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拼到老

在字句里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个人资料
chunfengf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现代诗歌”诗评五章

(2015-05-06 18:48:22) 下一个

第一章:简论新体诗歌的三维性

  在诗坛里,天端有一篇论新诗意象的文章,提到新诗的封闭性,即意象不能像一江春水,泛滥无边,把作者和读者统统“淹死”了。还提到意象的连贯性,不要太跳跃,否则很难产生“行云流水”的美感。当然水要流动起来,不能平铺直叙,要不就是一潭死水,没有波澜,很难让观众在内心产生涟漪。要看你的诗歌风有多大,嘿嘿!

  王国维在他的经典之作【人间词话】里,使用了“意境”之说,其实两者差别不大。就是要用比兴的手法,将景和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造成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畅快。这里的景是作者眼中之所见的万事万物,然而择其中能感动自己的典型事物,流于笔端,也就是写诗歌时,要准切选择所要描写的事情。

  作为观察者,作者的内心世界的风起云涌,都要在选择的事物上,飘流起来,才能衣袂飘飘,才能白云出岫,风度翩翩,有神采,有韵味,给人遐想,猜度和会心一笑。这是讲“情景”合理,有机地交融起来。这取决于作者在搭建结合两者的桥梁是否准确,即两者内在本质是否关联,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否得当,采用的铺垫是否适宜,诗文的明线暗线是否按照“起承转合”的方式,有序地进行安排。有时为了效果,也可以用倒叙插叙等办法。最终目的,是把作者的“情”鲜明地,有诗意地(即形象地,婉转地,含蓄地,有时还羞羞答答地;也有的时候脾气暴躁地,豪迈地,万马奔腾地,地动山摇地。。。)萦绕在读者的唇舌之间,笑靥里边,心香之中,梦乡枕边,泪水光上,回眸刹那,羞霞涌起之时。

  这里提到景和作者“我”,这是典型的诗歌二维性,是中国传统的写意美,没有太多的立体感觉,显得很“中庸”和经典,给人很雅典古朴和传统的美感,这在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曲调里,很好地被体现和应用,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新诗的实践和写作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相互取长补短,诗画的相互渗透,追求诗歌写法的多样性,也在情理之中。我没有读过任何现代诗歌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只是凭着写新诗和读其他人新诗的经历和体会,感觉有的人的新诗很传统很典雅,比较突出的女诗人,就是我们诗坛的“安静”,她的新诗,受传统诗词歌赋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显得婉转娴静,基本上是在二维的空间勾画“景情”。另外一个女诗人,大家应该也比较熟悉,她就是。。。?

  刚才子军猜是泥鳅儿,海上云猜是苏茉儿,到底是谁呢?我找一首泥鳅儿最近写的“西湖”系列中的“西湖-II”,来看看。先把她的诗歌贴在下边。跟她打了一个招呼,说要对她的诗歌“指手划脚”,没有收到她的回音,所以先斩后奏,拿来说事,希望她不会生气。

西湖 II

被百叶窗割伤的夜
饱蘸浓墨,一笔一笔
勾销白日的痕迹
载你的鞋逃逸成百慕大的船
在重雾出没的海上
行踪成谜

夜,追成披着乌衣的幽灵
一轮皓月,那枚漏系的钮扣
暧昧着,焦躁着,邀梦窥探
我是如何被诱入夜的另一端
在这个想你入魔的冬晚
寒意无边

你在西湖,莲在西湖,茶在西湖
彼处风不高,月不黑
一盏茶盅盛满月光的顽皮与明媚
蝉琴蛙鼓袅袅如低鸣的伴奏
你侧耳听,听莲的梵婀伶
听不见,也听

而我寻你不到,莲说
你刚走,刚刚晤暖一张长椅
就被瘦瘦的风唤走了
离去的时候,与风并肩,衣袂翩翩

哦,你是说,湖滨的那张长椅吗
那张髯苏吊古、小白伤今
余教授忆表妹的长椅吗
还好,垂柳的发丝正在抚摸它的背
我侧耳听,听沧海事,听暮天钟
听一秒钟之前你的心跳
听不见,也听

  在这首诗里,作者写了“我”,“你”和“西湖”。西湖是被边缘化的地位,是在“你”和“我”之间切换,达到“思念和爱怜”西湖的目的。泥鳅儿很会使用“你”这个角色,并不是孤立地专门指一个“人”,这使得她的诗歌,很有动感,充满灵气,这在诗坛是非常少有的现象,也是她的诗歌非常优秀的地方,常常让我百读不厌,爱不释手。现在让我们逐段来分析一下。

5-1:

被百叶窗割伤的夜
饱蘸浓墨,一笔一笔
勾销白日的痕迹
载你的鞋逃逸成百慕大的船
在重雾出没的海上
行踪成谜

  开始,作者或站立在家里的窗前神游西湖,或在西湖附近的旅馆凭窗眺望,伫立良久,看太阳偏西, 夜色渐浓,形象生动地通过“百叶窗”和“墨笔”涂纸的类比,勾勒夜色降临,“割伤”一出,就是叹息的基调。“你”是泥鳅儿诗歌中最精灵的工具,百用百灵,就象李白的“夸张”手法一样,好象有魔法,用得随心所欲,精彩纷呈。我们姑且不去理会,这里的“你”是谁,但是“你”这个角色,被作者巧妙地调遣走了,在哪里?不知道。这个铺垫,为作者以下的思念打下很好的铺垫,这是你鳅儿诗歌里非常鲜明的手段和鬼斧神工的技巧,用得毫无雕琢之感。这个”你“成迷,很自然地用“百慕大”来比喻,显得诡秘,还有些许担忧。

