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成功是人生,失败也是人生。 辉煌是人生,平凡也是人生。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高智商诈骗的花招

(2014-01-30 12:58:57) 下一个

    前文“作伪奖”讲了高科技犯罪,作假。这里讲高智商诈骗问题。
    中国人真是聪明,欺诈也很聪明。虽然已经不在国内生活,但对于一些欺诈事件还是比较关心。有些手段很高明,如果遇到了,很难应对。这里讲一点我的分析。

    有些比较好识别,就是利用人的贪心。我就遇到来自香港的电话欺诈。声称我中了大奖。一听我就知道是假的。她说,你中了二等奖。我说我都没有抽奖,怎么会中奖。她说,她们代我抽了。有这种可能吗?公司举办抽奖的目的是推销产品。你人去了,才有可能买她们的产品。即使不买,也知道了这种产品,起到广告作用。如果中了奖,也对其它参加者起了宣传作用。哪里会这样由公司员工代你抽,给你送奖。全部在幕后悄悄进行?一般抽奖活动也规定员工不能参与。如果可以,她何不给她亲友就是了,为什么给你一个陌生人?
    这里她利用人的贪心。你的注意力向着大奖。而其实,对她来讲,目的是要收取“服务费”。只要你相信她,谈论如何得到奖金,她就会要你先付服务费。听起来很合理。相比大奖,服务费是小数。你以为,整个事件的“终点”,或者“焦点”,是得到大奖。而其实,当她得到服务费以后,事情就结束了。你再也找不到她了。因为根本没有什么大奖。事情的关键在服务费。就像军事上的“围城打援”。对方包围你方城市。你要去救。你想与对方在城外决战。而其实,对方主力在半路袭击你。对方的目的不是你方城内的军队,而是救援部队本身。决战地点不在城外,而在半路。这和上述骗局相同之处是,你的思路错了,你就失去了主动权,陷入对方的圈套。
    奖金的数目她们是有考虑的。她说我得了二等奖,不说一等奖。因为一等奖机会少,如果说你得一等奖,你的怀疑会增加。而且,她收取服务费大概是1%--3%。如果一等奖奖金是100万,服务费就要几万,你的犹豫会增加。而二等奖的奖金是15万,服务费只要一,两千元,对一般人,比较容易接受。

    有的骗局利用人的心理弱点。比方,有一种骗局是这样。对方不知如何得到你的手机号码,以及你家里电话。而且知道你出差在外地。先是拼命给你手机打电话,打得你讨厌,不得不关机。然后,对方给你家里打电话。说你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他是过路的好心人。要你家人赶紧给某银行帐号寄钱,才能动手术,不然有生命危险。如果你家人要与你联系,你的手机已经关机。想来大概你是无法接电话了,不然白天怎么会关机?在慌乱之中,你家人只想救人要紧,先寄钱吧。哪里想到这么复杂的“局”。即使有怀疑,也怕万一是真的,不是耽误了吗?对方的手法就是,先切断你的联系,然后利用“突发”事件,打乱你家人的正常思维心理。 

    有的是利用人的同情心。这是最可恶的。有一种也是利用手机。你走在路上。有一个年轻女孩过来。声称自己手机被盗,要报警。希望借用你的手机。你觉得很平常。尤其是年轻女孩。助人为乐,人之常情。结果她利用你的手机发短信,向你手机中的亲友要钱。说你嫖娼被抓,要保释金。你的亲友看到是你手机发的短信,不好意思不帮忙。你本人也万万想不到,你帮助别人,对方反而暗算你。恩将仇报的事情虽然有,毕竟比较少。你心里想的是对方多么感激你,而不是预防她。

    还有抢劫小孩。这就不能用上述办法了。因为小孩在你手里,你不会随便交给陌生人的。他就干脆用公然抢劫的办法。但不是抢了逃跑。如果这样,你一叫喊,周围人就来帮你了。因为谁是孩子亲人,谁是抢劫者,就很清楚的。他的手法是以假乱真。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在路上,突然走来一个男人,装作女人的丈夫。一面叫骂,一面把孩子带走。如果你要抗议,人们以为是夫妻吵架。因为在马路上,人们不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牵着孩子,当然认为你是孩子的亲人。他来与你争孩子,当然认为他也是孩子亲人。这时你有口难辨。而且,这一切只要几分钟,即使你能解释清楚,也没有时间。这的确很巧妙。虽然马路上人很多,但对方利用人们不会干涉家务事的心理,公然抢走孩子,你居然无可奈何。手机诈骗的事,小心一点,还是可以应对,而这种手法很难应对。因为他不仅是诈骗,还结合抢劫。实际主要是抢劫。所以还必须有力量作后盾。一个弱女子,就难以应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