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智库

致力于做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和政治层面的研究,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兰德机构。
个人资料
正文

历史几次泡沫的分析

(2011-11-09 16:06:16) 下一个

历史几次泡沫的分析(全职团队讨论稿)

一、 荷兰郁金香泡沫

二、 法国密西西比泡沫

 

最近一段时间全职团队内部会写一些历史数次比较又名的泡沫的成因、破裂的分析,今天还会发布一篇19292012对比分析的文章。

 

一、荷兰郁金香泡沫

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投机泡沫被看做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事情的经过如下:

1566-1609年,荷兰爆发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的独立战争,摆脱殖民统治后,荷兰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荷兰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三大支柱:一是东印度公司的组建;二是阿姆斯特丹银行的成立;三是强大的商船船队。凭借这三大支柱,荷兰成为东方贸易的霸主,欧洲金融中心和世界性德“海上马车夫“。

现在模拟一下当时的世界:东印度公司作为殖民者的矛开始到世界各地做贸易。做贸易肯定要赚钱的,遇到不打开国门,就用军事手段去征服,让该国签下不平等条约,以低得价格在当地买原材料,同时逼迫该国开放本国市场,再用高的价格强行倾销荷兰生产的产品,如果该国不需要东印度公司所卖的商品,干脆就用鸦片来还白银。解放后,中央政府也用的是这种方法以农哺工。庞大的商船满载着货物去各地倾销,又满载着金银回到鹿特丹,这钱一来要保存起来,二来要让钱继续生钱,这样银行就孕育而生了,为了把远期的钱立刻挣到手,又出现了股票、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种。钱多了,需求也多了,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郁金香”最早在1554年被人在土耳其发现,到了1593年,法国人又把郁金香带到了荷兰,达官显贵们把拥有郁金香做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刺激了郁金香的需求,价格也扶摇直上。一个泡沫的产生仅靠一少部分人的参与是不行的,必须有广泛的大众阶层也参与进来才行。当前期买郁金香的人赚了很多的时候,后面人的眼睛也红了,当郁金香成为大众追捧的资产的时候,其旺盛的投机需求也被积极地调动了起来!“击鼓传花”的游戏开始了,直到没有最后的接棒者为止。所有地投机狂热行为都有同样地规律,价格上扬促使众多的投机者介入,长时间的居高不下又促使众多的投机者谨慎行事,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崩溃。泡沫的结局都是一样的,而且还会不断重新上演。

 

二、法国密西西比泡沫

以下为法国密西西比泡沫模型。

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和郁金香泡沫的不同之处在于:荷兰郁金香泡沫基本上是民间的投机炒作,但是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有着明显的官方背景。郁金香泡沫炒作的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扯的人数有限,而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发生在股票和债券市场,把法国广大中下阶层的老百姓都卷入其中。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更具有现代特色。把现代的复杂模型分解成若干个简单历史模型,一一看清楚,学习和认识的速度就快了。

法国密西西比泡沫经过: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亲政的54年当中,竟有31年让法国处于战争状态,一个国家要打仗就得对老百姓增加苛捐杂税,大量有技术的手工业者纷纷逃离法国。一个国家的财富来自于这个国家的人民能提供多少商品和服务,所以法国的经济陷入持续衰败状况。十分之一的法国人成了乞丐。到了1715年,法国负债25亿里弗尔,而当时每年的税收不过1.45亿里弗尔,政府支出需要1.4亿里弗尔,法国已经破产了。(想编制一个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接替执政的摄政王为了填补国家财政的巨大窟窿,下令重铸货币,新货币的金属含量只有原来的五分之四,货币贬值五分之一,流通时还按原面值交易。(有必要把货币银行学和财政学真正搞懂。一个国家提供金属货币,应该是遵循金本位制的。一个国家发行多少货币,是要有信用做背书的,如金银的库存,一国的GDP等,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减少金属货币成色,就是少支付铸币成本,在货币和实物商品交换过程中赚钱,财政结余就有了,相当于政府出老千,时间长了会出什么问题呢,贬值是肯定的,可老百姓怎么能发现,继续思考中)