5-2:

夜,追成披着乌衣的幽灵
一轮皓月,那枚漏系的钮扣
暧昧着,焦躁着,邀梦窥探
我是如何被诱入夜的另一端
在这个想你入魔的冬晚
寒意无边

  作者在安排“你”和“我”的戏份,很合理。在首段,“你”出场了,在第二段,“我”也紧接着也登台亮相。但是这个“露脸”, 是用比兴的手法,很煽情地把“我”介绍到读者的眼前。写月亮的意象很惊艳,是天幕的一个“钮扣”,由“月” 生“情”,很自然很生动。从第二段,我们才知道,作者是在寒冬神游心仪多久的“西湖”!“你”依然很神秘,很“泥鳅儿”!

5-3:

你在西湖,莲在西湖,茶在西湖
彼处风不高,月不黑
一盏茶盅盛满月光的顽皮与明媚
蝉琴蛙鼓袅袅如低鸣的伴奏
你侧耳听,听莲的梵婀伶
听不见,也听

    作者在交替中,使用“你”与“我”,使得诗文充满起伏,镜头含有宽度,视野不是一条线,而是片。“诗之景阔,词之言长”正是这么要求的,作者也是这么做的,诗体显得有力,机体显得骨肉血充沛,而不是苗条,虚弱无力,不丰满,缺乏美感和质感。到第三段,我们才恍然大悟,“你”是作者“我”的灵魂,从作者思念的
“肉体”飘逸而出,神游到作者肉体凡胎不可能抵达的西湖。这个手法象极了李白惯用的“梦游”笔法。在这段,作者极力写西湖最有代表性的莲和茶以及湖中有动态的蝉蛙,使得诗格高深,画面优美,而且对西湖爱怜的神态勾画得细腻。拟人的手法,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5-4:

而我寻你不到,莲说
你刚走,刚刚晤暖一张长椅
就被瘦瘦的风唤走了
离去的时候,与风并肩,衣袂翩翩

    泥鳅儿的匠心在第四段表现得恰到好处。“你”和“我”开始面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意境缤纷,联想无穷。但是这个“我”,作者指代“莲”,她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也是对自己的要求,或者是对自己的期望。这是作者在人称上变化的一例。失之交臂,为下一段的过度,铺垫得非常自然。这里的“你”是洒脱的,飘逸的,
不是轻易喜怒形于色的,这是泥鳅儿诗歌里“冷”的成分,与尘缘有“距离”之感。让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结束这首诗歌的。

5-5

哦,你是说,湖滨的那张长椅吗
那张髯苏吊古、小白伤今
余教授忆表妹的长椅吗
还好,垂柳的发丝正在抚摸它的背
我侧耳听,听沧海事,听暮天钟
听一秒钟之前你的心跳
听不见,也听

    走笔到这里,作者对西湖的爱怜还没有达到颠峰,而且露出一些冷色的行迹。这段的“你”是指西湖的“莲”。然后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极力在写代表作者灵魂的“你”离开后的追忆,这里的“你”,已经是一个不同第一段的“你”,而是一个饱览了西湖风光的“你”, 一个模糊不清的角色“我”,如此迫不急待地寻找这个风清云淡地离开的“你”,把一个思念西湖爱怜西湖的心情,通过“冷”与“急切”的对比表现得热火朝天,大汗淋漓,痛快之至。最后的执着,使得诗歌的回味,油然而生。

  泥鳅儿在谋篇布局上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看事物的眼睛,或者留影的镜头不止一个,在合理的前提下,看物的角色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景,作者本人之外,添加了一个“你”或者“他/她”,使得诗歌在平面的底子上,增添了变化的因素,显得更加立体,饱满和有质地。另外,作者新鲜的修辞手法,制造生动活泼的意象,视野开阔,段落联系与过渡有致,也是表现得很明显。使得这首诗歌,读来很有味道。

第二章:泥鳅儿的二维诗歌里的意象

  首先让我们来复习一下“意象”这个概念。

  在天端的新诗文章中,“意象”主要是作为一个概念来用,没有对之作进一步的解释。“意”是一种唯心的“感情和心思”,是人的内心活动,是指的“心意”,包括通常所说的“情”,“心”和“神”;“象”则是“物象或者事象”,存在于主观个体周围的万事万物,是一种客观存在,譬如常说的“景”,“物”和“形”;当然“象”还可以包括除自然景物(即物象)之外的社会现象,人物,市井生活和历史事件(通指事象)等等。因此“意象”可以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

  “心意”只有寄生在“物象或者事象”上,通过有序地排列组合“象”素,才能把“心意”有效地传达给读者。读者则要从“物象或者事象”上,把寄托的“心意”感受到后,通过加工和再创造,按自己的“口味”,烹调出一顿心灵“美餐”!

