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游记—— forest 2003夏之旅 吐鲁番

(2005-10-13 04:32:46) 下一个

吐鲁番

 

83    

 

吐鲁番,吐鲁番,葡萄,葡萄!

 

一提起新疆,就会想到吐鲁番;想到吐鲁番,首先想到的就是葡萄。然而,去了才知道,吐鲁番有的,不仅仅是葡萄。

 

吐鲁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南麓。地名系维吾尔语,意为“都会”。汉为车师前王地,晋置高昌郡,唐置西州,宋为高昌回鹘王国。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设吐鲁番直隶厅。1984年设市。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多共生、综合利用价值大、埋藏浅、品味高、易开采等特点。盛产葡萄,有500多个品种,堪称“世界葡萄植物园”,市新疆重要产棉区之一。生产的长绒棉具有纤维长、细、强的特点。为纺高支纱和特种纺织工业的原料,一直是国际市场的紧俏商品。吐鲁番有“火洲” 之称。夏天十分炎热,曾有过49.6度的高温。中午时的地表温度最高可达80度。789月份是吐鲁番最炎热的时节。

 

早晨8点,司机准时来接我们了。这回雇的车是辆捷达。比前天去冰川的桑塔纳就次了点,而且没有空调!完了,这回可死定了!可以真真切切地体验一把“火洲”地滋味了:(

 

新疆这地方很大一特点就是地广。面积占了全国国土的六分之一,但地势平坦。车在高速公路上跑得挺快,最快的时候达到了130km/h!一路上司机挺高兴,有钱可赚了。昨天才把价钱谈好,他就欢天喜地地回去洗车,还说可以带儿子去南山玩一趟了。近几年,来新疆旅游地人开始多起来,像新疆这样地方又大,景点又分散,最适合34个人包辆出租车出去玩。出租车司机也乐意这样。在旅游旺季,跑一天就是几百上千的收入,除去各项费用,也有非常可观的一笔。不过,今年各地的旅游都相当的冷淡。都是不久前非典给闹的。这样一来,倒便宜了我们这些散客,无形中节省了不少银子,而且不用人挤人。

 

半路上,路过一个风力发电站。生平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风车。单一个风叶就有5米多长,一大片风车,甚是壮观。今天风不是很大,风车转的很慢。听司机说,在新疆有些地方风很大,最大能达到16级,火车都能被掀翻!16级!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我突然想,万一遇到了这样的大风,这些风车怎么办?还是当时决定在这里建风力发电站的时候,就已经算好这里不会刮那么大的风了?又长见识了。^_^

 

经过一个盐湖,司机指着前面山上一片灰白色的东西说那就是达坂城了。那么有名的地方!我使劲瞪大了眼睛,可是除了看到一片灰白灰白,像大石板一样的东西外,什么都没看到!难道说,这就是那传说中非常有名的达坂城?就是王洛宾老先生过《达坂城的姑娘》中的达坂城?先来看看达坂城古镇旅游景区的简介吧:

 

达坂城古镇旅游景区位于达坂城镇东3公里处,白杨河峡谷口。该峡谷古称“白水涧道”,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咽喉要冲,今新疆通往内地的交通大动脉。景区外,远有巍巍天山和圣洁的博格达峰。近有坦坦湿地和多姿地“歪脖树”;景区内,古城相伴,河水穿流。冲天白杨,婀娜榆柳之中,古朴雄浑地景观建筑错落点缀,大唐盛世地边塞风情尽显其中。漫步河边,流水淙淙、浪花欢唱;把酒临风,旌旗猎猎,绿树婆娑;登高远眺,群山环抱,雪峰巍峨;俯首回望,牛羊点点,河水弯弯……世外桃源地生态园景,饱经沧桑地丝路文化,等待您远离喧嚣的都市、浮躁的生活,来这里经历、感悟……

 

再来看看《达坂城的姑娘》的歌词: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 / 西瓜大又天吔 / 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

漂亮 / 你要是嫁人 / 不要嫁给别人 / 一定要你嫁给我 / 带着百万钱财 / 领着

你的妹妹 / 赶着那马车来

 

看吧,谁见了这样的介绍,没几个不心动的。据说,有两个小伙子就是为了这首歌,专门跑到达坂城来看姑娘了。站在大街上瞪大眼睛望了一天,失望而归,忿忿地埋怨王洛宾,说他是个大骗子,摆明了是在欺骗人民群众纯洁地感情!换作我也是,单看看这达坂城地外观,宁愿继续在喧嚣地都市、浮躁的生活里泡着,也不想在这里待上一天!所谓眼见为实,这回算是有深刻的 体会了。

 

