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智库

致力于做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和政治层面的研究,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兰德机构。
个人资料
正文

关于TPP的我的个人的观点

(2011-11-14 19:10:08) 下一个

关于TPP的我的个人的观点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APECTPP之间的区别,APEC是一个定期的多边磋商机制,没有什么强制性,说白了就是隔一段时间大家坐下来喝个茶聊聊天,然后把前面几年发生的事情交流一下。大家可以看看APEC前面几年开会的成果,一看就明白了,基本就是提供一个大家就当前局势进行磋商的平台。但是有一点,在没有其他竞争的情况下,APEC是有效的,因为是一个这个集团的磋商机制。但是一旦有一个更有效的机制的情况下,APEC的硬伤马上暴露出来。

  我就打个比方,有偏左的找过我,有偏右的找过我,给我的感觉的差异就是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差别。偏左的这一块大部分人很有信仰,很有理想,但是没有效率,喝个茶聊聊天,骂骂现状然后回顾回顾过去,一个下午下来没有什么成果,第二天可能大家都不记得昨天谈了些什么。偏右的大部分没有信仰,钱就是信仰,但是这批人很有效率,10个人坐下来谈事情,2个小时谈完,各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有什么奖惩等等一目了然,然后大家分头去干。我说完这些大家知道为什么中央要走中间路线了吧?国家需要有信仰的老百姓,但是也需要办事情的人。以上说法不代表对于左和右的态度,只是描述一个事实,也就是双方的优势和劣势。

  APECTPP同样是这个道理,APEC就是一个茶话会,TPP就是一个办事机构,因此从办事情这个角度去看APECTPP是不具有对抗性的。但是APEC我国具有一定的主导权,在TPP里面我们很有可能不具有大的主导权,主导权在美国手上,而且大部分规则都是对美国有利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千万不能不参与,而应该是有策略的参与,尽量增加我们的影响力然后减少我们的损失,假如这个做不到我们就努力去把这个事情搅黄,然后大家再回到APEC这个机制中来。假如我们不参与TPP这个事情的话,我们就没有话语权。

  我们考虑问题要从战略这个角度思考,国家和国家之间假如从战术这个角度思考,很有可能短期赢了但是中长期输了。

  这方面我们借鉴巴西的做法,美国在搞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时候就是这样,所有的都是对美国有利的,巴西也参与谈判,但是就是不放口,然后在谈判的过程中和其他几个也会受到巨大影响的国家联合(比如阿根廷),最终在20052006年这几年中,消耗了美国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把美洲自由贸易区搅黄了,美国最后没办法只能再回到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双边谈判中来,这样这个目的就达到了。

  然后我们下面再来看,后面几年,其实就像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样,东南亚的制造业谁来承接的问题,谁承接的多那么谁就中短期受益多(对于政治人物他们关心的就是48年的周期,看看中国19992008年的发展就知道了)。我在周六(12号)的文章中重点讲了后面承接中国制造业的经济体,美洲贸易区后面将是主要承接国家,美国将会用这个来诱逼巴西就范,然后其他一部分会给亚洲国家,目的主要是拉拢这些国家围堵中国,另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可能给俄罗斯,让中俄之间的互补插入钉子,因为这种制造业是具有竞争性的。

  所以我觉得我国的策略应该是参与TPP的谈判,但是用“拖”字诀,同时和亚洲另外几个容易受到农业打击的国家联合沟通,来和美国谈判,因为美国的这个策略对于其他经济体的农业也是打击很大的,特别是象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同时中国尽快在上合组织内部讨论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当我国在两个系统中去谈判的时候,我们的筹码更多,而且和美国谈的不好就可以把那些有意见的国家向上合组织体系内拉,这样就是筹码。而且上合组织体系内我国是具有主导性的,并且这个体系内部是相对来说比较平等的体系,中国不会过多的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国家,这个就是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最大的差别。

  国际上面很多事情是具有关联性的,我们国家要着眼于上合组织体系,以这个为立足点,然后来整合亚洲国家的资源(包括经济、政治和军事资源)。

  美国可以把APECTPP的方向搞,我国也可以把上合组织向自由贸易区的方向搞,因为上合组织体系一旦进入自由贸易区这个范畴,对于美国的地缘政治层面的战略打击是致命的,打开地图看看就明白了。最近中俄在高铁方面要进行合作,这个是很好的方向,上合组织体系内一旦通过高铁系统贯穿联合,这个其实就是美国的死穴。

  以下为昨天的文章中写的关于这个方面的一个观点:

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很多人没有理解TPP的含义,TPP初期是一个在APEC框架下的4个国家的多边谈判框架,现在美国开始介入主导。按照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过程,涉及到农产品后,必然会变成是一个双边谈判的模式(美洲的大国巴西在这个里面起到了很大的关键性作用)。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美洲自由贸易区,最终是以双边为主的一个贸易区结构。APEC只是一个论坛,也就是大家坐下来做一下阶段性磋商的机制,这个机制是无法和自由贸易区机制抗衡的。亚洲国家关心的是什么?是中国的制造业向外转移中他们能够吃到多少。这个是核心是战略,假如我们脱离TPP还在搞APEC的话,那么结果就是我们真的被从亚洲隔离出来了。另外从战略和力量对比中,在自由贸易区这个框架内,中国和美国实力是不对等,美国实力远远大于中国,因此在这个框架内和美国硬着头皮去掰手腕输的概率很大,因此比较合适的做法其实是参与双边谈判但是拖,通过我们的参与来影响这个机制的进程。就像前面美洲自由贸易区里面巴西的角色一样,参与谈判但是拖,拖到最后就是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多边形式泡汤,结果还是各方最后通过双边谈判解决问题。因为里面关键的农业的问题,日本、韩国、印度等等都是比较敏感的,我们可以在双边谈判中就拿这个事情进行挑动,类似当年巴西的做法,搅黄美国的这个战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