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五经要义

(2012-10-19 23:43:15) 下一个

五经要义

--摘自楼宇烈《中国的品格》

  不学《诗》,无以言

  五经里面的《诗经》最初应该说是一部文学作品。孔子在教育他的儿子时,就说了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话,认为学了诗以后,就能够懂得怎样遣词造句,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因为《诗经》描述各种东西的方方面面,所以通过学诗就可以懂得很多实用的知识,比如各种植物、虫鸟的名字等。
 
  但是到了荀子,《诗经》就不仅仅被当成文学作品来看待了,它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指导人们生活、做人乃至治国的理论依据。在《荀子》这部书里面,引诗有七十多处。受荀子的影响,汉代很多讲诗的人,都很重视《诗经》的思想性。汉代有一本很著名的注释《诗经》的书叫做《韩诗外传》,写这本书的人叫做韩婴,他就专门以《诗经》来讲政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其中很多内容都跟荀子讲诗的内容相合。

  因此,《诗经》不仅仅是中国文学作品的源头,而且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础经典。所以也有人说,哲学跟诗是分不开的。

  不学《礼》,无以立

  《三礼》包括《仪礼》、《礼记》、《周礼》三部分。《仪礼》就是讲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规定了不同的等级应该遵循的礼。《三礼》的第二部叫《礼记》,它实际上是来解释《仪礼》的,它包括了《仪礼》中最基本的内容,同时从理论上进一步来阐发为什么要运用这样一些礼?这些礼都包含了什么样的意义?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有一部书就是《周礼》。《周礼》的内容主要是讲周代的官制。中央设哪些官?地方设哪些官?这些官的职责都是什么?等等。

  总的来说,《三礼》中的《礼记》对后来的影响是最大的。刚才讲到的像四书中的《中庸》、《大学》,其实也都是《礼记》里面的文章。还有像大同、小康等我们中国人治国的一些理想也都出于《礼记》。

  另外,流传于先秦,后来丢失的《乐经》,它的思想其实也包含在《礼记》之中。《礼记》中专门有一篇《乐记》,其中对音乐的起源、社会作用,以及它在整个礼里面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都诠释得非常清楚。

  《乐记》的主要观点就是人生而有情,这些情感需要发挥出来,怎么发挥呢?就要通过唱,通过呼喊,通过手舞足蹈等方式来表达。在这个过程中,礼引导得好就会陶冶心情,引导得不好,就会使得人们疯狂。所以音乐的直接作用是发泄人们的情感。例如,奏起一个哀乐,人们就会伤心,奏起一个雄壮的歌曲,人们就会精神奋发。同时,音乐又是来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所谓礼以道别,乐以道和。礼确立了人们之间不同的关系,很严肃;而乐又把这种关系拉近了,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等级差别也就不那么明显了,关系自然就亲和了。

  《礼记》里面还有一篇《学记》,是阐发社会教育的必要性、教育的意义和教育的方法的,强调教育的根本是要教人做一个人。我想这样一些观点,即使对我们现在来讲,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礼记》里面,还谈到了许许多多具体的礼的问题,其中有六个方面的礼是最根本的。
  首先是冠礼,冠礼就是成年礼。男子二十就要给他戴帽子,女子十五就要给她及笄,及笄就是上头,插上一个东西,这都属于冠礼。冠礼就是说明你成年了,成年了就要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负责任了,因此就举行这个仪式告诉你应该担负起一个成年人的责任来,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随便了。

  第二个是婚礼,婚礼也是礼里面的重要的一个内容。按照《礼记》的说法,婚礼是合二姓之好,就是把两个姓结合在一起,然后好延续子嗣。所谓延续子嗣也就是延续人类,因为中国人的生命观念,不是个体的生命观念,而是一个族类的生命观念。也就是作为每个个体来讲,有生就必有死。死了以后也不会再生的,不像佛教讲的有轮回。但是他的生命也在延续,怎么延续呢?就在子女的身上延续,因为子女跟父母血脉相承,所以子女的生命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中国人最重视这个,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这是生命的延续问题,要不然生命就没有了,就中断了。

