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水天上来

曾经沧海万里浪,不负巫山一片云。
正文

谁是中国虚伪文化的祖师爷

(2014-03-15 09:39:48) 下一个


说中国文化是虚伪的,那是逆子。说中国文化没有虚伪,那是骗子。

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事件就是孔子问道。这个事件可以看作后来成为万代宗师的孔子从当时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手中接过中华文化航船的舵轮。关于这个事件的细节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黄沙中。但是从流传到现在的两部典籍《道德经》和《论语》,我们很确切地知道,孔子问道就是中国文化从以老子为代表的关注自然与人的自然属性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关注社会与人的社会属性转换的一个分水岭。所以孔子理所当然是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奠基人。中国虚伪文化的祖师爷当然非孔子莫属。

中国文化的虚伪性是有目共睹的。酒文化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美国人喝醉都是自愿的。中国人喝醉都是被灌醉的。酒本来是五谷精华,琼浆玉液。在中国却被当成了毒药。嘴里是称兄道弟,心里想的却是怎样把对方灌倒。当年尼罗河科里的年轻医生结婚,新郎居然被人灌到血压下降直接送进病房抢救。再看看中国官场也好生意场也好,多少人被酒肉害得面目全非,中国的酒文化已经演变成害人文化。

尼罗河这就以记录孔子思想言论的权威著作《论语》为证,说明为什么中国虚伪文化的祖师爷非孔子莫属。

《论语》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所谓信就是诚信。“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问题出在“信”是以首先满足仁义礼智为条件。比如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里的直是正直。儿子隐瞒父亲偷羊符合仁义礼智的要求,所以是正直的。实际上在西方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是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值得称道的行为。

更要紧的是《论语》提供了一种虚伪文化的范本。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这个段子是说孔子的学生微生,有人向他借醋,微生自己没有就去邻居借来给人。孔子对微生的评价显然是负面的:孰謂微生高直?

从正面理解孔子意思,他认为微生没醋就直接说嘛,何必去拐着弯作好人。山东人都很直率。这样认为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孔子本人在《论语》中的表现可不像一个直率的山东汉子。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这个段子中,孔子先是谎称自己有病。而后又“取瑟而歌,使之闻之。”。意在羞辱一个想见他的人。

《论语》并没有解释孔子对孺悲如此无礼。既然入选,推测在当时的其他文献中应该可以找到符合仁义礼智缘由。但是下面一个段子更令人费解。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这段说的阳货想见孔子被拒,就送了孔子猪肉。如此孔子就一定要登门答礼。但是孔子还是不想看见他,就趁他外出之际回访。没想到在回来的路上遇上了。阳货还给孔子开示了一番道理,令孔子深受教益。

我们不妨借孔子评论微生借醋的话用在孔子身上:孰謂孔子高直?

两千年前孔子之所为活生生就是中国官场上的政客们今日之所为。最令人不安的是,本来就是一个虚伪的政客偏偏要装正直,就像薄熙来当众宣称他们家没有一分钱存款,就像周永康用枪口对准自己的脑袋验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8)
评论
meteoriv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狐鹄' 的评论 :

你说得不错,西方也有虚伪。西方有虚伪,不等于中国的虚伪自动抵消。

俄国的醉汉很多是疯子,不证明中国的酒文化不是虚伪文化。

你的逻辑让我想起64政府的话,说中国不民众,你们就民主吗。
狐鹄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eteoriver' 的评论 : 如果说孔子提倡的仁爱含着虚伪的成分,那么西方民主提倡的博爱就是真金白银实实在在地吗? 历史上不管宗教还是文化都是教导人们要做好人,至于教导了没做到不能说教导的错了,几千年发展下来,国人变的虚伪肯定有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不能单说是因为孔子虚伪,所以中国人都虚伪。如果这样说的话,是不是可以说因为耶稣不虚伪所以西方人就不虚伪,事实上西方人在为争夺利益似的虚伪比中国人更甚,不但虚伪而且残忍没有人性。再有你拿喝酒做例子实在可笑,酒文化全世界都不一样,喝成啥样都是风俗习惯造成的,俄罗斯人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把自己喝醉,这算不算最不虚伪? 在国人看来虚不虚伪不知道,肯定认为是疯掉了
meteoriv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狐鹄' 的评论 :

对你这种把事物均衡化的评论我从来都不以为然。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犹如人的机体,必然是又由不均衡的部分构成的。一个均衡化的事物必然是死亡的事物。
狐鹄 回复 悄悄话 虚伪文化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的,不仅仅是中国。西方文化难道就不虚伪吗?一方面抱着圣经满嘴的博爱人性,一方面攻杀掳掠恃强凌弱。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自我唱衰没有多大意义,

检讨一下中国人的缺点,需要什么,如何更改,更重要.

我想中国的文化里至少需加入"扩张性"的思想.

"仁义礼智信"只能叫你做个好人;而现在的世界社会是丛林政治,要学会打猎.
DD1122 回复 悄悄话 你这个闲B 天天在文学城说中国文化的坏话 想自宫漂白又不会说英文 鄙视你 。。。。。
DD1122 回复 悄悄话 明白了 白人可实在了 从来不虚伪 只有老中虚伪 哦也。。。。。。。。
民族解放 回复 悄悄话 没有至高的神,只有面向人与人的道德,必然是虚伪的道德,是盛产伪君子的道德。
meteoriv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ephyr2012' 的评论 :

你说到了点子上。诚信是本。仁义礼智信应该把次序换一下。信、仁、义、礼、智。不论是什么动机什么目的,在一个和平的正常社会中,诚信是第一位的。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eteoriver' 的评论 :
孔子是讲实际的,是顾及大体的,
所以要懂得他说的话,需要从整个来看,而不是断章取义的解释.

我认为适当的解释应该是:
父亲偷羊,做证的儿子的品格是正直的.
而孔子顾及人伦常理,所以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也是常常有的现象(世界到处一样).

中国古语说: "家丑不可外扬"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大义灭亲"的做法也有.
告别费城 回复 悄悄话 谁说我们虚伪,我跟谁急,我们在酒文化上最“大公无私” !
zephyr2012 回复 悄悄话 好文!不以诚信为本的文化是恶的文化!
meteoriv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iserman' 的评论 :

关于“直”的解释。你认为"直"是当作正常现象解释。不对。

这段话全部有三个直,第一个就是“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第一个直应该解为正直。所以孔子所言的直也是正直,应该是一种赞誉。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引: "直率的山东汉子"
===
不同意!
山东人也是靠不准的.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引: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里的直是正直。儿子隐瞒父亲偷羊符合仁义礼智的要求,所以是正直的。实际上在西方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是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值得称道的行为。...]
===
1.这里的"直"是当作正常现象解释,并没有称道的意味.所以,这是你理解的错误!
2.前几年在美国有女儿控告她父母吸毒的行为,当时社会上就有大辩论,为了更重要的伦理秩序,最后的结果是"不鼓励"子女控告父母.
这是识大体! 与孔子说的一样,也是没有称道的意味.
一般美国人的脑筋,比楼主灵活.
meteoriv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iserman' 的评论 :

不否认你经历的真实性。本文并非科学论文。美国人喝醉都是自愿的,不一定表示美国人一个灌酒的都没有。只是代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大多数情况。与中国人相比,美国人基本不劝酒。
Wiserman 回复 悄悄话 引:"美国人喝醉都是自愿的"
===
胡说!
美国人在餐会上喝酒也有被灌的.
海泠 回复 悄悄话 very good. 春秋笔法更是祸害千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