  在诗歌里出现的事物,已经是附着作者心意的事物,已经构成了有生命力和倾向性的“意象”了。多个意象的编辑,就构成了我们常说的“意境”。意境,是把带有作者感情的事物,或者说“意象”进行整合,创造一种能够烘托作者思想的环境,达到强烈感染读者的目的。比如,在老马的【秋思】里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六个意象,渲染出一种苍凉伤怀的画面,也就是我们说的“意境”或者“境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意象的外延可以小到一个简单的事物,也可以指整个诗篇的情与景的交融关系。正确地选择意象,巧妙地构建意境,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和积累的过程。诗人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感情需要倾诉时,诗歌便是一个很好的“驿使”,她会把你的“心思”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送到规定的人身边(哈哈,是三规,不是双规)。

  现在让我们回来看看泥鳅儿去年写的一篇诗歌“几米的鱼”,当时在诗坛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兴趣,和诗不断。在这篇诗歌里,“你”的戏份很弱,主要是表现“我”作为一条“几米的鱼”的所见所闻,是出自“我”的“眼所观”。在上篇“戏说诗词”中,柏泉老师提到一个问题----加了一个“你”就立体了,是不对的。由于没有机会可以跟他进一步交流和学习,在此略微说一下自己对三维说法的理解。

  “你(们)”或者“他/她(们)”在诗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界定很重要。如果都是出自“我”之眼,则他们的独立性为零,是完全从属于“我”的视线,是相对静止的,被动的和没有自由活力的。这样的角色出现再多,也是在一维里活动。相反,如果这个“你”是相对独立的,可以自己支配所作所为,和“我”可以相对并列和交流,那么这个“你”是有自己的天地,可以为诗歌的维性,谱写新的一页,那么诗歌就有多维的特性。就象在小说里,人物角色的独立性很明显,读者会觉得场面大,视野开阔,层次浑厚。由于角色有主次从属关系及其相互转化,情节才能开展,故事才能继续和扣人心弦。

  言归正传,先将这篇诗歌贴在下边,以供分析。在此特别感谢泥鳅儿允许我采用她的诗歌来“戏说”!

几米的鱼

我是一条几米的鱼
微笑着发着光
在城市的夜空上飞翔

孤独的人
象幽灵一样可耻地游逛
流浪歌手的歌声
把夜唱得很凉

街砖上白日的泪痕还在反光
不眠的购物场
冷漠的橱窗里
高跟鞋盛着空虚的时尚

来到渔港
迷路的晚风正在这里扫荡
海的鼾息有些郁苦
浪的起伏因此很紧张

街灯的光晕一圈一圈地昏黄
里面有一位老艺人
故意把夜画的很明亮

当我飞过你公寓的格窗
看见你很准时地走在
某篇寓言的第二章

  第一段,是介绍“我”,平直无华。“发着光”为结尾段落中“看见”打下伏笔。在接下来的四段里,作者用了几个不同的意象,包括“流浪歌手”,“高跟鞋”,“海”和“老艺人”,纷至沓来地把“凄凉”,“冷漠”,“惆怅”和“希望”等意境,非常形象地展现给读者。“把夜唱得很凉”,“高跟鞋盛着空虚的时尚”,“故意把夜画的很明亮”,都是精巧会意的诗句。

  作者使用了高度浓缩的修辞手法,把歌声的哀婉让人产生的悲凉感,比喻成可以使得夜变凉的寒风。商业社会热情之下的冷漠无情,在“高跟鞋”中,表现得很突出,突出了人间世态炎凉的凄楚。无家可归和琳琅满目的橱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反映出作者在选择意象时的精心,产生很好的意境效果。巧妙的修辞手法,更是锦上添花地展现让人感叹的画面。

  在第四段里,作者的意图是,拟人地借助在渔场海边的几个小意象,晚风和浪来体现一种“彷徨”的心情,一种挣扎,一种想呐喊的冲动,又隐隐含有一丝的胆怯。这个过渡,为第五段的期待曙光的意境,提供了非常好的铺垫和准备,也使得诗文起伏有致。在接下来的段落里,非常自然地用比喻的手法,把画的色彩明暗度来表示夜色的光亮。“故意”二字,强调了作者“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

  结尾非常别致,寓意深刻。在泥鳅儿的作品里,“你”是非常常见,使用的效果之好让人叹为观止。这里的“你”是“我”从“故意”的柔弱中升华出来的臆想,准确地说,是一种“不屈服和不甘”,更是一种很幻想的“现实”。因为是一篇“寓言”或者“童话”,但是已经翻过“第一章”,正在“第二章”,希望早已走出了第一步,回味和感动,油然而生。

  诗文中的“我”在飞翔中的所见所闻,构建了一个起伏有序的意境,不同的意象组成一篇感人至深的画面,在伤感中,有期待和希望。准确的意象,合理的境界,精致的修辞手法,造就了一篇美好的诗歌。

第三章:新体诗歌里常用的修辞手法

    作为诗歌,不管体式新旧,因有诗意韵味而别与其它文学体裁。那什么叫诗意呢?我们在初中学过,一块磁铁,有南北极之分。她不是一块普通的物体,因为她能产生磁力线。这个就是诗意。读者的心思在不断地切割过程中,产生感情的电流,引起共鸣。使得似曾相识的记忆,温故而知新,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释放,此乃一种精神享受。

    其实这样还是没有把诗意说清楚。但是饮食男女都经历过恋爱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恋爱中的男男女女,都比较盲目。据神经内分泌学研究证明,是恋爱中的大脑会产生一种物质,使得人的逻辑分析能力,大大地降低,但是会给人带来愉快的感觉,还会降低人对痛的敏感性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这个“西施”就是诗意。情人们如何来变成对方眼中的“西施”和“白马王子”的呢?主要的手段是,把自己的优点,很巧妙地表现出来,所谓“女为悦己者容”;通过微笑和细致入微的体贴,使得双方都认为自己在对方眼里很特别很重要。这些手段的合理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施”的感觉,就会在男方的脑海里慢慢形成。