一个天才的金融家约翰﹒劳出现了。他认为纸币本位制要比贵金属本位制更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给了发行货币的银行更多的运转空间和控制宏观经济的能力。他向法国摄政王提出金属货币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商业国家需求,必须要有纸币辅助。他还建议摄政王建立一个银行来管理国家的税收,再以这些税收和不动产为信用基础发行纸币。1716年约翰﹒劳在巴黎建立了一家私人银行---通用银行。这家银行拥有发行货币的特权,其货币可以用来兑换金属硬币还可以支付税款,根据特权可以随意购买和兑换,发行后价值也保持不变并能支付国债。这使纸币比经常贬值的金银更能保值。当时法国财政混乱,利息高达20%-30%,劳氏对较可靠的期票按6%予以贴现。相当于降息,促进实体经济复苏。质量好的贷款客户自然都跑到劳氏那里去了,资产总额迅速增加,它发行的纸币在公众心目中的价值迅速升高,比同样面值金属货币价值高出1%。人们对纸币的信任完全建立起来了,一年之中,通用银行发行的纸币市场价格超过了面值的15%,而法国的国库券下滑到面值的21.5%,劳成为法国经济界最重量级人物。

一个叫安东尼的商人不得不将其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贸易许可证转让给法国政府。劳发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说服摄政王取得了在密西西比河广阔流域和河西岸路易斯安娜州的贸易特许权以及在加拿大的皮货贸易垄断权。劳注资1亿里弗尔新成立了“密西西比公司”,并获得了为期25年的自由开发路易斯安娜州的权利。该公司拥有整个路易斯安娜州的财产和统治权以及正在查明的地产,垄断了加拿大海狸毛皮的贸易。州政府全部财产、要塞、武器、生活资料和现金储备,一概无偿地转移给该公司。特权的有效期为25年。新公司首先被分为20万股,每股500里费尔。前面讲过面值500里费尔的国库券在市场上只能换来160里费尔,但劳规定新公司的股票可用国库券的面值购买。这相当于用160块钱的国债兑换未来具有巨大增值潜力的500块钱股票(债转股),不算股票未来的增值,光兑换一下也翻了三倍多。这下点燃了整个法兰西的投资、投机狂潮。劳氏银行良好的信用,让人们对劳及其做出的承诺深信不疑。劳和摄政王如醉如痴,但他们忘了没有足够的资产做信用担保来支撑所发行的货币,就只有死路一条了。(现在所发行的20万亿人民币是靠3万亿外储做背书的,外储减少,多出来的人民币怎么办?很恐怖的事情,M2/GDP

1719年法国政府将整个法国殖民地的贸易都归劳氏公司独占,这种垄断性的海外贸易也为劳的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超额利润。劳将密西西比公司和东印度公司合并,新公司发行5完张股票,每份500里弗尔的股票每年可以分红200里弗尔,仍然可以用国库券以面值购买,这时的国库券一直在贬值,500里弗尔的面值只抵得上100里弗尔。这样算下来每年的分红就达200%。也就是说拿100块钱可以买到面值500块钱的国债,再换成股票,享受每年必然获得的200%的红利,那还用干活吗?至少30万人前来购买5万份新股。最后公司认为再发行30万新股,每股5000里弗尔,就可以帮助法国还清所有国债了。在三个星期中,劳氏共发行了股票30万张,票面价值1.5亿里弗尔,公司总共得到了15亿里弗尔,在黑市中股票市值更是达到了30亿。如此惊人的股票投机,自然要求增加通货供应量,劳在5个月中共发行9亿里弗尔。民众对纸币的需求远高过对金银的需求,股票成了最大的蓄水池。一小部分聪明的人开始将股票兑换成纸币再兑换成金银币和珠宝,偷偷的运出国去。流通中的硬币越来越少,海外贸易结算要靠硬通货(金银币)的,所以贸易也不断萎缩下去了。随着殖民地等坏消息不断传来,股东们的信心大受影响,抛售股票的浪潮逐渐开始。一国的货币发行总量应该与该国的GDP大体相当,偏离太大,通货膨胀开始。该公司股票价格一泻千里,创造了至今仍保持的跌幅一次达99%的世界最高纪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