  第三个是丧礼,丧礼是非常重要的,《礼记》里面也讲了它的意义。比如守丧要守三年,为什么?因为从父母生你下来到你能够相对独立活动,这个时间要三年。所以你要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就应该守丧三年。孔子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说我们要非常慎重地对待人的死亡,并且不断地去思念他,这样民风才能够归于淳朴。这个话实际的含义是要教人不忘报恩。所以我常常讲,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报恩的话,大概就不能算是一个人了。知恩报恩是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品行,丧礼里面实际上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体现了一种对父母的知恩报恩。


  第四个是祭礼,祭礼是祭天地日月、山川河流。从某种角度来讲,这表明中国人有一种自然神的崇拜,认为不管是天地日月、高山河流都有神,山有山神,河有河伯,等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报恩的思想。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靠这些东西来生存。所谓天生之,地养之,天地万物养育你,你该不该祭它?当然应该!

  第五个是聘礼,或者叫朝聘礼,就是聘用人的礼节。这个礼,我们现在很忽视,其实它是非常重要的。聘用一个人时,在他工作的部门里给他举行一个小小的仪式,其实就是告诉他,他的责任是什么。同时也告诉大家,这个人来是做什么的,大家才好去配合他、监督他。
  朝聘礼中其实也包括了解聘礼,解聘也需要以礼相待,不是说炒鱿鱼就完了,或者说退休了就结束了。
  我们现在很多学校为学生办的入学典礼、毕业典礼都属于朝聘礼这个范围,但是我们往往都弄得很草率、很简略。其实入学典礼、毕业典礼,在很多学生来说是一辈子都难忘的,可学校这么简单就完事了,这就是不能做到以礼相待。

  第六个是乡射礼,过去就是指一个村子里面,能够体现尊老爱幼这样一种文明风气的礼仪。现在社会上都在强调建设社区文化,我觉得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乡射礼现代化一下,效果一定会很好。
  这六个基本的礼,我觉得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现在来说也很有借鉴意义。现在提倡要建立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如果能有这样一些基本的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们的关系,使人们懂得怎样做人、如何尊重他人,那应该是事半功倍的。

  总的来说,《礼记》是中国传统伦理规范得以建立的根本典籍,它指导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日常生活。

  帝王之学——《书经》
 
  《书经》是上古历史文献的一个总集,里面的内容除了一些传说中夏代和商代的文献外,大部分是周代政府的公告,这些公告总结了夏商两代兴衰的经验教训。它特别注意到,夏代为什么能够兴起?那是由于夏代的创始人禹通过治水为老百姓谋了福利,因此得到了民众的拥戴。夏代为什么又灭亡了呢?那是因为它的末代统治者夏桀残害百姓,失去了民心。同样,商代也是如此,它的兴起是因为开国君主成汤“解民于倒悬”,把老百姓从夏桀的统治下解救了出来;而它的灭亡,则是由于商纣王酒池肉林,荒淫无耻、道德败坏到了极点,完全不把老百姓当人看,人民当然要起来反对它。

  正是因为总结了前两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周代的政府公告中就非常突出地提出了“民为邦本”这样一个思想,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是最根本的。一个国家能不能兴旺,能不能巩固,关键要看你是不是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因此周代的公告都强调作为一个统治者首先要修德,只有德行高尚,才能够获得上天的保佑。

  应该说,《书经》里的这些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就是以人事为根本,这也就奠定了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根基。

  所以《书经》虽然表面上只是一个历史文献的汇编,是一部历史著作,但它实际上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人文精神的重要来源。

  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

  《春秋》实际上是一部编年史。西周没落之后,周平王东迁,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包括两个历史时期,一个春秋,一个战国。《春秋》这部经记载的就是春秋这一个时期的历史。但是《春秋》只记载了某年某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至于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件事情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等,它并没有展开叙述。后人为此对《春秋》又进行了注释,形成了所谓的《春秋三传》。所以我们现在谈到《春秋》这部经,除了《春秋》经文以外,也包括了这三传在里面。
  《春秋》经相传是孔子所删订的,而且传说孔子在删订《春秋》的时候,下笔是非常慎重的,可以说每一个字都包含了一种价值判断,都表明了孔子对事件,对人物的一种表扬或者批评。


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个所谓的春秋笔法。春秋笔法的特点就是秉笔直书,不避讳历史上的事件,这个事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该肯定就肯定,该批评的就批评。所以春秋笔法是乱臣贼子见了都害怕的。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因为春秋笔法就是给他们在历史上定了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春秋》这部经,实际上是给人一种价值观的判断,告诉人们该怎样来评判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强调一个公正而不妥协的态度。