    这个形成“西施”的手段,就是今天我想谈谈的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合理的地应用她们,让读者的逻辑性大幅度地降低,脉搏的频率和诗的起伏合拍,因诗歌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就可以在诗歌里产生诗意。徐志摩说过,新体诗歌就是悬挂在屋檐下长短不一的冰棱。这是就其形式来讲。事实上,她跟旧体诗词一样,需要借助语言上的变体,不是直接地,而是间接地把要表达的感情,缓缓地流露出来。就象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犹报琵琶半遮面,躲躲闪闪,笑不露齿,莲步藏在罗裙里。

    在新体诗歌中,最常见的是“象征”手法。所谓象征,就是用具体的事物来传递一种比较抽象的思想。我们知道,鸽子和鹰分别象征和平和战争。在海上云许多“花语”诗歌系列中,也是用不同的花象征特定的涵意的手法来写和展开的。在自己的【也说红豆】诗中,红豆就是象征“相思”的意思。通过采用象征手法,作者表达与具体事物性质相近似的思想感情。在效果上,形象,婉转,细腻,使人印象深刻。在我们以前讲到的“意象”概念中,就提到物象和事象。作者通过精心选择和有序地罗列这些眼中看到的东西,来表达一种观念或者情感等看不见的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象征手法。

    象征和比喻不同,因为在象征手法中,象征的本体之意和象征之意没有本质的联系或者相似点,通过暗示或者隐寓,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经过独有匠心的物象编排,突出某种或某些明显的特征和气氛,使得读者感受和联想到作者要传递的意图和感情,即所谓的意境。这就要求作者细心观察生活环境中的人性和一草一木。观察越细,体会越深,写出来才会越生动感人。还有许多民间习俗充满了象征的运用,比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鸳鸯象征爱情”等等。另外不同的植物花草也含有独特的象征含义,主要是和民间传说以及作品提及她们有关。通过学习和阅读,了解和记忆并运用到自己的诗歌里,可以丰富诗歌的色彩和情调,产生浓厚有个性的诗意。

    接下来,比较常见的是比喻的应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个比方”。把一种陌生的东西,比作一种熟悉的事物,使得没有见过那种东西的人,能够想象出她的样子。这里熟悉的事物就是喻体,陌生的东西叫作本体,两者的联系词称为喻词。一个比喻是否恰当,主要看喻体和本体两种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似点准确与否。钱钟书在【围城】里说:打呼噜像放长线的风筝。听一个人打呼噜,是痛苦的,没完没了的,跟连绵不断飘浮的风筝一样,没有尽头。

    比喻的细分还比较复杂,由于使用比较频繁,还是得提一下。我们通常使用的比喻词包括,像、似、仿佛、(犹)如等等。在明喻中,本体喻词喻体都出现。这种方式在新体诗歌里出现得比较少。有一首歌好像是,“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就是一个典型的明喻。如果喻词被“是,成为,成了,变成”等字词替代,其余不变,就是暗喻或者隐喻。上次赵子军在我的一首诗歌【六月,父亲节的礼赞】的跟帖里说,“母亲是家里的老槐树,父亲是家里的一座山。”在这句跟帖里,她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父亲是一座山比较好理解,但是母亲为什么是老槐树呢,当时没有问子军其中的含义。不过槐树开花,会供蜜蜂采蜜。槐花蜜是很高档的花蜜,养育千千万万的蜜蜂和补充人类果糖及其它养分。也许这就是子军暗含的两者相同的本质之处。

    还有一种比喻手法,不出现本体只出现喻体,这种方式叫借喻。在新体诗歌里使用得很普及。在子军的诗歌【夜听朗朗】中,她写道,“拉开夜的序幕,走进梦的天堂。”在这里,夜的序幕是指夜色降临;梦的天堂是指柴可夫斯基作的一首协奏曲。在诗歌里,有时会省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喻词,出现略喻。最后提一下“博喻”的定义,就是在一个比喻句中出现一连串的喻体,细致全面地描述本体的特征。还是在这首诗歌里,子军写道,“键盘指尖中流出的是,海的波浪,朝霞的辉煌,激情的澎湃,思乡的忧伤。。。”作者把协奏曲的旋律和气势比喻成不同的喻体:“海的波浪,朝霞的辉煌,激情的澎湃,思乡的忧伤”,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协奏曲的特色和情调。

    除了以上常见的比喻分类,在诗歌中还见到其它类型的比喻,现在引用维基百科里的说法供大家参考如下。

    “另外比喻还包括一些特殊的类型:

1.  引喻:采用结构平行的句式,他喻体和本体排列起来,由喻体引出本体。引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没有喻词。
2.  倒喻:把本体和喻体倒过来的比喻。
3.  修饰喻:用偏正词组形式形成比喻。本体做修饰语,喻体做中心词。
4.  同位喻:用同位词组形式构成比喻。本体和喻体分别充当同位词组的两个成分。
5.  反喻:就是用否定句式构成比喻。
6.  较喻:就是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比喻。本体和喻体不但相似而且进行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7.  博喻:就是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说明描写同一个本体。博喻具有强调的特征,可以增强语气。
8.  互喻:先用喻体比喻本体,再用本体比喻喻体,这样前后两个比喻的形式叫做互喻。
9.  曲喻:由喻体的某一方面,转移、联想到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转移、联想使喻体和本体产生比喻关系。 10. 回喻:先提出喻体,然后加以否定,最后提出本体的比喻。”

