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事黾谈

碎碎念 ——给自己的一份纪念
正文

动车组,要提高的不只是车速

(2011-02-23 10:27:56) 下一个
动车组,要提高的不只是车速

文/吴黾

匆匆忙忙接上老婆,匆匆忙忙把老婆送回老家,然后又匆匆忙忙只身一人返回自己居住的城市,一不小心还赶了趟时髦,动车组运营的第一天,自己就亲身体验了一下备受关注的和谐号。有点儿小感慨,随便在这里说道说道。

其实原本也没打算追时兴,应该算是纯属巧合,因为以我的本性,我是一个极不爱凑热闹的人,烦透了那种屁点儿小事儿就围一堆人的繁荣景象。说实话,我还真憷头乱哄哄的场景,为此我很少去逛什么大商场或者商业街之类的地界儿,虽然购物的口号一般都是“逛一逛也是享受”,但自认为自己还是无福消受那种摩肩接踵的热闹与亲密。因着这种惯有的念头,心里自然想到头一天开行的动车组也会是如此得拥趸众多,所以有些怕。

当然怕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自己对动车组知之甚少,只知道车速一下子说是提高到了200多公里,这样的速度应该说确实不是很低了,最关键,这还是第一次正式运行,心里总觉得有点儿不经意间当了试验品的味道。尤其是18号的上午,电视里的新闻频道还在现场直播这次重大事件,瞧那架式,让我不期然间就想起了神州五号发射的那个日子,想起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同志。可惜我不是航天英雄,但我多少总算能稍微体会一下人家的心境了。若说没有点儿激动和期待,若说没有任何的忐忑与不安,那绝对是瞎话,至少我是如此。看来我这个人就是这么没有出息。

在去车站的路上心情多少有点儿复杂,当然不只是要去坐刚刚提速的火车,还因为跟老婆久别之后刚刚见面就又要分开,总觉得有点儿不太对劲儿,但也没办法,工作需要嘛,也只能这么开导自己,还有她。车站里一片繁忙景象,不过秩序还不错,动车组有专门的候车室,到里面一看,有意或无意赶上时髦的人还挺多,原来我并不孤独,也许孤独的感觉其实都在于你自己的心。从这一点上说我比杨利伟幸运多了,毕竟有那么多同行者,当然,因为这样的幸运,所以英雄也只能是杨利伟,而我,充其量也就是个普通的乘客。

车站的工作人员在不厌其烦地组织所有准备去“尝鲜儿”的人按顺序排好队,大家还算给面子(可能也是因为大伙事前都已经清楚了动车组停站只有一分钟的缘故吧),没费太多的功夫一条臃肿兼有参差的长龙就呈现在了候车大厅里,像极了我们的马路,本来画着两条车道,实际的车流航线永远要多那么一点点,这或许也就是特色,没别的办法,你只有去适应。人挨着人站着,好在天气还不是很热,于是我就想起了一句话,贴人贴面不贴心,想必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开闸了,人流缓慢前行,突然长龙的前端出现了一阵骚动,原来是有电视台的记者在录像,当然还有几个地方领导模样的人在送行,在随机地跟某几个幸运人士握手,说着一些我没有听清楚的话,但我能猜想到他们说话的话题与内容,我想您也应该能明白,如果咱们不是心有灵犀,那就是这样的场面这样的镜头我们的确见得太多了,耳熟能详。感谢几位领导,让我有机会加速通过了检票口,因为我前面原本很长的队伍倏忽间缩短了许多,旁边那条线路却瞬间增肥了不少,因为那边有领导,有记者,嗯,还有摄像机。

在众人的殷切期盼下,和谐号并没有呼啸而来,而是缓慢而又安静地停在了身旁,感觉不错。上了车,里面很干净,也很敞亮,我所在的车厢是5号车厢,好像是列车长办公席,也就是那个传说中很温馨很别致的酒吧休闲区。有个小吧台,还有几把椅子和几张桌子,不过我上来的时候那几张桌子旁已经坐了几位靓男和美女,有的在笔记本上敲敲打打,有的手里端着长筒照相机,很明显,应该是随车采访的记者吧。其中两位女记者长得还不错,身材很好,因为她们穿得实在是很少,够时尚的,配得上这个时尚的列车。这些当然都是我找到座位坐定后且列车启动行走了一段时间,我的眼睛因为看外面的风景感觉到酸涩,抱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态才观察到的。

