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须鲸

回忆过去,怀念友人与故人,旅游之见闻
正文

视如珍宝---情谊(一)

(2013-12-10 19:45:32) 下一个
(与69届同学的聚会)
我的家人都从国内和台湾移民到美国和加拿大,虽然居住国外已近四十年,但我们自
03年后是每年都回国内探亲访友及旅游,因根在那里,情在那里,谊在那里,回忆的东西在那里,留恋的东西也在那里,我的少年顽劣之迹在那里,我的青年时代的快乐与痛苦在那里,我工作与生活的坎坷经历在那里,我的梦想开始和破灭在那里,这是我每年回国的原因。

                                                         
    亦师亦友的师生情
03年开始是我在美国奋斗二十余年后,有了稳定的工作,孩子们也都大学毕业工作多年,我每年都有三周的带薪假期,也巧,8月我的冠状动脉堵塞放一个支架后有三个月的假期,我便回国正巧赶上北体大的50年校庆,从这一年开始了我的师生,同事,中学大学同学的聚会联谊活动至今。
  今年,我与66---71届的同学都有聚会,虽然大家年龄渐老可身体依然健康,回忆往事犹如昨天刚发生一样,快乐的回忆与欢乐的笑声,使我们变得更年轻了
                                               《北京师生情》
(05年与原女八中同学聚会)
 在北京女八中教了九年书,文革前是女八中文革后现为鲁迅中学,老三届(66--68届)师生一起相处近六年,与新三届(69--71届)一起有三年的时间,自2003年到今年这十年里,每年回国都会与我教过的学生聚会,一起回忆和畅谈人生的坎坷的经历和学习奋斗成长的过程,实际上,与同学交谈的过程也是我自己学习人生哲学的好场所。
                                          ***********************************

我与新三届同学接触正是清理阶级队伍的时间,课不太好上,因当时社会上基本是处于无政府主义的状态,我上课时也有外校的学生来捣乱。后来,情况有所转变,一是学生们在课下校外摸底要了解我的底细,有次在宣内大街我遇到王国钧老师(58年全国拳击锦标赛次中级冠军,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教师,后为国家拳击队的教练,现为央视五台拳击项目的嘉宾)在一起聊天,被本校和外校的学生看到,另外也有的学生从教师那里知道我在北体大所学的专业(58年入学主项是击剑专业,副项是拳击专业,必修项目是本系其它专项为摔跤,武术和举重)。二是在带领学生修建大草场和篮球场时,除了工伤事故在家休养时,每天都有几拨(三四十人)新老三届的同学来我家看望,让我深为感动,此刻我也认识到已与同学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我的课也好上了,虽然被隔离审查和全校批斗,没有影响到我与同学的良好关系。
1969年6月10日我母亲在北大附属医院因病去世,我母亲一生忠厚老实,从没有过与任何人有过争执就更甭説是吵架了,一直是在家位贤妻良母的角色,只因出身不好文革也被街道小脚侦缉队的大妈们问话和恐吓,最后,精神与体力过于紧张和恐慌,最后,精神与体力过于紧张和恐慌病重住院,但医生(实际就是出身好的护士,没有临床经验)因我母亲的问题不给于应有的治疗,我母亲病情加重时我去值班台去请医生抢救时,她在看小说七侠五义迟迟不动,我当时年轻冲动,想隔着值班台把医生给揪过来,一把被我舅舅抱住了,怕我惹祸上身,在那个历史环境下,我母亲美国多少天就去世了,她当年只有54岁。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几位69届70届的男篮队员来我家帮我清理房间,粉刷墙壁,拆洗被褥和洗衣服等,这帮男孩子一边说笑一边干活,他们除了帮我干活最主要的是想安慰我,排解心中的怨气,分散我的精力减轻我对母亲的思念。在69年夏天送走69和70两届学生上山下乡后,我接了71届的课并兼作(6)班的班主任,直到他们毕业,转年我调到天津工作。从毕业后当教师在北京九年与学生结下不解之缘,我虽然在经济上是穷汉,但在精神上我是富翁。


                     与71届六班同学合影
我是十一月七号下午的飞机返回美国,早晨九点我的学生(69届)-扈宝年先生和他的公司副总-黄芳芳女士来接我们,带我们先去钓鱼台里面参观,我是首次进到这里参观,里面干净安静就连空气都觉得比外面新鲜,湖边的落叶风景独特的美,令人心旷神怡。原定计划是参观后去吃饺子,因当天是农历节气的立冬,但他生意上计划有变化需要去趟香山饭店,在那里餐馆进餐别有一番风味。然后,扈宝年二位送我们去机场,离别时与宝年拥抱道别时,双方都很动容,分别四十三年后的意外相逢,无数话语难道尽半生的苦涩与坎坷,他热情地邀请我们明年再回北京,并陪我们到个地方走走。我非常感谢同学们的热情招待可以説与69-72届的同学之间的情谊是建立在特殊时间特殊环境,虽然过了四十余年大家再次相见感觉特别亲切,那个特殊时代我作为教师裞实话,以师生关系教学甚少反而以兄长教他们如何做人更多些,这也是能与同学之间的情谊保持至今的主因。
(照片是在“钓鱼台”里面拍摄的)




                  《天津师生情》
我于1972年底(12月26日)调到天津,文革还没结束,我的档案里还是定为516分子的现行反革命尚未平反,天津的几所高校都不敢要我,但当时天津中学需要教师,教育局成立一所教师进修学院,于72年9月开课,学生全部来自老高三和高二的插队及建设兵团学生,我只好临时先去进修学院教课,课外是男女排球队和男篮的教练。在73年的天津高校排球联赛,男排只输一场(负天津体院排球队)获得亚军,女排全胜获冠军。73年至76年找中小学教师培训班,到77年恢复高考,我院与天津师范学院合并。我在天津师范学院工作直到81年4月来美国,每次回国都会到天津与同学和老师同事聚会,聊叙别后的一切有趣之事,“离别暂短,情谊永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长须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来的糊涂虫' 的评论 : 谢谢您的支持,它是我人生中的最宝贵财富。
新来的糊涂虫 回复 悄悄话 这种情谊是最珍贵的财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