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荷亭

我现居住在加拿大,是陕西人。我新建博客园地,以后会发出几十年生命中的曾经和感悟。简单介绍到此。谢谢。博客主人:激扬文字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华民族的医学瑰宝中医浅谈(二)湖南名医姜寿康(完结篇)

(2015-01-31 11:29:24) 下一个
再来说几件姜寿康医病的实例吧。

一九七二年春,虹桥镇枧源村村民李维茅,男,年龄21岁,胃病6年之久,主诉、痛时多在空腹,得食或热敷能缓解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无力,或虚弦,时轻时重,此症不仅在胃,与脾亦有密切关系。因胃主纳、脾主运,胃宜降,脾宜升,胃喜凉,脾喜温,胃当通,脾当守……。必须细心观察,辨症施治。此症属于中气虚弱,引起的胃痛。姜寿康便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针后再用艾炙。我开具厚朴温中汤,厚朴、肉莞、陈皮、木香、干姜、茯荟、甘草,服五剂后,病痊愈。

一九七三年秋,虹桥镇柘屋村一组村民,李发根,男,30岁,胃脘疼痛厉害,痛得床上辗到地上打滚,满头大汗,脚手冰凉,面色苍白。姜寿康叫人把住病人手脚,忙取出5根针,扎入病人左右手的“内关”左右脚的“足三里”和中脘五个穴位,约3分钟后,病症缓解,诊得六脉弦滑,多因消化不良,胃气阻滞引起,得缓气稍舒,由于胃气不和,气机障碍,治宜行气散滞。我开具“香砂枳求丸”的处方:“木香、砂仁、枳实、白术”加桂支、甘草。服三剂中药后病症痊愈。

一九七三年秋,虹桥镇柘屋村村民胡尚花30岁,产后眩晕,恶心呕吐,后来出现口噤,两手握拳不省人事,此症中医称为“郁冒”。系产后重症之一,不及时抢救,能导致暴脱死亡。主要由于心肝血虚o,神无所守。姜寿康急用针刺眉心出血,先灌服竹沥、生姜汁袪痰开窍,苏醒知觉,后开具“当归补血汤”方中当归、黄芪补心肝生血,增强体质服三剂后病痊愈。此种病症,也有瘀血上冲,心神迷乱者,俗称“血晕”,在治疗中有出入,必须明辨,不能千篇一律,死搬硬套。

由于姜寿康技艺高超,远近闻名,还曾经97年前后被北京中关村医院聘为中医大夫。但因为语言难于沟通,加上生活上,饮食上的不适应,呆了不足两年,还是医治了许多疑难病症。仅举一例。

一九九七年夏天,姜寿康在北京市中关村医院中医门诊上班,二个男人护送一38岁青年就诊,两下肢重着无力,难于行动窜痛,不能伸屈,腰痛厉害,但上肢正常,脉象沉细无力,中医发球“风痱”一类,是中风的一个症候。针灸要诀说:“肚腥三里留,腰痛委中求,头项寻裂诀,口面合谷收”的指导,他即取银针扎病人“委中”,位于膝腘窝横纹中央陷中,针深一寸,15分钟后,腰痛止,脚能伸立即走回家。他开具:熟地、山萸、苁蓉、枸杞、鹿角膠、补骨脂、杜仲、小牛香、附子、巴戟,主要是补肾壮阳袪风湿,病人服5剂药后,告之病愈。

姜寿康在北京惦记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又返回家乡。虽然他已经退休,还是被家乡的卫生院返聘至今。下面不多说了,仅叙两个实例。

虹桥镇柘屋村村民魏兰英、女、40岁,二零一零年秋来治病,头发脱落成光顶,头皮痒,脉象微弱,面色黄瘦无华。病因,系血虚生风,风盛生燥,发乃血之余,血虚不能养发,故发脱落,风盛生燥故痒也。姜寿康的方子是外用生姜搽擦,再用川乌粉、醋调外搽,起到去风杀虫之效。内服生地、熟地、制首乌凉血生血;天冬、麦冬、山茱萸、白参、菟丝子、鹿角胶生血补气,补益肝肾增强体质;川芎引药上行至头,经过一段时间,魏兰英,光光的头顶长出了新发。

虹桥镇西桥村村民方赛华、女、57岁,二零一四年春来就诊治病。主诉:头痛、头冷、畏风,常欲蒙被而睡,形寒肢冷,面容惨淡忧郁,微带青晦,呕吐清涎粘沫,脉象沉紧,属于寒厥头痛,手厥阴属于心包络,足厥阴属肝。姜寿康开具”当归四逆汤“,方中当归之苦以助心血;芍药之酸以收心气,并能平肝止痛;吴茱萸、细辛合用又能温经止痛;甘草调和诸药止呕吐;桂枝散表风邪;大红枣通经络;诸药合用病症自愈。

姜寿康行医五十多年来,已经救治了无数的病患,在当地的口碑相当不错。尽管他曾经有过磨难,有过坎坷,使得他为人谨慎,但他很有智慧,明白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他顺应历史的发展,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对上孝敬长辈,对下,教育子女自立自强,对弟妹尽到了长兄如父,对乡亲有困难的也是尽力帮助。现在他在发挥余热的同时,为了活跃精神生活,还积极参加了当地的书画协会,并被大家推选为会长,活得有滋有味。夫唱妇随,他的妻子李俊英对他一如既往的支持,也以他为荣,同奏一曲最美的"夕阳红"。

虽下笔千言,仍无法道出中医的奥妙于万一。只能个人自己去体会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中医的确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我由于最近视力总感觉疲惫,看屏幕时间稍长一点,就看不清楚了。加上,二月回中国。所以,就此搁笔,什么时候再复笔,尚不清楚。在此谢谢广大网友,后会有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