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流云

刚筹备完在剑桥的学术会,很累。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站在剑桥校长大厅的讲台上发言

(2011-09-17 16:15:34) 下一个

英国剑桥首界二岸三地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学术论坛

致辞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剑桥举办《辛亥革命与英国》两岸三地纪念辛亥革命学术论坛,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一个人来说,参加一个 100 周年的纪念日,一生中只有一次。我有幸和大家相聚剑桥,共同纪念这个百年一遇的日子,心情十分激动。

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时刻。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在这一时刻终结了。中国历史从此走向了新的方向。

我们举办这个论坛,因为辛亥革命与英国有某种特殊的历史关联: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成熟,格林威治海军学校的起义军官,孙中山在大英博物馆、英国议会的走访,在蜡像馆留下的幽默的微笑,老唐人街头的演讲,辛亥义士杨笃生在利物浦投海殉国……。那些曾在英国发生的一幕幕牵连着辛亥的往事,就在我们身边。对这些珍贵史料的发掘、整理、研究和弘扬,正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女士们,先生们,剑桥是英国学界的世纪荣耀。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的世纪荣耀,在我们今日的论坛上,这两个荣耀能连结在一起,我感受到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激动和感慨:因为辛亥革命的伟大,与剑桥的文化的伟大,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上是相通的。我们在剑桥举行这个论坛,表明我们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不仅有崇敬和激情,而且应有治学态度的认真和严谨。

今天在 座的 有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的朋友。在历史和时代的风雨之中,尽管我们之间有许多不同感怀、经历和观念,但在辛亥革命的大旗下,我们基于同一血脉的民族情感是永存的和共同的。我们说的是同一种语言。

我们很高兴并感谢英国学界朋友与我们分享这一纪念时刻,并为论坛提供可贵的历史资料和专业的学术见解。

女士们,先生们,伟大的辛亥革命运动作为事件已经走进了历史,但中国辛亥义士们在那个民族危亡的特殊时刻所迸发出来的爱国激情和守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民族使命感,将作为我们振兴中华的精神动力,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谢谢大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