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最大区别

(2012-05-11 07:57:19) 下一个
我刚刚读到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个刚刚来美国学习一年的中国学者写的,主要是说那种泛泛批评中国教育的僵化,教条,缺乏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等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不管中国美国,学生们上课,学习,写作业,应付考试,不管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要想考高分所要付出的努力上都是差不多的。作者本人认为中美教育的最大区别是美国学生的课外活动很多,他们在没有中国的严酷考试制度下,可以有空余的时间打工,实习,参加体育活动和接触社会什么的,这样学生们就不会像中国的学生一样,没有足够的跟社会,民众打交道的经验,没有进入社会工作的过渡准备。



我很赞同这位学者的观点,可是我想再补充一点,我本人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很基础的环节,那就是美国的孩子从小是在一个不停读书,不断读书,不限制读书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从书本中学到的东西远远比在课本中学到的东西对一个人的成长更有营养。现在中国的人平均是每人每年度0。7本书,而在美国,虽然我没有具体的数字,可是应该至少是几十本。 读书对人的思想的影响,不说自明的。 如果非要具体地说的话,那就是在开阔一个人的视野,体验不同的人生,思考接受新的观点以及培养一个人悲悯心,同情心,和智慧心上的益处是别的教育手段难以代替的。 可是在中国的考试压力以及急功近利的心态下,读书被等同于对课本的学习和应付考试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没有享受到自由选择读什么书的快乐,他们没有被社会和家长给与去读“闲书““无用书“的 自由, 而是要在时代的潮流下,主动或被动地去读些成功,理财,励志,健康等等的充其量不过是工具书或宣传书。 国人以此为灵丹妙药,以便能成功速成,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悲哀,完全与读书的乐趣和对思想上的滋润被道而驰。



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每每回去,都会被问到美国到底有什么好。想想也是,吃得不好,穿得土气,花钱小气,住得也就那样, 二三十年的老房子。。这些都被国人笑话得有点儿麻木了。可是除了自由的空气以外,我最赞不决口的就是美国的大大小小的图书馆。 在我们家周围开车十五分钟的方圆,一共有3个各具特色的社区图书馆,它们都是我和孩子们能不花钱就能找到大乐子的地方。我家的大女儿从小时候什么都缺过,就是没缺过书看, 是真真实实的读书破万卷,完全归功于图书馆的便利。 我家的儿子贪玩不爱学习,可是一天到晚都有一本他爱看的小说在手边,读完就换。他今年13岁,我估计他没读过万卷至少也读过五千了。尽管我不觉得他的那些fantasy,小说和 Manga 漫画类的书有什么意思或好处,但我宁肯压抑着自己的偏见也不会去干涉他的读书,因为我知道如果读书没有自由,那就对不起文字的存在和意义了。我家的小女儿现在不到6岁,其本上每天晚上一本图画书,我给她念着念着都非常上瘾,因为给孩子们看的书,不能教条,不能说教,不能抽象,不能晦涩,不能灰暗,也不能消极, 我觉得这简直就是医治中年危机,预防老年痴呆的最好的灵丹妙药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远方的浮云 回复 悄悄话 同感。我大女儿小的时候,我从来没给她买过书,舍不得花钱,但是但是每周我都会带她去几次图书馆,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在没有我们帮助的情况下,五岁来美国的她,从学校到高中,一直是学校里英语写作最好的学生,这是老师的评价。对于新移民来说,图书馆真是一个宝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