    由于比喻的修辞手法在不知不觉中,经常走笔于新体诗歌里,正确使用她,会为诗歌增添不少诗意。如何正确使用她呢?一般来说,本体和喻体是不同性质的事物,在某一方面有相识点。喻体必须是人们常见易懂的事物,便于读者体会和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关系的本质。另外喻体最好具有“形象生动浅显”等特征,以便更好地表达作者“生涩,抽象和难懂”的事物感情和道理。非常关键的地方是,本喻体之间外部形态内部特征的相识点要正确要协调,比喻才贴切才能传达作者的意图。因为诗歌是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和特色,所以比喻的修辞手法也要含有丰富多彩的感情色彩,跳跃着作者的情怀和偏爱。在不断写作的实践中,多留心有新意的比喻,避免俯拾皆是,被前人千百万次使用的熟语,一定会给诗歌带来意想不到的诗意。以前介绍的“泥鳅儿”和“安静”等人的佳作中,就因为她们使用有创新的比喻,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往往给人新奇和联想不断的回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创新必须符合比喻的要求,脱离了允许的范围,追求任意的“标新立异”,非但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反而伤害了诗歌的诗意,所以创新要注意适度和合理。

    还有一种修辞手法,叫“借代”,容易跟“借喻”混淆。“借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来取代本来的事物;借代是用本来的事物的某项特征来取代本来的事物 (维基百科语)”

    借代,又称“提喻”,不能改为“明喻”,而借喻可以,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借代里的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借体(或称代体),本体和借体之间关系密切;而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

    借代可分为三类:旁代(或称旁借)、对代及其它。在《楚辞》的“借代”修辞艺术(作者:林佳桦)一文中,作者提及借代的细分定义。现在引用如下:

    “旁借”是用本体事物的伴随或所附属的事物为“代体”来代替“本体”;而“对代”是指“所说的事物”即“本体”和“用以借代的事物”即“代体”可以互相代替(如部分可以代全体;在不同情况下,也可用全体代部分)。“旁借”可细分为“以人物的情状德行借代本人”、“以人物所在之地借代本人”、“以人物所属的朝代借代本人”、“以事物的特征借代事物本身”以及“以事物的来源、材料借代事物本身”五小类。;“对代”则细分为“部分和全体互代”、“抽象和具体互代”、“特定和泛称互代”、“原因和结果互代”以及“以定数借代不定数”等类别。

    在不同体裁的诗词文赋里,旁借也可细分为:

以事物的属性代替该事物。
以人物生理上的特征或标志代人物。
以地名代事物。
以官名地名代人。
以原料代成品。
以作品代作者或以作者代作品。

    对代分为:

以部分代全体,即以事物的主要特征指代该事物。
以专名代通名。
以具体代抽象。
以实数代虚数。

    与林佳桦的分类大同小异。

    常见的几种借代手法介绍如下(参考互动百科的提法)。

    通过部分代表整体,把本体事物的个性鲜明的组成部分代表其本身。 比如用“棹,帆”等借代“船”。 也可以通过本体特征来代替本体,使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比如用“圆规”代替身材细长的“杨二嫂”(鲁迅的《故乡》),是特征代替本体; 用“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陈毅的《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替本体。在陈毅的《梅岭三章》诗中,还通过具体事物借代抽象概念。在“南国烽烟正十年”诗句中的“烽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在刘绍棠的散文《榆钱饭》里,作者写道“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该句采用了“工具借代本体”的方法。“‘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在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一文中,作者在“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里,采用“专名借代泛称的手法,即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现在引用一下维基百科里提到的常用借代词语,贴在如下以供参考,请想一想是通过哪种借代的方法。

潘安→帅哥
西施、红颜→美女
巾帼→女 *须眉→男
椿庭→父亲 *萱堂→母亲 *曾参→孝子
王孙→达官子弟 *朱门→富人*轩冕、簪缨→达官显贵
面南→君王 *面北→臣
陛下、万岁→皇帝 *东宫、殿下→太子
社稷、宗社→国家
黔首、黎民、布衣→平民
杏坛→教育界 *杏林→医界 *菊坛→戏剧界
西席→老师 *青衿→读书人
青楼→妓女
孔方兄、阿堵物、蒋中正→钱
杜康、黄汤→酒
陆羽→茶
鲤鱼、尺牍、鱼雁→书信

    在新体诗歌里,除了广泛使用象征,比喻和借代之外,还有对偶,排比,映衬,夸张,拟人(及拟物和形象)及设问等手法也被经常运用,就不一一叙述,有兴趣者可以很方便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分39中修辞手法)”或者“互动百科”等处查询了解。

    通过有意识或习惯性地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在诗歌里,把诗人的感情和欲望含蓄地表达出来,体现出太阳的“月光”的美丽,深深地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更重要的是让读者“望月,思月和进入月色”,不断壮大写诗,读诗和讨论诗歌的人群,让诗歌丰富和美丽我们的生活。

    当然“月色”之美(即婉约美),只是太阳的一个侧面。通过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及其组合,还可以反映出太阳豪爽的一面,激昂的一面和意气风发的一面(即豪放美)。通过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上不同的特性,在气势和意境上进行精心的勾勒,营造出不同情调的诗歌色彩来。让诗歌的作者和读者洋溢在浓浓的诗意之中,宣泄着,共鸣着和愉快着! 

