顶很高,当中悬着一只亮着的灯泡。天尚未黑,,一开始大家并没有留意到它,直到指导员在门外走廊喊“关灯睡觉”了。10个从山沟沟来的穷娃娃,谁都没见过电灯,大家围了一圈,仰望着灯,你一口我一口地吹,奈何太高,灯纹丝不动,后来有人想起了来用衣服扇,几个人排着队,轮流地扇,扇得灯泡晃来晃去。当时也没谁有胆去叫人来关灯,大家就这么亮着灯睡下了,直到半夜指导员来查铺,才在进门的一侧上方拉了灯绳,灭了灯。记得爸爸,第一次用他那甘肃调的普通话给我讲这段经历的时候,我只有8-9岁,当时我笑得不行,要知道我的爸爸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和幽默的人,而是个寡言少语,只干不喜欢说的人。之所以好笑,  或许那时还是小孩子的我, 就觉得我爸他们也真是太傻了。

 

         爸爸后来因为沙眼落选,又回到了原部队。

        没过多久,爸爸又被幸运地抽调到组建新疆军区驻兰州办事处(接待从全国各地去往新疆的人),成为10名成员中的一员,第二次来到了兰州。

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当时还在饭桌上一起吃着饭的10个人,5个人被通知去了新疆军区,5个人包括爸爸被划分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随着火车从兰州向新疆一段一段地建设通车,爸爸也从武威, 张掖,到了玉门关,又到了峡东(该站隶属乌鲁木齐铁路局),在那里遇到了我的妈妈,那时候我的妈妈从湖南老家跑出来没多久,投靠她的表姐(表姐夫是一位有着大学学历的部队首长),帮着表姐带孩子。                       1952年于兰州

 

 

1958年爸爸携新婚不久的妈妈,来到新疆石河子新城。我们兄妹三人也相继出生于此,爸爸也从部队的食堂管理员到司务长,最后干到了警卫排长。对于入伍前大字不识一个,然后在部队扫盲班脱盲的爸爸,能在部队待这么长时间,干到这个位置,既有幸运的成分,也有爸爸优秀的一面。当年他们在兰州办事处的10个人,去了新疆军区的那5个人,没几年都被遣散复原回原籍了。

1970年,爸爸要求复原,转业到了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家隶属兵团的工厂。爸爸成了一名基层干部,然而却苦了妈妈,从原先商店里买药的,相当于这里@ phmacy's pharmacist, 成了一名铸造车间的工人。脏而繁重的体力活,即使多年后提起,依然让妈妈耿耿于怀。                                                             1959年于石河子                                                                                                                    

        不过也正因为妈妈的工种,在那个统一供给,粮票布票油票的年代,妈妈一个人的口粮顶2个16-17岁小伙子的口粮。  虽然那个年代每个人的肚子里都鲜有油水,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见到点肉腥,但是我们家在1974回老家之前,从未缺过粮,至少说没有过没有白面吃,也从未吃过像高粱米这样的粗粮。 也正因为妈妈的工种,在我们回老家探亲前, 攒足了100斤白面粉和100公斤全国粮票带回去。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深海浅滩 回复 悄悄话 买药的?买卖俩字都分不清,真不知道是咋出国的。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很有意思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1致敬!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父母一南一北,孩子会聪明。向父辈致敬!
山旮旯 回复 悄悄话 等继续
我爱栀子花 回复 悄悄话 50年代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苦不堪言,我妈妈去过,后来偷跑回家了。
初春时节 回复 悄悄话 扶贫是当代中国的一项伟大事业,经过不懈努力已经取得胜利,从而也造就了千千万万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德福、麦苗等就是这些英雄的代表,他们是普通人,但更是英雄。另外,宁夏虽然贫困,但展现出来的风土人情让人向往;这块纯朴的土地上的年轻一代对爱情仍坚守着华夏儿女固有的纯朴与执着。麦苗、德宝、水旺等已走出山沟,走进繁华的外部世界,但他们的心和爱还根植于故土,永不改变,这让人动容,也让人对西海固、对宁夏这块土地产生向往与敬仰。
初春时节 回复 悄悄话 喜欢这样的文章。那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时代。作者的爸爸妈妈跟我的爸爸妈妈很相似,都是穷苦出身,都是早年参军、参加抗美援朝。但后来可能不同。读这样的故事,很容易引起共鸣。
《山海情》我也刚刚看完,也非常喜欢。里面的人物个个都让人喜爱,不仅是德福、德宝、麦苗、张主任、白校长、凌教授这些主要人物让人喜欢、尊敬,就是喊水、大有,甚至麻副县长这样的人物,也都让人喜欢。
tobyd_妈妈07 回复 悄悄话
常态
发表评论于 2021-02-09 21:01:38

楼下,你肯定?偏偏会宁县没有中学的全名为会宁中学 :-)
抱歉,刚才问了朋友,会宁一中。我说的不够准确
常态 回复 悄悄话 楼下,你肯定?偏偏会宁县没有中学的全名为会宁中学 :-)

“邢台县会宁中学"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世界上很多事情说不清楚。祝好,请继续上文,坐等。
tobyd_妈妈07 回复 悄悄话 我最好的朋友就是会宁人,厚道朴实。会宁中学出来很多人才. 问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