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学德国的闲事一二

(2012-05-08 08:04:17) 下一个

        每天上班坐在车上是我深切感受书卷,时事, 音乐和人情的时刻。常常也会沉入美好往事的回忆中。

        昨天收到一个朋友的来信,他被公司派到上海工作。可能有中国团来,问我是否能替他找到合适的翻译。我想了一下,竟然觉得好像真没有可推荐的。不是没有好翻译,而是我生活圈子里的中国人现在真得不多了。有的也都有职业在身。思绪一跳跃,将我带到了20多年前初到德国的情形。那时整个慕尼黑的中国人加起来大概都不到800个。而留学生和学者一共才几百个,互相即使不是直接认识,也都面熟或耳闻。慕尼黑有个Haus 福 – 福屋,是天主教会30年代给亚非学生建的宿舍。到了90年代初,就都被中国人占满了,大陆的和台湾的各半。那年代,中国人到哪,都带着阶级斗争的火药味。这个福屋里,听说还有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党支部。听了觉得可笑,但也感觉缩短了和家乡的距离感。当时出国留学的几乎都是拿奖学金的。德国大学当时又不要学费,奖学金够吃够用,也够回家路费的。很多人不知不觉在很优越的环境里慢慢丧失了求学的上进心,以致荒废学业的也不少。但中国人学业成功率依然是外国人中最高的。

         第一代留学生的笑话也不少。给我影响最深的就是英国公园野鸭的故事。慕尼黑城内的英国公园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横贯全市,风景优美,造福市民。留学生的Haus 福就座落在英国公园旁边。90年代开始慕尼黑中国留学生日益增长。不久慕尼黑人渐渐感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英国公园的野鸭日益减少。某天突然一辆警车开进了福屋大院。福屋主管是有名的德国神父Gerhards。他接待了很友好且乐呵呵的两个警官。问清警察的来意后,神父大笑起来。然后他召集了这时在家的全部中国学生,让警察直接向学生们讲述他们的来意。缘由是福屋的邻居们好几次发现福屋垃圾箱里有野鸭毛。警察并不以此对学生们做任何责备。只是对中国学生说:英国公园的野鸭是观赏用的,不是食品。就此英国公园的野鸭重新获得继续生存机会。而中国留学生偷吃野鸭的故事也传为“美谈”。一般德国人对中国人很好感,对学生更迁就。那时每年初夏,福屋都举办烧烤大宴,中国餐摆满一个大院,来的都是慕尼黑喜欢中国的各界要人和中国学生。慕尼黑警署长也到场的,大家都大夸吃在中国。对中国人来到异国他乡这胃思乡情浓深得同情。可怜的中国学生吃掉几只野鸭是很可理解的事。他们这种富于理解的宽容反倒让中国学生更觉得惭愧。初想,如果野鸭都给吃了,这光秃秃,无野禽的公园岂不逊色。天长日久学生们也会受德国人怜惜生物的影响,尤其是孩子们对小动物的怜惜,往往更感人。随着互相接触交往的深入,中国人见什么都先问“能吃吗?”民族特征,也渐渐在德国成为众所周知的传闻。我带团到香港,在海边,德国人问,这香港海里有没有鲨鱼。导游说,没有。德国人问为何。导游说,全给吃了。这鲨鱼翅不就是山珍海味里排头的么。全团德国人听了没有一个不笑弯了腰的。中国特征又多了一个“全给吃了”。

        生活方式,民族各异。走到一起难免会产生摩擦。就这样心怀一点对人的宽容,对自己的一点自嘲,很多矛盾会化解,乃至成为成长和共进的起点。中国的文化历史如此渊源,居世界文化之最。这个世界,无论那个民族,其稍有点文化的人,都对此敬服不以。所以做中国人全不必大肆渲染自己。我们越是轻轻说话,得理让人,就越让人刮目相看。而且留住中气,多学点别人所长,我们可以少走弯路,更快进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