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大智若愚,2战后美国的蠢猪战略 ZT

(2012-12-26 11:56:55) 下一个

从根本上说,美国能成为第一,靠的是统领在各族人与自然环境的一体存在、贯通于经济和政治与文化的一致发展的社会理念,靠的是与世界其他各国的优化性的战略博弈。


社会理念是指人们对社会基础、构成、核心及追求的理解观念。美国的社会理念:社会首先是由自然与人组成,人的自然权利不可剥夺;否定了自然权利,就破坏了一个社会作为人的家园的基础。


依据不可剥夺性,权利就与权力不同,权利是以人类为主体的自然属性,而权力则是以公民为主体的社会力量;权利是本原,权力是合成;权利的保护会强化人民的自治,权力的占有会滋生官员的腐败。自治与防腐都需要信仰。


依据信仰必然性,自由就与任性、宿命都不同,任性与自由都有自主,但任性没有服从;宿命与自由都有服从,但宿命没有自主。自由的本性就是服从的自主性或自主的服从性。自由的基础是自知,自由的核心是自律,自由的追求是自觉。


依据自觉追求性,做人就与承担角色不同,做人遵照心性,依据心性原则来生活;承担角色按照社会责任,按照外在的社会规矩来行事。适合角色会让人适合群体、社会、环境,有现实的利处。但这种扮演过程就造成了一伙人与另一伙人的矛盾、一个阶层与另一个阶层的冲突、一种现象与另一种现象的对抗。


把握这些必然性,才会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


战略是对事物作为一个整体世界的多重关系思维的韬略与方略。社会战略是对社会作为世界而具有的多层关系的统一把握。它不仅依据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以及它们的统一,而且依据这种统一是在人们的活动中。人们的活动,不仅发生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发生着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


人同自然的结合就产生了经济,所以经济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同自然进行交换的社会劳动及过程。这里的需要是内在动力,自然是客观基础,交换是实现机制, 社会劳动是实质。劳动生产改造了自然,满足了人的需要,这是经济的本性;但它必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并受制于这些关系才能进行,这就是经济的本质。美国调整经济矛盾采用了两种观念:共和党抓住了经济本性,主张起点平等,实际上是守住了生产力;民主党抓住了经济本质,主张终点平等,实际上守住了生产关系。


人同人的结合就产生了政治,所以政治是人们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他人进行权利与权力互换协商的活动及过程。其中,利益是基础,权利是核心,协商是中介,权力 是关键,公正是最高原则。权利追求内容公正,美国实行多元民主、选举团制、陪审团定罪等方式;权力维护程序公正,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三级所有、政府公平执法在先等原则。程序公正依据的是角色公平,而内容公正依据的是人性正义。公平维护的是生意关系、商业交换;而公正维护的是人际关系、社会协作。


人同自己信仰的结合就产生了文化,所以文化是人们为了自我的意义需要,对人生理念、愿望、理想等追求进行创造的外化及规范化过程。意义追求是文化的内在根 据,社会规范是文化的外在显现。美国通过实行政教分离、信仰自由原则来保证意义的追求;通过坚持自由、平等、民主、选举等多重性的观念来保护规范的融合; 通过主张客体、主体、自我三层的教育与管理方式,培养人们宽容、自省、自治的自觉性。


正是对这些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关系的统一理解,才让美国形成并实施了统一化的社会战略。


美国的秘密是战略博弈。


所谓博弈,指人们之间的较量,其关键是看谁能把握对手的可能性,现实地研究出对自己最为有利、最为合理的对策来。博弈的最高境界是参与各方都愿意与你合作, 并看起来你还吃点儿亏。智猪博弈中的小猪会选择“搭便车”,那是因为小猪这样做会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占点儿便宜。大猪采取的对策是去踩机关,表面上看是吃点儿亏,但这样不仅大、小猪各有所得,而且大猪会越来越主动。


美国二战后的行为极似大猪,主动帮助欧洲重建,甚至不惜成本支持日本、南韩等亚洲国家发展经济、协助其防务、开放其市场。这些国家都觉得占了美国的便宜,但 回过头来看,美国才占了最大便宜。如果这些小猪不想饿死,那只有跟着大猪的一条路子了。反过来想想苏联的做法,如果当年他们不从中国撤走专家,哪怕象大猪那样光为了自己不撕毁同中国的合同,苏联会有今天这样不仅丢掉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而且自身也发生了分裂的结局吗?


由此可见,美国在世界博弈中的战略,不能完全被归于阴谋。虽然作为角色的需求,美国政治家们玩弄阴谋是不可避免的,总统、议员、法官没有不耍阴谋、玩猫腻 的。但角色的背后却是人在支撑着,同样是扮演这些角色,每个人的扮演及其过程、结果却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是扮演者在背后作为人的不同。如果只耍阴谋,只知道阴谋,那角色真的就把人给异化了。阴谋成性,就把政治家变成纯粹的政客角色。异化了的政客,绝对不会在乎人民的。为了首相、总理、总统那个角色,不惜 牺牲人性,残杀人性;为了大和、日耳曼民族,可以任意灭绝其他种族。在角色冷酷的理性欲念中,不会有关心人、保护人民的真正长远设想,不会有接纳融入其他 种族的融合观念。


把美国的发展归于“阴谋论”,实际上是只看到了外在的角色性,没有看到扮演者背后的理念差别。例如,杰佛逊的“不可剥夺权利”,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大 罗斯福维护中国主权的“门户开放”,小罗斯福的“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看给穷人带来了什么”,肯尼迪的“把对一国自由的威胁看成是对人类自由的威胁”等等,都奠定了美国战略背后的理念基础。


阴谋与战略的差别在于:


从性质上看,阴谋只注重自己单方面的占有获得,所以会不择手段,自私自利;而战略则关注整体的效应,包括对手的应得利益,所以会互惠互利,结果双赢;


从功利上看,阴谋只注重暂时的得益,而战略则关心长远的根本,例如,阴谋会教唆政府应在统治稳定上多想招数唬民众,不用真在老百姓的事儿上下功夫;可是,战略却认为,一个对自己百姓都不亲的政府,怎么可能调动大多数民众的积极性、维护真正长久的稳定呢?


从目的上看,阴谋只关心内部的利益,而战略则要求全局的平衡,例如,阴谋会坚持国家应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管它什么他国的事;可是,战略却强调,一个连兄弟国家都不予保护的国家,怎么可能保持自己的国际阵营呢?


然而,这种差别只有提升到关系思维的哲学层面,我们才能真正看清楚,才会自觉地理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