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罗马

(2014-03-10 21:06:58) 下一个



2月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第二次来的罗马。
罗马起源于帕拉蒂尼山(Palatine Hill)。帕拉蒂尼山为罗马建城者罗慕路斯与雷穆斯(Romulus and Remus)被母狼发现并被其哺乳之地。公元前510年至前27年,罗马人围绕此地建设了宫殿,古罗马广场( Foro Romano) 和附近居住区域,奠定了罗马城和罗马共和国。


古罗马经历了共和时代(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27)和横跨欧亚大陆罗马帝国时代(公元前27-440),首都罗马。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被废黜帝国彻底灭亡,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再到近代1870年作为教皇国首都。1870年意大利王国军队攻占罗马,将罗马定为统一后的意大利首都直到今天,教皇国在罗马梵蒂冈。罗马成为双首都。


公元前82年,贵族派支持的克苏拉率军占领罗马。次年,迫使公民大会选举他为终身独裁官,开创了罗马历史上军事独裁的先例。公元前60年,克拉苏、凯撒、庞培秘密结盟,共同控制罗马政局,史称前三头政治。公元前48年,尤利乌斯·恺撒先后打败另外两人,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厉行改革,但因独裁统治而招致政敌仇视,于公元前44315日遭贵族派阴谋分子刺杀。凯撒死后,罗马内战又起。前43年,安东尼、李必达、屋大维公开结盟,获得统治国家5年的合法权力,史称后三头政治。随后屋大维将另外两人打败,于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与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政治。共和国宣告灭亡。罗马从此进入罗马帝国时代。奥古斯都死后,其养子提比略继位,从此开创了皇位继承制。图拉真(98-117年)在位时,帝国版图达到最大。


竞技场(Colosseo)由维斯帕先(Vespasian)皇帝于公元72年下令修建,在其儿子提图斯(Titus)在位期间建成。



君士坦丁凯旋门 (Arco di Costantino)位于竞技场旁边,有三个拱门。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于3121028日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大获全胜而建立的。君士坦丁凯旋门也是罗马现存的凯旋门中最新的一座。君士坦丁凯旋门的表面大量使用其他更古老的纪念建筑材料来装饰,并集合成君士坦丁时代的建筑。因为君士坦丁凯旋门横跨在凯旋大道(Via Triumphalis)上,所以当时罗马皇帝在凯旋式时会从这条路进入罗马。这条路线是从战神广场开始,穿过马克西穆斯竞技场(Circus Maximus),随后沿着帕拉蒂尼山前进。在通过君士坦丁凯旋门后,队伍马上在圆锥柱(Meta Sudans)左转,沿着神圣大道(拉丁语:Via Sacra)到达古罗马广场并登上卡比托利欧山到达终点朱庇特神庙,途中也会穿过提图斯凯旋门。



帕拉蒂尼山
(Palatine  Hill) 位于竞技场对面。根据罗马神话,帕拉蒂尼山为罗马建城者罗慕路斯与雷穆斯(Romulus and Remus)被母狼发现并被其哺乳之地。罗马起源于帕拉蒂尼山,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10年至前44年),很多富有的罗马人皆在此地置有物业。这里有奥古斯都(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年在位)、提比略(14年至37年在位)与图密善(81年至96年在位)的宫殿遗迹。

古罗马广场( Foro Romano) 位于帕拉蒂尼山(Palatine Hill)与卡比托利欧山(Collis Capitolinus)之间,曾经是古罗马帝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现在古老的建筑多数成了废墟。




 
在古罗马广场将近终端右侧是砖混结构的元老院(Curia)。元老院最初由罗穆路斯所建立,作为咨询议会。元老院起初包括一百位家族的首领,称为Patres(父老),其后演变出贵族一词。罗马的人口分为两个阶级,元老院与罗马人民。透过百人会议,部族会议,以及平民会议,罗马人民获得了国内既定的权力。元老院和平民会议是今日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模板。在古罗马广场末端是卡比托利欧山(Collis Capitolinus),原是朱庇特神庙,也是华盛顿国会山的来历,意在罗马民主的继承者。




 
图拉真功勋柱后面是图拉真广场



 
万神庙(Pantheon)是如今保存最完整的罗马帝国时代的古老建筑。最初是用于供奉罗马众神的神庙,万神庙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7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该庙由屋大维的副手阿格里巴所建,为的是纪念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但是这座最初的庙宇在公元80年被大火焚毁,直到公元125年才由喜爱建筑的罗马皇帝哈德良下令重建。公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将万神庙献给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后者将它更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这也是今天万神庙的正式名称。神庙被改为教堂,供奉圣母。
 


万神庙的结构简洁明了,主体呈圆形,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
43.3米的穹顶,是自建成后到1436年间最大的穹顶。穹顶的最高点也是43.3米.穹顶和经历了十八个世纪的巨大青铜门至今仍为世界之最。顶部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形大洞,用于采光。这个洞也是万神庙唯一的采光点,这样以来光线从顶部泄下,并会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光线的角度,给予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十分适合宗教建筑的本性。





万神庙整幢建筑都用混凝土浇灌而成. 罗马人发明了混凝土, 采用天然火山灰,再混入凝灰岩等多种骨料而成。还不是今日波特兰水泥混凝土。因此其建筑都特别厚重.


 
 
罗马帝国皇帝康斯坦丁在313年于米兰颁发的宽容基督教的敕令;此诏书宣布罗马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并且发还了已经没收的教会财产,亦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在罗马城西北角耶稣门徒圣彼得殉难处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1506年至1626年,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世界最大的圣彼得大教堂,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



 
纳沃纳(Navona Square)广场,四河喷泉和方尖碑


 

纳沃纳(Navona Square)广场北侧贝尔尼尼(Bernini的海神喷泉


 
纳沃纳广场南侧的摩尔人喷泉



特莱维(Travi)许愿泉建于1732-1762年, 中央是Pietro Bracci雕塑《海神》



 
西班牙台阶和漂亮妹妹



艾曼纽尔国王二世纪念碑是一个现代的用雪白的大理石建成的建筑群,纪念1870年意大利王国统一。中间是艾曼纽尔国王二世的骑像。


 
台伯河水静静地流淌在永恒的罗马土地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