过了达坂城,司机在一个叫小草湖(很好听的名字)的加油站停了下来。说是下来放松放松。小草湖是个著名的风口,过了这里,就进入吐鲁番的地界了。果然,一下车,就觉得风力强劲,且是暖的。看来,从现在起,舒服的日子到尽头了。

 

过了小草湖,明显感觉车在下坡,温度也越来越高了。众所周知,吐鲁番的海拔低于海平面100多米。前两天才上了3800多米的冰川,今天又下到海平面100多米的吐鲁番!自己都有点开始崇拜自己了。f^_^

 

大概10点多的时候,进入了吐鲁番城内。一个字——热!公路两旁全是卖瓜果的。爸爸下车,不一会儿抱回3个黄爽爽的大香瓜。“ 猜,这3个瓜多少钱?” 我想了半天,试着问:“3块?”  错!这3个瓜一共7毛钱!!” 老爸一脸得意。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要是能把这里的瓜果倒到日本去卖,岂不是赚死了?估计做梦都会笑醒的。值得回来好好考虑,要不要改行,或是搞点副业……

 

终于,来到了今天吐鲁番一日游的第一站,坎儿井。一走下车,就觉得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烘得人难受。但一下到井里,顿感一片清凉,简直就不想走出去了。

 

坎儿井是沙漠戈壁地区一种特殊得灌溉方式。是与万里长城、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据介绍,吐鲁番地区得年降雨量只有几百毫米,而年蒸发量在几千毫米。吐鲁番之所以能成为一片绿洲且瓜果如此出名,全靠这坎儿井得灌溉。这也是当地人民依据吐鲁番得地形地势,千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吐鲁番盆地的四周大多是干燥的戈壁滩。远处是天山,从天山到盆地,自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斜坡。为雪水渗透到地下,流到盆地创造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坎儿井就是把这些地下水引向地面的方法。坎儿井主要由竖井、地下暗渠、地上明渠、涝坝组成。人们在山脚下暗一定间隔挖一排竖井,井深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离雪山越近,井就越深。然后在井底开挖暗渠,连通竖井,利用地势的自然倾斜,把水引出地面,用于灌溉农田。其中,暗渠工程最为艰巨。一般要在地下开凿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极干旱地区的吐鲁番纵横交错的坎儿井有1500多条,总长度5000多公里,号称地下万里长城。从汉代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看着这坎儿井,喝着甘甜的井水,一边感慨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毅力。这么几千公里的长渠,生生是人工用锄头一点点挖出来的啊!佩服!佩服!要是没有这坎儿井,又哪有吐鲁番的瓜果飘香?

 

出了坎儿井,我们抓紧时间往第二站高昌故城而去。为的是能在下午最热的时候赶到葡萄沟,这样能稍微好受点。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东约40千米的地方。故城先后又1500余年的历史。至明初始废,曾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城总占地约1公顷。城垣略成正方形,周长5千米,为土所筑。现大部分残存,全城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城市建筑遗址星罗棋布,在故城西北不远处的村庄内,还分布着一些古墓葬群。

 

说真的,高昌故城真没什么看头。大概是因为这地方长年干旱少雨,建房的材料都是些泥土,几乎看不到一砖一瓦。再加上千年来的风吹日晒,早已看不出古代繁华都市的影子。看到的事实一片土黄的残垣断壁。显得格外的荒凉。看着这些残迹,很难想象这竟然是古丝绸之路上盛极一时的大都市。

 

在高昌故城逗留不太长时间,我们又往这次一个比较重要的景点——火焰山驶去。

 

火焰山距吐鲁番城约50千米。位于吐鲁番盆地北部。东西长90米,由于山体岩石多为第三纱砂岩,呈紫红色,在烈日下如燃烧的烈火而得名。山体寸草不生,曰“ 飞鸟不敢来” 但山中又一条长约8千米的葡萄沟,沟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此时已接近正午,越来越热了。开着车,有风吹着还略为好受些,一旦停下来,便觉得热浪滚滚,摸哪儿哪儿烫。整个人就像在烤箱中一样。要多难受有多难受。来到火焰山下,果然值得一看。火红的岩层,在蓝天烈日的映衬下真让人感觉像置身火海一样。不知为什么,看到这火焰山,会突然想到了澳大利亚。双脚刚踏到地面,妈妈立刻闪到一个房沿下对我和老爸说:“你们去玩吧,我就不去了,在这里等你们。” 可算是被我逮到一个嘲笑的机会了:“ 今天可是妈妈拖后腿了哦,看你们以后还说不说我!” 说是这样说,脚下可一点也不敢怠慢。我和老爸也是用最短的时间逛了一圈,留了几张影就迅速撤离了。打开车门,一坐进去就是一声惨叫。隐约中,似乎看到屁股下冒出一股白烟,一不小心,难说还能闻到一股焦糊味,烫熟了!!一行人,逃也似的向葡萄沟冲去。一路走,一路想,当年西游记过火焰山那集到底是不是在这里拍的?要真是在这里,怕是会死人的!

