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云

营养益健康,运动延生命;追求,自信,求新,恒心可助成功!
个人资料
chal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追梦 - (20)提干梦-大队党支部书记(三)

(2016-01-26 22:09:42) 下一个

5.3 -老中青领导班子-大队党支部书记

未能提干对亚昌来说是像晴天霹雳。 现时,他不但要承认自己的提干梦已经受到了挑战,而且还要受到其它的风言风语的袭击。他从高中毕业到75年初,已经过了一年半了。这段时间说长也长, 说短也短。本来嘛,十八个月的时间是很短的,要学习的东西又那么多,哪能有时间学到多少?可是,对亚昌来说,这一年半,他已经觉得长了。他老想都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了,还好像是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不实际的年轻人。 慢慢地开始对自己梦想和信心,产生了怀疑。这个打击使他觉得方向很渺茫,心里很不是滋味。

没有办法, 亚昌很快把情绪稳定下来,不得不调整自己,来面对现实,准备接受“党的安排”。 众所周知,那时的各级干部都不是民主选举产生的,而是上面圈定的。在农村干部提干前,总要做一些宣传,让大家有思想准备。同亚昌谈心的是工作宣传队的负责同志。 他们找到亚昌,重复的他未被提干的道理是 “作为党员,要从大局考虑,要听从党的安排,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等”。把这些大道理讲完后,当然也会讲一下与个人有联系的客气话, 如大队是如何如何需要他,只要好好干,上级会看到的,将来会有机会提干,成为接班人的。在做通个人的思想后,宣传队才把候选人提到大队党支部会上讨论。因为正是在这个干部老中青班子选拔的浪潮中,要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党支部成员就是有意见,也不会反对候选人的提名。所以亚昌被选拔到大队支部是顺理成章的,到选举时,举举手表决通过就是了。所以亚昌于75年的秋季后的新班子调整时就被推上去了。

当时大队里有五位干部,李某原党支部书记,因为我上任后,他不得不退居二线。他的职位是副支书,帮助,培养,引导亚昌的工作,好像主要任务是“培养”亚昌的。另外有会计韩某,民兵营长石某。原来的文书,由于编制限制,他这次被“叫”下来了,其职位由苏某担任。苏某本来就没有多少文化,由于要让位与亚昌,这样的安排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当上了大队支书,亚昌的担子就被压来了。首先,很多的地方需要学习。不但要和老班子的领导搞好关系。这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加上他们在本次的班子调整中,也不都是滿意的。从一线退二线,权力的下降,也许再不能像以前那样受到其朋友亲戚的吹捧。特别是吃喝玩乐和安排亲人朋友招工等就要受限制了。所以亚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虚心请教老同志,和他们搞好关系。没有这一条,是会寸步难行的。通过努力,亚昌能较快的和他们有许多共同的语言。

那时的大队的编制没有政府的结构,即大队的工作是有党支部主持。支部书记是总负责,虽然在工作分配时是由副书记抓生产,但责任总是落在第一把手上。亚昌不但要处理各种复查的农村问题,还要能保持和上级的关系,需要把本大队农民的思想和行动保持和上级的一致性。这是很不容易得事情,因为上面的政策和要求往往有不符合实际的,保持一致性意味着不切合实际的蛮干,导致许多浪费的过激的行动。

接下来,亚昌的下一个集中点是能与群众能搞好关系。这任务就更难了,因为全大队有三千多群众,发布在三十个生产队。有两个生产队还是在山沟里,走路的时间约两小时。所以,据说从前的干部,有时一年都没有到过呢! 亚昌他给自己定了几个不成文的计划:要走访每个生产队;要参加每生产队的会议,以支持队干部的工作;定期到田野里走走,掌握水稻生长的第一手材料;保持参加劳动等.

亚昌的努力,有些是被认可和赞赏的。 例如,他的经常出现在田间,有目共睹,得到好评。他的队访被认为和以前的干部不同,是一项较好的举动,说明是有心帮助解决问题。他的参加劳动具体行动,也和其他的干部有所不同,都是群众希望看到的。其实,对亚昌来说,他觉得较不好做的还是如何把自己生产队搞好,因为如果自己的生产队都搞不好的话,就没有办法说服其他的生产队按自己的精神办。然而,他的生产队较为落后,人心不齐,大队布置的任务往往都是较晚才完成的。没办法,亚昌也只好硬着头皮,尽能力做工作。通过他努力,有明显的改善。

尽管亚昌已步入正轨,可是,不用多久,亚昌对这个支书的工作很快就产生了一种厌恶感。他觉得,那工作没有多大意思。每天重复着贯切上面的精神,督束生产队的何时播种,插秧,施肥,除虫,和收割。生产队应该种养什么,搞什么副业等,这些本来就是农民的事,农民也知道该如何做。但还是要领导经常开会提醒,有时还要用发号施令的方式来要求和监督生产队干部。如果队里干部没有按照上面的要求,不按时完成任务,就要批评,有时还要上纲上线。在抓生产的同时,晚上还要搞政治学习,抓阶级斗争,上夜校扫盲等等。这样的工作做起来,挺乏味的。特别是学大寨的运动,就能把人搞得晕头转向。接下来帖子所描述的万亩茶园就是一个流民伤财的典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