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祸福相依的真谛Richard Smith Ph.D

(2015-03-21 21:20:33) 下一个


祸福相依的真谛

Richard Smith Ph.D.
 

  当你反思不幸时,你有没有发现自己会感谢命运的安排,因为最终它转变成了幸事。

  曾经你有没有为件好事而后悔,因为最后它却成了不幸?

  这种意料不到的转变最终所带来结果,足够使你暂缓对这似好或坏影响辨识,直到时间的流逝?

   塞翁失马用其独特的方式深刻的阐述了这人生智慧。虽然有很多版本,但我更喜欢这一中韩的版本。

  很久以前,在中国北部边境地区的一个村庄,一位老人和他的儿子相依为命,这个老人拥有几匹马,这些都是他的财产。

  有一天,一匹马越过边境向北跑去。村里的每个人都去安慰他说,“你一定在为失去了一匹好马而伤心。”

  但是老人笑着说,“它为什么不会是种福气了。在生活中会发生各种事情。我想当坏事发生,那么可能会有好事发生。”

  一段时间后,脱缰之马回到了老人的家。而且不是独自返回,还带来了一匹健壮的马。

  这一次,村里所有的人都羡慕他,说:“好运气!你一定为免费得到这样一个良驹而高兴。“

  老人再次笑了笑,说:“嗯,我并不确定这是一件好事。当发生一件好事,坏事会相伴而行。”

  几个月后,老人儿子骑那良驹时摔了下来。虽然幸免于难,但他弄伤了他的腿,成了瘸子。

  村子里的人再次叽叽喳喳,对可怜的老人说,“你一定为你儿子的不幸而伤心曾经那么健康却一夜之间成了残疾。”

  老人再次回答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福气了。无论如何,当坏事发生时,可能会发生一些好事。

  第二年,异邦人突然发动一场战争,村里的很多年轻人被招募成士兵。但是,老人的儿子因为是瘸子而幸免于征募。虽然很多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但老人的儿子安详地度过了晚年。

   很多韩国人对这个比喻都很熟悉,他们经常说“saeongjima”一词(say-ong-jay-mah),它的字面意思是“生活在边境的老人的马,”当他们的经验可以为生活提供指导,特别是当一件坏事导致一件好事(例如当未能获得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最终在以后获得了一个更好的工作)。

  我遇到许多种这个比喻的解释。一些着眼于道教祸福相依思想上的认为我们几乎不可能掌控事情的发展轨迹。有趣的是,在这种解读,老人(通常是给定的名称“塞i翁”)使用一个简单的回应别人的怜悯或嫉妒,比如:“那又有什么关系“其他的解释,更像上面的中韩版本中,专注于将斯多葛学派的的价值,更留心评估变幻莫测的好运和厄运,老人的这个回应:“谁能说什么是好是坏?”

  大多数解释似乎对好的和坏的事件给予同等的关注。对我来说,最好的实用价值比喻是鼓励耐心的应对不幸。自从学习这则寓言,我就发现“saeongjima”成为我常用语,因为,实际上似乎经历一个不幸,不久后它使我对现在的好事更加心存感激。对于那些刚刚遭遇挫折,它被证明其切实可行性。因为它可以鼓励乐观,这显然对挫折是一个有益的的反应。当你讲述这则寓言时,避免听起来像一个不合逻辑的盲目乐观或潘格洛斯。当然,但是我的经验是,它经常能培养耐心,洞察力,甚至是希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