 

接近葡萄沟,绿色多了起来,感觉也好像凉了一点点。道路两旁摆满了一筐筐的葡萄。估计一筐要不了几个钱。葡萄沟是火焰山中的一个峡谷。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12公里。北部是低丘戈壁,南面是开阔富饶的绿洲。沟谷两岸对峙,陡峭的崖壁上长满密布如帘帷的野葡萄、刺蔷薇;沟内 溪流环绕,葡萄藤蔓层叠,在葡萄园之间,影影绰绰的葡萄干晾晒房屹立在干热的漠风中。登上山坡,独有的西域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葡萄沟葡萄品种繁多,有500多个优良品种,葡萄沟堪称“世界葡萄植物园”。

 

进了葡萄沟,顿觉一阵凉爽。密密的葡萄架下是一个个小吃摊,这里的葡萄全是刚摘下来的。而且是食べ放題!想吃多少吃多少。于是,乐得一顿狂吃。吃完了,当然少不了买点土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葡萄干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葡萄干!想起来都让人兴奋不已,味道当然就更不用说了!

 

吃饱了葡萄,趁兴在沟内转了转。隐约中从葡萄架深处传来一阵熟悉的新疆民歌。循声而去,原来是王洛宾老先生的纪念馆。里面陈列了他老人家的生平和创作的大部分民歌手稿。馆外,一块黑色的大石上刻着他的墓志铭:

 

人民音乐家王洛宾墓志铭

 

公元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四日凌晨洛宾仙逝二十日向遗体告别二十二日送骨灰进京边城乌鲁木齐三降大雪天公为其志哀世人无不称奇

王洛宾原名荣庭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北京三四年肄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三七年投身抗日救亡宣传展转千里驻足青海四九年参加解放军进入新疆乐坛耕耘六十余载创作歌剧六部搜集整理歌曲千余首出版歌集八部情音怡神中外沸扬殊才饰疆懿范流光洛宾名重其歌获国家金唱片奖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为二十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达坂城的姑娘和阿拉穆罕等歌久唱部衰他多次赴国外办音乐会于讲学联合国总部展示其民歌成就巴黎音乐学院音乐教材和世界歌星罗伯逊保留曲目均有其歌洛宾重谊为学生幼儿谱曲为边关将士挥笔为工农大众抒情为海外华人合唱团赠歌情深意切众口皆碑洛宾谦逊对民谣之父音乐大师西部歌王等称谓淡然处之却将新加坡友人赠其传歌者三字视为珍宝洛宾爱国两次铁窗之苦未断其云游乐海振兴民乐之梦终生致力于让中国民歌流行于世界五百年之宏愿洛宾大志舍爱妻黄玉兰及三幼子在京只身西进五一年妻病故后独身苦将三子养育成人耄耋之年坚持自理拈米舔骨接见之至乐骑单车至八十有二其作品通俗朴实大气源其品性也

千里驹兮亲于马群需伯乐兮相而拔晋西部曲兮留于民唇承洛宾兮识而传真驹无伯乐兮无以千里曲无洛宾兮中外寡闻民间瑰宝兮撷之于民人间绝唱兮得之于心传歌之志兮可嘉于钦洛宾之功兮青史永存

 

    费了好大劲读完了,对王洛宾老人家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居然能够在这样贫瘠、荒凉的大西部生活工作那么几十年。写出那么多经久不衰的好歌。居然能在那么枯燥的地方发掘出美来,谱写成歌,众人传唱。真不愧是传歌者。通过他的歌,人们开始了解西部,也是因为他这些歌,才让西部变得那么引人。临走时,还听说了一段王洛宾与云南失之交臂的故事。当年他老人家坐火车进西部。一不小心睡过了头,错过了昆明。一觉醒来发觉已经到了新疆了!唉,要是他当年没睡过头,来的是咱云南该有多好!不知道在他的笔下,云南更会是怎样一个美丽神秘的地方?可惜啊……

 

返程途中,我一直在想,吐鲁番这地方,瓜果虽然诱人,但这一生来这么一次也就够了。实在受不了这里的热。也有人说,来吐鲁番就是来感受这里的热的。对此,我无话可说。人这个东西就是很奇怪,越是没有尝试过,没有经历过的东西,就越想去试一试。虽然有些时候明知道滋味不好受。怎么说呢,这就叫做自讨苦吃吧。不过呢,开眼界了,也就值了!不是吗?    

 

游完了吐鲁番,新疆之行也就告一段落了。其实,新疆还有好多好地方,只不过路程太远。来回都是一两千公里,去一趟至少4天,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了。于是,按原计划,沿古丝绸之路,进入甘肃,去敦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