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孩子在餐桌上的对话

(2013-12-01 13:03:19) 下一个

因为阳阳在社交方面显出令人担忧的抵触情况,我开始花时间学习和思考如何在社交方面帮助他。记得一个好朋友在法国生活,告诉我法国人(或者欧洲人)吃饭的习惯是吃完饭之后都不下桌,小孩子也一样,大家一起谈天说地,成为重要的社交环节。我想孩子在这种环境中熏陶久了确实对交谈的习惯和能力有帮助。反思阳阳快五岁了,但是我们全家吃饭总是关注孩子吃饭多少这唯一的主题,使吃饭成为一种负担和挣扎。我也一直忙于工作,少于和孩子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既然阳阳没有天生的能力去发展社交才能,我也义不容辞需要帮他提高不是?

于是在晚餐桌上我开始有意地建立一些话题,简单地记录一下:

1.“阳阳,你今天最开心的是什么事情?你问问奶奶今天最开心的事情吧。问问爸爸,还有妈妈,还有昭昭…….”这样让家人把开心的事情都有机会聊一聊,建立正面积极的氛围,而阳阳往往在大家说的时候也会想自己开心的事情,大家说完之后他也会开心地分享出来。我想这个对话对于帮助孩子了解家人每天的生活和感受很重要,并让他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扩大到别人的范畴。

2.“阳阳,你最大的优点(strength)是什么?”阳阳还没有特别建立这些概念。于是我给他解释优点就是一个人做的特别好的方面。然后说说奶奶的优点,让爸爸、妈妈分别讲讲自己的优点,还有昭昭的优点。最后阳阳也会总结自己的优点,我再给他 真诚的肯定和表扬。这样激发他认识每个人的特点,并且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和肯定,达到欣赏别人的同时也拥有自信。

3.“阳阳,你最大的弱点(weakness)是什么?”提这个问题是希望阳阳了解到每个人都有弱点,是很正常的事情。人没有完美,也不需要追求完美。我会和阳阳讲每个家里人的弱点,同时顺便把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给他道歉一下,比如妈妈脾气不好啦,什么的。这样在拉进彼此距离的同时也做个表率,主动承认错误。希望他以后不要把认错当成了不得的事情死倔到底。

4.展望即将发生的开心的,好玩的事情,比如介绍感恩节啊,圣诞节啊,度假游啊什么的。给孩子介绍相关知识、做好心理准备。

最近还在看书,希望把握好与孩子交谈的方式和方法。美国其实有很多这方面的书和资料,但是学起来也蛮花心力。针对社交方面的,我想以后在餐桌或者亲子时候应该教给孩子的技巧还有下面这些:

1.记住阳阳学校的老师、孩子的名字——阳阳对名字不敏感,和我一个样。但是社交中记住名字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能够迅速地拉近距离,也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自信。我可能需要和阳阳多熟悉英文名字,并且多玩玩记忆游戏(memory game)。

2 了解家里人以及孩子认识的人的爱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3 传输价值观。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是要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仅仅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还不够。孩子观察能力不强的还是需要父母直接说明,这样他们也更知道合理的“边界”在哪里,避免困惑和不必要的挑战。父母的语言表达能力也直接影响孩子的语言。所以自己还要加强,必要的时候不厌其烦。

4.教会孩子如何赞美(compliment)。真诚地感谢和赞美他人的付出和优点。我买了一本书“How to fill a bucket each day”,给孩子讲还挺合适的,其实对大人也是很好的提醒。书中说每个人都有带着一个小桶(bucket),如果里面装满了温暖的感觉就是开心的状态,桶里空空的就是伤心的状态。我们填满这个小桶的办法就是给对别人表达感谢,爱意,或者帮忙。在装满别人的小桶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小桶也会填满。这种语言对孩子而言比较容易理解,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这些语言提醒孩子去关心别人。

说到这里,想起一次带阳阳去上课的路上在车里的对话。我问阳阳他的英语是不是已经有很大进步,在学校里是不是能听懂老师和同学说的话了。他想了想,告诉我他的英语还不是很好,但是每天都能多听懂一点点。我听了还是突然很心酸,意识到自己忽视了他在语言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因为阳阳从小在美国幼儿园里呆的时间长,我总觉得他语言上的问题不大,只是比较倔,不愿意说而已。但是看来他的语言能力确实不强,在英语环境里会感觉不自在,就象他总是说他自己是中国美国人。我就对阳阳说,爸爸妈妈刚来美国的时候也是一样,英语不够好,和他一样也是慢慢地听懂的越来越多,能说的越来越好。他听了很高兴,说那爸爸妈妈也是中国美国人。虽然英语这个能力不能一下子帮助他提高,但是通过分享这种感受他起码会感觉不孤单,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我们要教他们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也学会赞美其他人的多样性的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阳光旭暖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很有道理。家庭中培养出交流的氛围很重要,同时要兼顾孩子的理解能力使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慢慢摸索中,让自己和先生逐渐培养这个习惯。
溪边愚人 回复 悄悄话 也许不必刻意问孩子问题,而是主动谈自己的感受,慢慢的孩子会自然加入交流。比如大人都随意的谈谈自己今天经历的有意思的事情,孩子就也会谈他/她的事情。这样的交谈对孩子比较没有压力。如果你借助一件事,最后总结说“没想到我还有这样一个长处”,孩子哪怕不说也会想一想自己有什么长处的。然后也许有一天他就会主动分享他的长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