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罗斯留学轶事之十一------母子情深

(2013-06-16 00:32:43) 下一个
莫斯科的夏天是很美的,随着白夜的到来,白天会变长,夜晚相对缩短,每逢艳阳高照,人们会棸集到穿城而过的莫斯科河两岸戏水乘凉。那里有著名的裸体浴场,充满神秘色彩,莫斯科人悠闲,莫斯科河水清澈。
 
儿 子两月大之前是由我们夫妇两人自己带的,小家伙好像理解爸妈的辛苦,每天除了吃奶,大部份时间都在睡觉,尤其是夜晚,半夜通常会醒一下,只喝点水或奶即又 睡回,一早醒来,自己在那儿躺着边笑边玩,很是可爱,而且很少听到他哭,就是饿了,拉,尿也只是哼哼几声。所以他只要是醒着我们俩人都陪着他玩,怕他很快 睡着,他也常常是玩儿着玩儿着眼睛就不听使唤,我们俩会逗他,阻止他闭上眼睛。
 
儿 子二月大时,由于我和曼学习和工作繁忙,不得不将他寄托俄罗斯妇人瓦莲京娜(瓦里娅)看管,瓦里娅的家离我们的住处很近,只有二条街相邻,她也无夫婿,独 自一人将俩个子女养大成人,她看我们忙就主动提出整托看护(也即每周只有一天将孩子接回),前二周我们周末接古佳(此名是我的邻居娜达莎所起),可第三周 老太太提岀不要再接的请求,就是说孩子七天都呆在她家,我们只是可以随时去看,还说前二周每次从家里回去孩子都会有情绪波动,躁动不安,需要安扶许久。我 与夫人曼十分淸楚,那是孩子还没有完全习惯家,再者说来,谁带孩子也没有父母精心,那里连着亲情哪!
 
当然,也不是说瓦里娅对古佳不好,老太太对孩子相当好,只是她有她的手法罢了。
 
我 们夫妇二人会经常无预约的到访,古佳和瓦里娅住在一个房间,每每睡醒他就会站在儿童床里,经常是手里握着一块苹果或一条酸黄瓜啃咬着。他们的房间正对大 门,最初一段时间我们一到古佳会手舞足蹈,伸手求抱,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瓦里娅的关系渐渐好过我们,我们来时他也变得只有礼貌性的亲热,要带他出去玩一 定有瓦里娅跟着才行,每逢此刻,夫人曼的嫉妒情绪就会表现出来, 几次说把儿子抱回来。可那段时间我们确实很忙,无力照顾孩子,加上瓦里娅及一双成年儿女的的确确对他好,玩到甚欢处,婉如一家人,我们的想法也即做罢。
 
每当古佳午睡时老太太会把他放到儿童车上推到凉台口,无论雨雪交加还是风和日丽,而瓦里娅在旁边播放着音乐,并麻利地把孩子的衣服尿布熨干烫平叠好,精心程度超过预期。
 
1998年夏秋交替时节完成学业的我先期返回北京。二个月后的同年十月夫人曼清盘了在莫斯科的生意准备启程归国,为了让儿子适应,曼提前一星期将他从瓦里娅那儿接回,姐姐妮妮及姥姥姥爷为接他也在较早时赶到莫斯科,我们为将这意外收获顺利带回北京做着充分的准备。
 
瓦 里娅一家与这孩子十五个月中结下深厚感情,用她的话讲象一家人一样,是的,那是真的。儿子被带走那一周,瓦里娅哭泣七天,发誓不再为别人看小孩,那怕还有 人愿意像我一样每月付她三百六十美元(相当三个白领工资)。在那一周里瓦里娅有空便会走到我们楼下,坐在那里,等待古佳的出现。终于有一天,她见到他和家 人从外面回来,她远远地欲罢不能,当小家伙看见她如见亲人的表情出现时,俩人快速地抱在一起,儿子委屈的哭声让老人不能自制,二人当街哭成一团。
 
她曾向我们提过建议,古佳留在她这儿,由她免费看护,多么善良的建议!  我想她一定是发自内心。而小家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经常想到俄罗斯母亲,尽管他还不会讲话,他那若有所思,委屈环顾的表情告诉着我们。
 
1998年十月的一天,当俄罗斯航空的UR一86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时,乘客们的掌声欢呼声再次响起。(全文完)
          14一05一2013晨被窝里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ibelieve_icanfl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ibelieve_icanfly的评论:
Sorry, 有情有义.
ibelieve_icanfly 回复 悄悄话 有情有意。
拉力 回复 悄悄话 80年代中,一个朋友随中国代表团去了苏联一段时间,看到后是感慨良多:

当时苏联大多数人家都有一个别墅,而且大街上很多私人轿车。就是有过那么多次残酷的肃反和清洗的经历,人们待人依然保持着彬彬有礼的君子之度,而且就像博主所说的:赏心悦目的人文艺术气息,就是在普通人的生活也是无处不在。要不是日常用品缺乏,她说有时候不敢相信苏联和中国都是共产党国家。

她说:也只有苏联,能够一个国家和全世界对抗 ,人家老百姓有那个素质。

当时是中美日欧全部联手。。。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情真意切,令人大开眼界
neistv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很有趣,很有人情味。对不了解前苏联解体的人来说,大开眼界。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