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品读《人生》和“人生”

(2015-02-23 16:52:27) 下一个

电影《人生公映的时候,我大概还在读小学,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那时即使看,一定也看不懂。三年前,才在网上偶然看到这部老电影的视频。 

一个人从头看到尾,最后泪流满面,对这部电影的情节和主题,却产生了另一种观感。 

客观地看,高加林似乎并不应该受到特别强烈的道德谴责,因为他和巧珍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有缺陷:巧珍没有文化而高加林是个教师,却因为社会和政治原因屈就在农村当农民。在一个更正常的社会里,他们两人应该一开始就没有交集。在任何更常态的现代社会里,人和人之间,尤其是配偶之间,无形中是在划定好的阶层内和基本相当的文化价值观和背景下交往,相互其实都在寻找能够有共鸣,棋逢对手的另一方。只有在中国某个时期的特定环境下,才会因为阶层被刻意打破,造就了很多类似的婚姻,如知青和农民之间等。这样的婚姻即使成功维系,要真正达到琴瑟和谐,也是勉为其难的,到最后也只剩下道德责任和相互习惯。因此,要反省那个把不同阶层的人胡乱打散组合在一起,让他们无法有更好的选择的社会。 

同时,在这段感情中,巧珍是主动的一方,是她因为仰慕而主动接近高加林。高加林接受了巧珍,但也仅仅是“接受”,而不是心动,狂热,和不离不弃的真爱。所以,要批判高加林的话,并不是批判他“抛弃”巧珍,做了当代陈世美这个行为(尽管这是最符合中国文化心理的惯常的批评模式),而是要质疑他最初选择了巧珍,因为他的选择归根结底只是出于感动和没有其他选择。假如高加林坚定地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绝不会因为妥协,怯懦,或投机而接受一个明显和自己不在一个精神层面的女人,类似的悲剧从一开始就不会发生。当然,这样要求一个男性可能是比较难的(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是男人在一队女人中选,大多数男人都是A不行就BB不行就C,很灵活,而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 〉由女人站在台上从一堆男人中选,给我的感觉是,女人一旦看准了,是很难随时改变的。) 

接下来,就是高加林的道德责任问题。这是以往人们的评判最集中的地方,而且大概是一边倒地指责高加林的背叛,但是人们可能忽视了,高加林被老同学吸引的原因未必是因为城里的条件和对方的关系和背景,而是他和老同学之间的确有更多的共同背景和共同语言这个事实,而这个事实是巧珍的痴情和善良无法改变的。或许,这一切都不该成为背叛的借口;尽管,就我个人的道德观而言,我认为高加林应该无条件地照顾巧珍,回报她的痴情,但在现实中,却不得不承认他后来的选择是完全可能出现的。

故事的结尾自然是个可以预料到的道德训诫,因为如果高加林“成功”了,那就彻底颠覆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别说八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好莱坞也不会允许负心汉过得更好这样的结局出现。他必须失败。

想起十多年以前,一个女孩亲口对我说过:〈人生〉的作者路遥(和她的母亲同龄,都生于1949年,她的母亲也是作家。)本来计划要在〈平凡的世界〉的扉页上写明要把书“献给XX” -----她母亲的名字。其实她的父母之间虽有种种不足为外人道的问题,却从未离婚。至于早已故去的路遥自己的婚姻状况,可能没有很多人了解和关心。假如这则最终未遂的轶事完全属实(我想她也不至于拿自己母亲的名誉开玩笑),那可以肯定,能想出这么离谱的主意的路遥也有他不为人知的困境和疯狂,而〈人生〉中蕴涵的人生况味,一定远比非黑即白的道德批判复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