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墨村看京剧,我懂得欣赏吗?(上)

(2015-08-10 05:19:59) 下一个

《演出节目单》



澳农

星期天傍晚时分天下起了一陣大雨,寒风斜雨气温也骤降好多度。如果不是因为要去观看中国国家京剧院来访墨尔本专场演出,这样的天气呆在家里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周末火车班次本来就是少,原先计划要搭乘的火车时刻表上的车次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取消了,不得不在简易的开放式候车室里多坐了二十五分钟直到下一班火车开来。

有关京剧院要来墨尔本演出的消息,澳洲主办方、赞助商还有京剧票友们早早地发布在各大微信群。自从有了社交信息平台,以前的QQ群,现在是微信群,个人只要加入几个略为人多的综合群那么任性信息便可及时得知,轻松获取。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去看这场演出,对于国粹级京剧的了解应该是开始于那个特定时代红极一时的革命现代样扳戏,但也同样止于因政治因素而落幕样板戏。总觉得自己对京剧的理解不仅限于样板戏的内容和形式初浅范畴,但要对出京剧各派各门,各类角色的唱腔,坐念行打等特色作一个概述的话又不知从何说起。

 
《三岔口》
火车厢里有空调暖暖的,大概是冬天又加上下雨的缘故坐车的人并不多,几乎所有的人不是在玩手机就是带耳塞在听音乐,一派请勿打扰,自娱自乐情景,不过倒是挺安静。不知什么时候,車上来了三位全副武装的警察,二男一女(应该是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心理学论而配备的)。通常他们会查看几节車厢便在几站后下車转搭另一辆车,主要任务应该是在治安不太好,尤其是周末的火车上无规律也经常出现露面,查处那些常闹亊的年轻人,以便让乘客多一份安全感。

中国国土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即便同是汉族,恐怕也没有人能听懂和了解全国各地的方言。进一步说居住在西安的陕西人,对西安以外的许多方言恐怕也只能是靠连猜加语音感勉强听懂而已。在几千年的文化习俗发展中,几乎各地各方言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独特的地方戏曲,说唱,是该地区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的浓缩。据介绍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尚有据可考的有近300个剧种之多。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形式的地方戏曲存在,无论生活在何处的人们毫无疑问地,无论以何种方式,主动或是被动地都听过,接触过戏曲这一源自于熟悉的生活和语言的表演形式。

《昭君出塞》
从墨尔本标志性建筑中央火车站下车,出站时已是华灯初上,夜幕下的街景。 作为火车站其历史可追溯至1854,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橦建筑则是由维省两位铁路官员参与设竞标设计的获奖作品,时间是1889 年,而当时的设计奖金是500英镑。火车站建设于1905年破土动工,1910年完成并使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曾经在60与70年代时期有过过一建筑是否太老旧,应推倒重建一座较为现代的火车站以适应时代和环境变化。最终维省人民发现他们太喜欢这幢具有地标性的老建筑而否定了重建方案,并将它列为维历史遗产保护建筑。

在中国,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是世人皆知的文化大革命 (不知道墨尔本推倒并重建火车站的想法是否受到当时中国文革头脑风暴的影响),破四旧,立新风的红色潮流一时间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触及上至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到文学创作,艺术表演,下至生活起居,衣着吃用无一例外地能不受到冲击和影响而置身度外。革命样板戏正是在这一全民狂噪之时挟政治风暴以雷霆万钧之势占据了整个社会文化,戏剧娱乐舞台,视中华几千年文化艺术为无物。


《霸王别姬》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多少还听说过京剧、昆曲、沪剧、川剧等戏剧剧名,或因语言因素偶尔也还听过当地的地方戏曲,但应该是没有多少人知道革命样板戏为何物, 因为样板戏从强势出现到悄无声息地消失于人们的视线都发生在特定的十年。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对样板戏的了解必有读中国历史的感觉。


《遇皇后》


当时的中国,似乎整个电视电影、舞台表演、文学创作和评论都是为八个样板戏而存在,而样板戏尽管只有八个却为它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表演形式、创作灵感和评述主题。

无论何时,身处何地,只要是在中国主权概念的土地上,打开收音机听到的必定是八个样板戏之一的节目,其结果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会吟诗。那个年代的人们谁又不会唱几句样板戏呢?"谢谢妈,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真是全民共唱一首歌。


《卖水》
在今天看来,你可以用尽你所知的所有贬义词和语气比如,狂热,盲从,无知、愚昧等,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词语来表达对那个时代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不解或是一丝同情。将反思,拷问灵魂与良知等严肃而又非三言二语说得透彻的哲学与人生命题暂且放下,就对京剧的入门和了解而言,如果没有这八个样板戏独霸舞台,电影长达十年之久,我可能,直到今天,对京剧依然一无所知,也就不会去看中国京剧院访问墨尔本演出。

《空城计》
当然推测的可能也会是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假设京剧传统剧目依然活跃于中国戏剧舞台,假设京剧名家们炉火纯青的表演精髓得以展示和传承的话,那么我今天对京剧艺术的追捧是否会提高到票友的水准呢?

假如的命题多存在于心理推理、文学小说和电影的蒙太奇。而现实是,尽管我对京剧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依然是略知一二,不甚了解,但我还是饶有兴趣去观看了演出。




锁麟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