没有买到一等舱的车票,我所在的席位属于二等舱,其实二等舱的座椅也还算舒服,当然一等舱的应该会更舒服,我想。我没有心思挪动脚步隔着两节车厢去亲自观摩,虽然很多人都在那么做。二等舱的座椅类似长途大巴车的座椅,椅背儿可以前后调节,没想到座垫也可以前后调节,前后排之间的空间也不是很小,应该说比较舒适。前排座椅的椅背上贴着怎么调节座椅的说明图,应该说浅显易懂,但还是有些人费了点儿周折,因为扶手上有两个调节按钮,有些人就是剌乎,或者说习惯性思维严重,犯经验主义错误,不先看清楚示意图,胡乱摸着一个按钮就按,也许是先摸到了调解座垫的按钮,怎么用力往后靠都无济于事,椅背儿就是岿然不动,于是就狠命搬扶手,哐哐的,估计再找不到门道或者说无旁人指点,兴许就会把座椅咣当散架。

我旁边的一位大哥就是如此,我实在看不过眼,主要还是有些心疼那刚刚投入使用的新座椅,冒着犯忌讳伸手帮大哥把椅背儿给调整到位,顺便多费了几句口舌,告诉他那个他一直在较劲的按钮是调节座垫的。我没敢看他的脸,以最快的速度忙活完他那边,就赶紧转眼去欣赏不远处坐着的美女记者了。但心里却在琢磨,这些座椅以后可能还会时不时地遭受到这种相同或相似的待遇吧,真替它们担心,不知道它们能支撑多久。也许是列车运行起来有些冷吧,其中一个美女记者找了一件外套披在了身上,把她令我神不守舍的裸露的后背给严严实实地遮挡了起来。没劲儿,我也只能把眼光投向别处,毕竟,风景无处不在。

车厢的过道一直人来人往的,有的是去沏茶倒水,有的是去体验新厕所新盥洗间,有的则当然是在视察般的转来转去。听邻座去过了卫生间的人念叨,这个车上的厕所不错,有点像飞机上的洗手间,无论是设备还是装置。我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内急的迹象,虽然也想去亲自体验一把,但也不能说没尿也非要装成尿急的样子给自己生硬地找个非去厕所不可的借口到里边愣挤吧,虽说关起门来你干啥或者不干啥旁人谁也不会知道。于是就拼命喝水,一口接一口的,会有感觉的,在不久的将来。其实这样的时刻原本也不用等太久,即便不死劲儿地喝水。我必须得去走动走动了,哪怕不是去方便。

也不知道哪位大哥或者大姐,临上车前午饭估计不是吃的韭菜馅儿包子就是韭菜馅儿饺子,车开了一会儿估计胃口就活动开了,于是就比较有规律的隔个三五分钟就打一个嗝儿,打嗝的声音我听不见,否则我也就能确认是哪位大哥或大姐了,这个问题一直困惑到我下车,应该说一直困惑到现在,别的没记住,倒是多记住几张生动的脸,到现在还在我眼前晃悠,如果是那位美女记者的脸该有多好,我一定会诚心感谢那位悄悄在不远处默默打嗝儿坚持不懈的朋友,可惜,现在我只能在心里称呼那个只知道自己享受美味却不晓得照顾别人感受的人为家伙了。只闻其味儿,不见其人,搞得我头昏脑胀的,实在受不了了,或许还真地不如去厕所潇洒走一回呢。

全新的厕所,全新的感受,设施是一流的,如果有遗憾,就是有些人并不知道去珍惜去维护,也可能是我去得稍稍有些晚了吧,厕所的地面上也不知道是水渍还是尿迹,点缀着一些胡乱扔掉的手纸,可惜了,这么好的硬件环境。其实有个专门的清洁人员还一直在不间断的清理,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人多力量大,此话诚然不假。盥洗处是自动喷水和自动喷洗手液的那种,很先进也很人性化,我很感动。可是过了没有多久,我就听到了一个列车员跟随车的设备提供商代表抱怨,说洗手盆堵了,因为不知道哪位乘客把那里当成了垃圾桶,把喝剩下的茶叶倒在了里边。那个代表一脸无奈,不过她还是赶过去处理了,结果怎样我不知道,因为我没跟着过去,但我心里猛然间也感觉有点儿堵,虽然茶叶并没倒在我的嘴里。

很好的列车,很好的设施,很好的环境,很快的速度,很多的人。设施可以改善,速度可以提升,那么作为乘客的人呢?和谐号,其实,离和谐好像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距离。(完)
 
(2007年6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