  《春秋三传》第一部就是《左传》,因为是一个叫左丘明的人为《春秋》作的传,所以叫《左传》。《左传》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春秋》经里记载某年某月发生的某一件事情,《左传》就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详详细细地叙述出来,所以左传侧重于对历史事实的注释。

  另外两部,一部叫做《公羊传》,一部叫做《谷梁传》,这两部不着重于史实方面的讲解,而是注重讲解这个事件本身的意义,和它告诉人们的经验教训。

  汉代特别重视《公羊传》,像汉代的大儒董仲舒就是公羊学的一个重要代表。他们特别注重发掘《春秋》里所包含的那种“微言大义”,就是说在《春秋》简短的语言里,其实包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所以汉代人在断狱的时候,都要参考《春秋》里记载的类似事件,看它在《春秋》里面是怎样被解决的,怎样被判断的。然后再按照这个来判断,这在汉代就叫“春秋断狱”。

  所以说《春秋》在汉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治国理念的形成上起过很大的作用。

  宇宙的奥秘——象数之《易》

  《周易》也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从现在一些地下发掘出的资料来看,《周易》中经的这一部分,形成较早,应该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古人占卦的时候所留下来的那些卦辞、爻辞,并经过筛选和编辑,文辞古奥,主要用于占卜。而真正发挥《周易》思想的十传,即所谓的易传,大概是到汉代初年才最后形成。

  十传,就是指系辞(分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彖辞(分上、下)、象辞(分大象、小象)。十传中系辞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是文言;再一个就是说卦。这些传里都讲到了一些对后来影响很大的理论问题,比如《周易》起源的问题,八卦是怎样形成的,等等。至于其他的传,序卦、杂卦都是来解释卦序的。序卦是说明现在的六十四卦为什么这样来排,杂卦则是提供了另外一个排序的方法。彖辞是对六十四卦的每一卦,它所包含的意义做一个综述。而象辞中的大象是解释每一卦的卦辞的。每一卦又有六个爻,每一爻都有对应的爻辞,小象就是用来解释爻辞的。整个十传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对《周易》经文的解释系统。

  综合《周易》的经和传来看,它大致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周易》六十四卦卦图的品 格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个是象,就是卦象,比如乾卦就是六条直线,坤卦就是六个断线,这就是象。第二个是言,言是指卦辞和爻辞,对每个卦都有相应的卦辞和爻辞。比如乾卦,“乾,元、亨、利、贞”这句话就是它的卦辞。爻辞呢?第一爻就是初九,潜龙勿用。第二爻是九二,见龙在田。然后是九三,夕惕若,历无咎。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那是飞龙在天了。那么第六爻,上九呢?上九就是亢龙有悔了。卦辞和爻辞合起来就称为言,有象就有言。第三个是意,就是指每一个卦象以及它的卦辞、爻辞里所包含的意义。所以,《周易》包含了象、言、意三部分内容。

  《周易》在汉代形成后,当时的人十分重视象这一部分,称为象数学。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用《周易》来占卜,而占卜的方法主要是跟象、数有关。

  实际上,《周易》最初就是用来占卜的,在《系辞》里就非常明确地讲了,易是什么?易是占。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甲骨的占法,称为兆。就是把一个乌龟壳钻一个窟窿到火上去烤,烤过以后它就有裂纹,这种裂纹就称为兆,然后根据这个裂纹的走向、构成,来预测或判断某一个东西。

  还有一种就是根据数,这是《周易》所采用的方法。即是根据蓍草数目的分排,来确定卦象,然后根据卦象来推断一件事情。所以在《系辞》里,《周易》这种占卜的形式被称做“极数知来之谓占”。具体的方法很复杂,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民间的土办法,就是拿一个铜板,扔一下,正反面,正的多少,反的多少,这样来算,这也是占卜。

  汉代的易学不仅继承了《周易》古老的象数占卜的方法,而且还把象数跟十二节气、跟东西南北这些方位都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象数之学,并且把它归纳得非常清晰明白,用于预测,很实用。一直到今天,只要用周易来算卦,基本上用的都是这种方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