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之间

放松心情,让思想飞翔!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是歌手》淘汰赛之量化分析与酱缸民主

(2013-03-27 19:41:17) 下一个

“生逢八十年代,是一种幸运”,在一次网络论坛讨论中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引来一片赞同之声。我想说的意思,是我们成长的少年或青年时期,正赶上了如阳春三月般万象更新的八十年代,社会经济文化,由朴素而创新,由保守而开放,由懵懂而激情飞扬,由封闭僵化而热血贲张。青少年经历的一切,都注定会给我们的人生以长久影响。八十年代的流行音乐,就伴随着那些青春的记忆,在心底挥之不去。

听到《我是歌手10》齐秦专场中那些熟悉的歌,我试图寻找从前那种纯真的感动。羽泉的《狂流》,把“少年不识愁滋味”时内心那真实的不羁和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是我最喜欢的一曲。彭佳慧的《残酷的温柔》,则完全唱出了自己的特色,情感饱满,声音表现层次丰富,非常耐听,虽在高音处有些许破音,无伤大体。黄绮珊的《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从难度上讲对她是小菜一碟,唱得无可挑剔,矛盾在编曲,走的是bossa nova风格,旋律轻快而迷人,就是跟这歌的歌词和情绪不怎么搭调,confusing。别的,没有太多值得一提。齐秦自己的演唱,只让人感叹时光弄人,青春不再。

至此,“歌手”第一季的淘汰赛结束,接下来就是复活赛和决赛了。最初参赛的7名歌手,迄今幸存者只有羽泉和黄绮珊。争议和阴谋论,一直伴随着每一期的排名结果,永远没完。到了这个时候,通过数据分析来回顾一下比赛的历程,或许能有点有趣的发现。

我收集了官方公布的每一期得票率,共9组结果(第12期只有累计结果)。下图显示的是每期得票率变动的情况。所谓得票率,是指歌手在每场总共1500张观众票中获得的票数比例。因为每位观众可以投3票给不同歌手,所以得票率乘以3,就是该歌手在500名观众中赢得的支持率。


  • 得票率记录10场比赛,得票率最高的记录是黄绮珊在第六场凭借“回来”获得的29.1%, 即近90%的支持率,绝对堪称爆棚。最低得票率记录是尚雯婕第八场“Superstar”获得的区区4%,可见其铁杆粉丝群体之稀缺。
  • 成绩排序:以歌手所有参赛场次的平均得票率计算,林志炫以6场比赛21.4%高居第一;黄绮珊因在第910期成绩大幅下滑,10场比赛平均得票18.9%,屈居第二;羽泉以10场平均17.2%的稳定表现,排名第三。

每场7名歌手,如果平均分配,得票率应为14.3%, 而实际上,只有这3位的得票率,超过了这个理论平均值。以13.8%紧随其后的是彭佳慧,名气不大也才刚露面2次的她,有这个成绩可谓非常厉害,后事可期。最低的是杨宗纬,两场得票率仅8.8%,确实有点被低估了。

  • 成绩波动:单从得票率看,波动幅度最大的是黄绮珊,从8.3%29.1%,大起大落,个中原因耐人寻味;其次是羽泉,9%27.4%,毕竟是十场征战;林志炫的得票率相对稳定,14.6% 27.3%。如果从标准差离散系数上看标准差除以平均值),波动程度最大的是周晓鸥,离散系数达到0.47,可谓上窜下跳;最没脾气的是陈明,离散系数仅0.18,也就是说她的得票率一直就在其平均值10.7% 左右晃荡,着实郁闷。
  • 名次的密码:撇开歌手个人因素,10场综合看来,第一名的得票率高达25.7%,即获得约四分之三的观众支持;第二名17.6%,第三名16.2%, 也就是说,一名歌手如果能获得50%左右的观众支持,就大致能进前三名;即使是最后两名的观众支持率,平均也都高于20%。被淘汰的选手,两场的平均得票率为8.6%,即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观众支持。所以说啊,无论谁得第一都有很多人反感,无论谁被淘汰都有不少人伤心。
  • 出场顺序有多重要:每一期的节目开始,都演半天歌手出场顺序抽签和各种纠结。可是如果把他们的出场顺序和当场成绩排名进行比较,相关系数仅为0.06, 可以说毫无关系,着实令人大跌眼镜,看来沙宝也不用觉得太冤枉了。

我本来希望,能够通过数据挖掘发现点儿更有规律性的东西,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来是观测数据太少,只有区区9×7=63个数据,完整的观测样本只有两个(羽泉,黄绮珊),二来有太多的影响因子根本无从量化,也没法在数据中表现出来。仔细想想,如果数据本身只有表面的意义,那么对数据的意义只进行就事论事的表层解读,也许就是最合适的了。

这个“得票率”,充其量也只能反映现场观众的喜好吧。 说起群众投票,娱乐界也许是中国社会唯一有过大范围民主尝试的领域。我至今都记得八十年代初,人们争先恐后从《大众电影》杂志上剪下选票,投票参加百花奖评选的情形,那时的社会形态可真是单纯啊!2004-2006年的“超级女声”,更是通过大众短信投票的方式,引发一场民主狂欢,惹得不少人浮想联翩。可惜好景不长,2007年广电总局一纸禁令,全面封杀短信投票和PK。从此,综艺选秀类节目的评选,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

去年的“好声音”,到了导师决选阶段,引入99名媒体评审。这99人,本来可以视为草根民意的代表,可惜人数太少,更要命的是导师手中还有压倒性的100票,可谓试图在“民主”和“独裁”中找平衡。结果杨坤对平安铁了心的打压,完全否决了“民意”,成为那次比赛中的最大争议。后来总决赛,是通过场内数万观众的短信投票决出名次,形式上够民主的,可是由于投票过程的不严谨和结果统计的严重不透明,一直为人所诟病。

后来央视又搞了个“直通春晚”,也是弄了99个媒体单位来做评审,自己尽量不预设立场。可是这伙以各地方卫视为主体的媒体,已经不再是纯洁的观众代表,而成了利益相关人, 羡慕嫉妒恨之余,拉帮结伙,明显的block voting, 瞪着眼把艺高一筹的“好声音”金池排除在三甲之外,连春晚总导演也徒唤奈何。

这次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引入500观众现场投票制。尽管样本还是比较小,但是如果尽量随机选择观众,还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代表大众观感。每期都有几万报名观赛的观众,随机取样应该不难吧。可惜啊,芒果台这样的娱乐怪兽,对民主的信仰一定比不过它对节目掌控一切的本能。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观众投票意味着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其结果直接影响节目的走向和商业价值,所以是必须加以控制的。这有何难?据网友爆料,芒果台的做法是,给报名者打电话 “考察音乐素养”, 问的是“你喜欢哪位歌手”,“你听歌会不会哭” 之类的问题,这样一来,选出的观众就很容易为节目意志代言。我完全相信芒果台每一次计票的准确和透明,但是这还有多少意义呢?民主,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吗

好吧,无中生有,用虚拟模型做一点预测:决赛黄绮珊跌出三甲但不会垫底,羽泉夺冠。

嗐,老了,无所谓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zqy68 回复 悄悄话 搂主是来自南京的神算子吧?仰视!

民主,可不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