第四章:新体诗歌的起承转合

  诗歌的结构章法,一般分几个环节,也就是起始,承接,转折和结束。目的是为了让诗歌给人一种节奏感,生动地传递作者的思想,有力地感染读者。一篇好的诗歌,通常有比较清晰的行文思路。昨天在分析东篱兄的咏梅七律诗中,涉及到近体诗歌的结构特点。今天想再谈谈新体诗歌在起承转合方面的要求和应用。为了说明的方便,采用悠子新写的一篇无题新诗为例:

       无题  by 悠子

       季节如织
       几度暗香残卷
       几重疏影碎片
       我不舍
       穿梭于浮云琉彩的那丝清浅

       风掠过花朵
       是你添山置水的春天
       柳暗处
       甜蜜摇曳芳菲流淌
       渐渐铺张 渐渐成你我的桑田
       种一树千年因果
       种一地英飞草长

       天际晨曦
       唇边斜阳
       时光曼妙如淡香如海棠
       有星的夜,不再闪烁一些渺茫的渴望

    当读者接触到一篇新的诗歌时,要如何欣赏呢?一般来说首先要读懂,包括了解诗歌中的字词和典故。然后进一步要求读透,包括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典故和化用的意图探索,诗歌意境的掌握以及写作技巧的领会。最后要求读化,也就是知道这首诗歌成功和失败所在,并能在自己今后的创作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阅读的目的,一是为了欣赏愉悦,二来是为了学习和模仿,提高自己写作能力。

    悠子这篇新体诗歌,因为是无题,所以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先来看看诗歌中的字词,琉彩,是指釉料的色彩,多呈黄绿色。曼妙,指音乐、舞姿等柔美。诗歌中没有涉及明显的典故。悠子诗歌的写作风格如唐朝时代的仕女一样丰腴多彩,气象万千。

    诗歌起始阶段,一般给人一个背景,一个轮廓。这是一个粗略的意象,以便作者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进行精雕细刻。作者可以交代目的,意图,时间,地点,人物等等要素,给故事的展开,搭建一个平台。“季节如织”,是诗歌的首句。用季节作为意象来编织,作者可能在用自然变化来诉说人生。“几度暗香残卷,几重疏影碎片”一出,作者的心思就比较明显:春去秋来,时光荏苒。一种伤时感世的背景,慢慢跃出纸面。

    当诗歌进入承接阶段时,要给人一个交代。那就是说,你想把诗歌的方向引到何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你是要过桥呢,还是爬山,亦或过草地等等。通常起始阶段,作者就会酝酿一个气氛,打下一个铺垫,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将要开展的故事是忧郁的,喜悦的,还是激昂的格调。但是只是一个淡淡的,不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承接阶段,必须进一步加强作者在起始阶段的意图,同时还要为即将来到的转折阶段做好衔接准备。悠子接着写到:“我不舍,穿梭于浮云琉彩的那丝清浅。”作者在起始部分,提到时光易逝,青春难再的画面,但是在承接处,落笔徒然一变,“我不舍”,使人耳目一新,感觉作者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要有所作为:穿梭于浮云琉彩的那丝清浅,即四季轮回,变化多端,但是自己却是要志高意定,徜徉在云霞,寄情于高邈,心处于清澈。

    这样,就把读者的目光和感受,从淡淡的忧伤牵引到比较积极乐观的境界。这是一个比较吸引人的波折,使得诗文起伏生动,不呆板。也比较顺利地进入到诗歌的转折环节。在转折处,要给人一种变化。只有变化,才能出新意。悠子在这个阶段,诗句比较多,目的是要让读者了解,为什么自己会“不舍”:

       风掠过花朵
       是你添山置水的春天
       柳暗处
       甜蜜摇曳芳菲流淌

    虽然季节变化,时光流逝,但是当东风来临,却是春山绿水,柳暗花明,芳香四溢,江山无限美丽动人。这几句,仿佛让人觉得作者有一种及时行乐的心态,也就是活在当下,不去担忧美人迟暮,落花流水的美景不再。

    接着作者写道:

       渐渐铺张 渐渐成你我的桑田
       种一树千年因果
       种一地英飞草长

    在这几句中,作者从感受眼前美景,享受造物主赋予自然之美的心态,转变到一种坦然的面对和欣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所有过眼烟云之变化,花开花落,寒来暑往,都是在成就一畦桑田,其中有飞花渡过秋千去,芳草连天;更有岁月之花结出的因果。在转折阶段作者在说,之所以不舍,是因为自己不以物悲,不因物喜,而是顺其自然,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有属于自己的一片云彩,一方世界。

    但是作者在此处没有制造进入结尾的阶梯,有嘎然而止的意味。看看作者是怎样结束诗篇的:

       天际晨曦
       唇边斜阳
       时光曼妙如淡香如海棠
       有星的夜,不再闪烁一些渺茫的渴望

    凭栏晨曦,品味夕阳,感受光阴美妙如香。夜深人静,丈量星光,心情悠然如常。这个结尾显得水到渠成。因为自己对世事变迁泰然处之,只要开春之花,就会有秋之果,所以没有必要感恨交加,而是积极地享受变化,这样就会保持一颗平常心。

    这是一首自勉诗歌。作者是在砥砺自己,希望在人生过程中,抱有一颗清静心态。然而红尘多诱惑,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总是难于抗拒的。在构建意境上,作者通过四季变化中花草树木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有较强的感染力。行文中起承转合的脉络还是比较清晰可辨,体现了诗歌的节奏感。在转结之间,过渡纤弱,但是结尾还是自然有趣。这篇诗歌的诗意不是很强烈,缺乏优秀的语句。修辞手法比较单调,但是通篇押韵,读来琅琅上口。

