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tiantianlu0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拖延和激励理论

(2014-02-04 13:02:29) 下一个

最近在读Jane Burka和Lenora  Yuen的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发现我们在生活中面临的拖延问题比我们想的要普遍和严重,特别是这两天大家讨论的ABC's 25岁危机和打游戏退出IB个案。觉得有必要现炒热卖,把读到的有关信息和大家分享,

Procrastination就是我们常说的把今天该做的事拖延到明天, 常见的拖延可以是小事比如该付的账单没付,该交的的作业没交,也可以是大事,该换工作的没换,该看医生的拖延没看。明朝诗人文嘉的“明日歌”就是对拖延的最好总结。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美国心理学界这些年来对拖延的研究也很多,有的认为拖延是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即人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的自然反应;有的把拖延和自信,冲动联系起来. Piers Steel and Cornelius J. Konig的Temporal Motivation Theory (TMT)通过对拖延的原数据分析,把激励动力(Motivation)理论和拖延联系起来,用四个参数的公式来诠释激励的形成。这个公式是;

激励动力(motivation)= (期望(expectancy)x 价值(value))/ (1+ 冲动(impulsiveness) x 拖延(delay))

激励动力指的是对一个特定结果的渴求,期望或是自信指的是成功的可能性, 价值指的是特定结果的回报, 冲动指的是个人对拖延的敏感程度,拖延指的是实现目标的时间。

具体例子,一个学生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复习考期末考,这个学生有两个选择:学习和与朋友玩。 这个学生喜欢和朋友玩但是也想有好的考试成绩, 学习的直接回报在一个月开始的时候不明显, 所以学习动力比和朋友玩的动力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学习的动力会超过和朋友玩的动力。

看ABC's 25岁危机个案,博主对自己心理学的专业选择有一定满意度,但是这个专业的回报在她读研读博期间都不明显,直到到开始开始辅导高中生她才体会到这个专业带给她的满足感。她迟迟不选择换专业,但心里一直在挣扎苦恼,使得她对未来的职业选择的动力越发缺乏。她的个案也是一个拖延的典型例子。从她目前的职业选择看,她的期望和价值认定也比较不明朗,可以预测她在缺乏明确的期望和价值认定之前,她仍然缺乏改变自己职业的动力。

再看打游戏而退出IB的个案,明显的这个孩子是个自主性极强的孩子,他目前对学习的期望和价值认定比打游戏看得低,父母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尽量发现孩子真正看重和渴求的东西是什么。可以从不加判断地倾听他的打算开始, 看他是如何设定自己在6个月,一年,四年之后的生活形态。很多时候父母和期望和价值和孩子的不接轨,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关键的时候给孩子需要的支持和鼓励。任何有效的激励动力,必须是自发的,由心而生,外在的激励都不会有持久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子女教育是long game, 不是考好一次考试,上一个好学校就决定得了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