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成功是人生,失败也是人生。 辉煌是人生,平凡也是人生。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来美的失落感

(2013-11-23 17:19:10) 下一个

    (第一稿发表后,有批评。我觉得有道理,所以作了点修改。) 

    来美国的人,有各种各样原因。有的是因为当年中国太贫穷。但对许多知识分子来讲,这不是主要原因。中国人普遍有爱国情怀。当年新中国成立,许多海外学者放弃优越条件,报效祖国。改革开放初期,来美的留学生许多出自知识分子家庭。他们的父母在文革或者以前的政治运动中受尽折磨,搞怕了。有的年轻人是因为中国论资排辈,发展机会少。再以后出来的人,我就说不好了。
    不过,来美以后,即使得了博士学位,有了一份报酬不错的工作,有了一套房子,实现了美国梦,但往往还有遗憾。尤其是现在中国发展很快,自己原来的同学,朋友,在国内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好,心里有点不平衡。想想自己原来比他们还优秀,现在自己在美国默默无闻,而他们可能领导着一批部下或助手,搞得有声有色。 
    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失落感呢?
    一。机会
    也许你当初没有看到中国发展的前景,现在后悔了。
    二。利弊。
    中国,美国,各有利弊。即使中国发展了,有些情况改变了,有些情况没有改变。你要中国的优点,就也要接受中国的缺点。你也不能得到美国的优点。反过来也一样。那些得了诺贝尔奖的华人,尽管中国给以如此崇高待遇,不是也没有回去定居吗?  
     三。文化。
     由于两种社会文化不同,评价标准不同。来美的中国人,虽然生活在美国,内心深处还是中国文化。拿中国文化来衡量在美国的处境,就感到自己不怎么成功。
     拿当官来讲,美国的官与中国的官不是一回事。在美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因为你当官就高人一等。就算你当了当了国务卿,总统,也没有中国当局长那么神气。那种颐指气使,那种前呼后拥。在学术领域,你得了诺贝尔奖,回到中国,几乎是国家元首待遇。而在美国,没有特别的待遇,就是在办公室附近可以有一个保留的专用停车位。远没有中国当院士那么风光。那种居高临下,那种众星捧月。同样的人,同样的成就,中美之间差别就这么大。看来,在美国永远也不会有这种“人上人”的感觉。中国文化追求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几千年来,中国人为了争皇位,打得头破血流,甚至血流成河。而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干了两届。别人要他再连任,他不要了,宁愿去当个农民。他完全没有帝王情结。 
    你生活在美国,如果你认同这种美国文化,就不会那么烦恼了。你有重要成就也会得到承认,得到荣誉。
    不过,文化差异,的确也限制你的发展。比方,同样当大学教授,你在中国讲课(即使是理工科),可以引用中国文化典故,使得讲课生动活泼。而在美国,你能得心应手地引用希腊神话,文艺复兴,美国历史?

    补充说明:出国留学,是否最后都应该回去?不然就是不爱国?我看不能这么说。从历史看,海外华侨对中国贡献很大。包括孙中山革命,得到华侨重大支持。如果都回去了,对中国未必有利。改革开放,六四以后,都这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