    悠子在停笔很久之后,写出这篇比较成功的诗歌,也反映她比较扎实的诗歌写作能力,期待她更多更好的新作。   

第五章:新体诗歌诗意再探

    当读者欣赏一首新体诗歌时,总会发现,有的诗歌感觉很乏味,也就是通常说的缺少诗意;然而有的诗歌,却是诗意盎然,再三吟诵,爱不释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今天想就诗歌的诗意,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在以前新体诗歌的修辞手法一文中,谈到诗歌的诗意问题。要想让自己写的诗歌有诗意,必须尽量减少平铺直叙,多用变体语言,即修辞手法。在诗坛,读到海外逸士的一篇短文--如何检验自己的新诗是否是诗。文中提到,一篇新诗,需要具备“韵味、意境、诗感”,以及“有节奏感”,不能是一篇“散文”。讲得很有道理,分别略叙如下:

    新体诗歌押韵显得圆润藏拙。不一定要通篇押相同的韵脚,可以换韵。尤其对于长篇,换韵使诗文活泼,精神和灵动。也不必每句押韵,否则很束缚思路和用词的多样化。意境是意象的综合效果。所以在选用意象时,一定要精简,合理和有序。只采用与表达主题有关的意象。意象的组合,不是简单的重叠,而是要有层次,有先后,有变化和有递进地动态地在诗文中出现,才能正确有效地闪烁着作者感情的变迁。

    对于“诗感”的诠释,可以用“乐感”类比。其实这是对读者欣赏诗歌的一种体会描述。一个人乐感强,就很善于熟悉一首新曲。并对旋律不合理的地方,能够敏锐地觉察出来。同理,有诗感的读者,一般有较多的阅读经历和较强的诗歌章法领悟力,形成了相约成俗的诗歌理解心理模式。

    关于诗歌的节奏感,取决于诗歌结构章法的合理安排。起承转合环节清晰可辩,使得诗歌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缓急协调,有铺垫,有悬念,有衔接,有变化,有散有聚,有回味。要充分调动笔法的多样性,作者的思想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有,就是一篇诗歌,和一篇散文的区别,自然是很大。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意象集中,发散性比散文差,原因是诗歌篇幅比较短。诗歌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强烈的主题意识要求作者用词精练,不能有太多的迂回。诗歌的跨度比较大,段落之间常常出现意思的断裂,容易引起歧义。散文联想的空间比较大,在天马行空的描述中,让人进入陶醉和享受的忘我境界。节奏蜿蜒,风格如行云流水,衔接自然,意思流畅。主题往往在作者的赞美和批判中,让读者慢慢感受得到。

    让我们回到有关诗意的问题上来。一首诗歌如果有诗意,除了具备诗歌的结构章法,意象组合,押韵和用词精简准确等要求和特点,即“海外逸士”提到的几个方面外,修辞手法的合理使用,可以明显有效地改善诗歌的表象,体现出较好的诗意。但是这不是一个孤立方面,必须结合其它几个方面,达到形式内容的统一,让读者在浓浓的诗意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今天采用泥鳅儿近日写的一篇新体诗歌【传奇】为例。附诗如下:

             传奇  by 泥鳅儿

       破茧而出 克服怎样的自闭和慌张
       不料飞进另一篇炎凉
       西风不识相 徒惹忧伤
       千寻万寻的橄榄树上
       只好刻下一行 梦碎异乡

       红尘里的朝拜 注定是苦旅一场
       早在唯美的启程
       七重纱就款款笼上
       雾里孤芳 赏花的人如何解读你迷似的幽香
       平铺又虚张 自己也浑然相忘
       哪一篇人生里素颜
       哪一部心经里画着彩妆

       粗蓝布的行囊 曾印染着怎样的幻想
       乘沙之舟 以爱的名义流浪
       驼骨 仙人掌 游牧人的篷帐
       平沙落雁里你吮吸着粗犷
       象一株沙棘 快乐着大漠的沧桑

       只是岁月不居 时节如唱
       天地可鉴也敌不过翻云覆雨的轮转阴阳
       自从爱成绝响 乌发就结愁三丈
       不死鸟折翼的那天 一轮啼血残阳
       春风懒读书 夏驼泣怆
       秋田里的稻草人痴痴守望
       西雅图的冬天燃雪如狂
       任凭争议 任凭揣想
       其实你只是累了 还有一点点失望

    这是一首怀念台湾作家“三毛”的新体诗歌。让我们简要地浏览一下全篇,理顺作者在每段的要点。第一段,总括三毛在婚姻上从乱象到悲凉,以破碎收场。第二段,暗示三毛与荷西的结合将是一段“莎乐美”似的结局。第三段,回顾三毛与荷西的沙漠的爱情之旅,是自然旷野里灵魂自由的碰撞。第四段,分析三毛的死因。

    诗文用倒叙法,在起始阶段,说明三毛人生的结局,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故事诗手法,给人一个提纲式的概念。“破茧而出”,比作三毛爱情的困扰。相识的男人,大都有缘无分,擦肩而过。“炎凉”二字,道尽了三毛与荷西的分合与生死之别,非常简练生动。“西风不识相 徒惹忧伤”,用借代和拟人的手法,暗示三毛和荷西在西班牙的相遇结合的悲剧色彩。“橄榄树”,给人生命永久和胜利的象征意味,却换来“梦碎异乡”的下场,让“刻下”时的心境,情何以堪?作者采用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制造对比鲜明的结果,给人印象深刻的感情倾述。那就是,生命仿佛使人无法主宰。往往因为一个偶然因素,而彻底改变其模样,委婉表达作者一种宿命论的观点。

