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曲径金秋时

当旅行成为一种信仰,生命永远年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邓小平在江西写信揭发林彪问题

(2014-01-02 16:53:37) 下一个

邓小平在江西写信揭发林彪问题(ZT)

  邓小平在江西写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信,通过中共江西省委送往北京。中共中央办公厅收到后,转给了毛泽东。邓小平在给毛泽东的这封信中揭发林彪问题

  第一,“一次是在长征时……搞秘密串联”。

  那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刚刚在遵义会议上被确立了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左”倾教条主义的代表人物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 问李德被取消了最高军事指挥权。毛泽东被重新恢复了对红军的统率权和军事指挥权。此时,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还处在敌人的重兵包围之中,为了尽快摆脱敌人, 争取主动,跳出敌人四面围、追、堵、截的圈子,毛泽东指挥红军采取了“大踏步的前进”和“大踏步的后退”的作战方法,四渡赤水,力争在“运动”中摆脱敌人 和消灭敌人。这就难免要多走一些路。然而,就在这关系到中国革命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共中央和红军安危的关键时刻,当时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林彪却跳出来反对 毛泽东的领导。

  对于这段历史,当时担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的聂荣臻是历史见证人。他后来作了如下回忆:

  四渡赤水以后到会理期间,在中央红军领导层中,泛起一股小小的风潮,算是遵义会议后一股小小的余波。遵义会议以后,教条宗派主义者并不服气,暗中还有不少活动。忽然流传说毛泽东同志指挥也不行了,要求撤换领导。林彪就是起来带头倡议的一个。

  本来,我们在遵义会议以后打了不少胜仗,部队机动多了。但也不可能每战必胜,军事上哪有尽如人意的事情。为了隐蔽自己的意图和调动敌人,更重要 的是为了甩掉敌人,不可能不多跑一点路。有时敌变我变,事后看起来很可能是跑了一点冤枉路,这也难免。但林彪一再埋怨说我们走的尽是“弓背路”,应该走弓 弦,走捷径。还说:“这样会把部队拖垮的,像他这样领导指挥还行?!”我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好比落在了敌人的口袋里,如果不声东击西,高度机 动,如何出得来?!”在会理休整时,林彪忽然跳出来,给彭德怀同志打电话,他煽动彭德怀同志说:“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 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他打电话时,我在旁边,左权、罗瑞卿、朱瑞同志也在旁边。他的要求被彭德怀同志回绝了。我严肃地批评林彪 说:“你是什么地位?你怎么可以指定总司令,撤换统帅?我们的军队是党的军队,不是个人的军队。谁要造反,办不到!”我警告他说:“如果你擅自下令部队行 动,我也可以以政治委员的名义下指令给部队不执行。”林彪不肯听我的话,他又写了一封信给中央三人小组,说是要求朱毛下台,主要的自然是要毛泽东同志下 台。他还要求我在信上签个名,被我严词拒绝了。我对他说:“革命到了这样紧急关头,你不要毛主席领导,谁来领导?你刚参加了遵义会议,你现在又来反对遵义 会议。你这个态度是不对的。先不讲别的,仅就这一点,你也是违反纪律的,况且你跟毛主席最久。过去在中央苏区,在毛主席领导下,敌人几次‘围剿’都粉碎 了,打了很多胜仗。你过去保存了一个小本子又一个小本子,总是一说就把本上的统计数字翻出来,说你缴的枪最多了。现在,你应该相信毛主席,只有毛主席才能 挽救危局。现在,你要我在你写的信上签字,我不仅不签,我还反对你签字上送。我今天没有把你说服了,你可以上送,但你自己负责。”最后,他单独签字上送 了。

  1935年5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会理城郊外一个名叫铁厂的地方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除了政治局委员以外,彭德怀、杨尚昆同志 还有我和林彪参加了这个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对林彪的反党活动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对林彪所谓“走了弓背”的谬论,进行了驳斥。他对林彪说:你是个娃娃, 你懂得什么!?

  第二,“再一次是抗美援朝……,他又出面反对主席的极端重要的政治决策,并且拒绝到朝鲜作战”。

  此事发生在1950年。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最初阶段,朝鲜人民军在与敌军作战中进展顺利,解放了大片国土, 并向大丘、釜山一带进军。正在这时候,美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拦腰截为两段,并大举北进,使朝鲜战场局势陡然转折。面对强敌,朝鲜劳动 党和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派兵支援。据当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回忆:中国军队是否参战?“当时在我们党内也是有不同意见 的。主要是有些同志认为,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建国才一年,困难重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

  对于打不打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也是左思右想,想了很久。那时部队已经开到鸭绿江边,邓华同志的先遣队已经做好过江的准备,毛泽东同志又让我给邓 华发电报,让他慢一点,再停一下,还要再三斟酌斟酌,最后才下了决心。毛泽东同志对这件事确实是思之再三,煞费心血的。不是毛泽东同志好战,问题是美国已 经打到我们的国境线上了,不打怎么办?!就这样,我们定下来要打。决策一定,就要全力以赴,必须争取这场战争的胜利。”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向全世界宣 布:“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周恩来总理还通过印度驻华大使,请印度政府转达中国对美国 政府的警告: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就将出兵援助朝鲜。但美军不顾中国的警告,于10月2日凌晨,大举越过了“三八线”。当天,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 出指示: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毛泽东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把国际主义 和爱国主义统一起来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中央开会讨论抗美援朝问题时,林彪却 以种种理由反对出兵朝鲜。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后,因为考虑到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在东北时间比较长,东北的气候与朝鲜接近,有利于熟悉朝鲜的自然环 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部队曾长期在东北的冰天雪地中作战,比较能适应朝鲜冬季的严寒,预定派往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中,第四野战军的部 队占的比重较大,其中38军等部队都是四野在东北战场上屡建战功的主力部队;当然,也考虑到林彪有长期的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所以,毛泽东最初决定 让林彪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部开赴朝鲜,指挥作战。可是林彪却托词有病,硬是不肯去。聂荣臻回忆说:“奇怪得很,过去我们在一起共事,还没有看到 他怕死到这个程度。”林彪此举,使毛泽东很不满意。后来,毛泽东决定调彭德怀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兵赴朝鲜作战。当时彭德怀正在西北,担 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日常工作极为繁重。中央电令立即赴京,他还以为是研究经济建设,连衣服都没换,立即乘飞 机于10月4日飞往北京。第二天参加了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决定由他赴朝鲜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他表示坚决执行命令,没有丝毫的推诿,与林 彪的畏惧不前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连林彪也不得不酸溜溜地说:“看来你还不服老哟!”

http://www.5281520.com/html/4-41/41412.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三木匠 回复 悄悄话 这个阴谋家, 不会别的!
老生常谈12 回复 悄悄话 邓小平没揭发林彪,他借聂荣臻的揭发来讨好主席
沈成涵 回复 悄悄话 充分反映出中共做事不实事求是,喜欢乱扣帽子、上纲上线的整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