    在提纲之下,作者开始回顾,并完全去除人称的应用。一改作者善于应用人称变化制造层次丰满的诗文构象,从而使得诗歌的格调变得平面而低沉。“红尘里的朝拜 注定是苦旅一场”,给这段定调,朝拜和苦旅很生动准确。红尘中的儿女私情,是人生中险象环生的阶段。用朝拜之虔诚,反衬三毛爱情之旅的悲壮,让读者生无限的同情和感叹。用心之良苦,结局之悲凉的对比,突出了诗情的沧桑感。“七重纱”,借代三毛爱情的惊艳和短暂。接着四句,如排比句,句句冲着三毛美丽而虚幻的生命特色,仿佛注定无法享受持久的幸福。面对一个“幽香”,“相忘”,“素颜”与“彩妆”交织无常的生命中的精灵,给人一种不真实感的意境。作者通过对比,反衬,借代,排比,拟人以及意境的制造,形象地讲述一个短暂美丽之后却要充满悲情的三毛。

    如果说在第二段,作者用悲情的格调,在写三毛彗星一般的生命光彩,那么在第三段,作者比较婉转地吟唱三毛沙漠爱情之旅的咏叹调。“粗蓝布的行囊”借代主人追求之路的粗狂。“曾印染着怎样的幻想”,是总结全段的定调之句。作者在第二段也是采取这种笔法,因而显得变化单一。不过提示读者,三毛的爱情之旅是一次空欢喜。“印染”和“幻想”很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充满动感。接着用四个典型的意象,骆驼,仙人掌,篷帐,和沙棘,通过象征意义的组合,创造一个四处流浪,行程艰辛,有苦有乐和希望渺茫的意境。这是一个流动和发展的意象组合,讲述生命的嬗变和命运变幻的不测。仿佛在冥冥之中,个人的幸福和悲伤,已被决定。

    在进入结束段落之前,作者将三毛的人生之旅中悲多于喜的低沉,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和多变的意境,得到有效的传递。在结束段中的前三句,进一步明示,人力的渺小和生命的脆弱。然而“乌发就结愁三丈”的借代和夸张,震撼心绪。“不死鸟”一指作者书名,又象征爱情,除了双关之外,作者隐含讽刺的意味。“春风懒读书 夏驼泣怆”,极言人去天空,一腔用心血铸就的文字,无人来读,只有一颗心还在沙漠征途。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三毛与荷西爱情的悲伤结局。“秋田里的稻草人痴痴守望”一出,将三毛的情感世界比作“稻草人”,然而却是“秋田里”的,除了“守望”,毫无收获;“西雅图的冬天燃雪如狂”,拟人和夸张地表达三毛感情挚热的徒然。在这场纷扰中,最终走上寂静和安息,笔势陡降,使人完成穿山火车的心理降落,不禁发出无限的感慨和惊叫。

    总之,作者在诗文的结构上,首先提纲挈领地概述三毛的人生结局,然后在承接段落,叙述三毛在爱情寻求过程中的虚幻色彩。转而讲述三毛和荷西沙漠之旅的喜乐和艰辛。最后归结三毛对爱情悲剧以及人生的屈服。为了表达三毛人生的悲情色彩,作者灵活多变地运用修辞手法,动态地传递支离破碎的意境,渗透出低沉压抑的气氛,表达作者难于抑制的感叹和无奈。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灵动,充满活力,准确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感情。除了修辞手法的利用,作者的笔法中,采用倒序和先总结后阐述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另外,作者善于采用铺垫和暗示,也有力地传达了要揭示的意图。

    在诗歌的写作过程中,如果不断地提高驾驭修辞手法、意象编辑,意境剪切的能力,不断熟练灵活恰当的行文方法,以及通过不断阅读记忆模仿增强个人的诗感和养成修改诗歌的习惯,那么就可以逐渐使得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完美地结合,使得诗歌充满诗意,达到将自己在诗歌中的情感生动有力地感染读者的目的。(三毛的主要作品包括【撒哈拉的故事】(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经历和见闻,表达了动人的爱情和对生活的思考),【不死鸟】(怀念荷西而作),【万水千山走遍】(欲摆脱过去,而去中南美洲旅行,是追求自由的一次探索)和【滚滚红尘】(追问爱情的定义)等。三毛是自杀而死的,时间是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凌晨二时许。原因除了多病缠身和旧情折磨外,最主要的还是对前途失去信心,对人间没有留恋。她应该有忧郁症。按照三毛理性的人生观,不会失去生活的信念。目前三毛死因好象没有定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安妮的小屋' 的评论 : 不着急,慢慢来,多谢安妮来读风风对诗歌粗浅的认识和分析!
安妮的小屋 回复 悄悄话 大致读了读,感觉受益匪浅。对于初学的我来说,先学点精华的,然后慢慢延伸开来去学习更全面的。想法是这样的,我还得多读几遍,从表面得认知到深层次得体会,需要时间来完成它的转变。谢谢风风的耐心分享体会。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清寒胭' 的评论 : 这都是诗坛旧事,时过境迁了,
清清寒胭 回复 悄悄话 受教了。有时间还得回头再体会。

非常喜欢泥鳅儿,不是一般的机灵。她的诗,写了就擦,跟她的笔名一样,想回头再读,已经没有了。总算在这里读到。
还久不见海上云,我们以前在别的小组里玩,他在诗坛,我还没兴趣学写诗。
chunfengfe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沫' 的评论 : 多谢水沫鼓励,长周末快乐!
水沫 回复 悄悄话 风风你终算又开门了!前些日子还跟桐儿聊起你怎么关门了呢。这篇诗论写得甚好,可以去大学做讲座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