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声

美国,加州,湾区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西雅图杂记 09 回国见闻

(2023-03-06 16:49:57) 下一个

高级公寓里的礼遇

随着制造业全球化,美国工业经济越来越多的Outsourcing,许多公司的生产和销售服务都转到中国,这下哈死笨的可算是人尽其才,优势绝对了。2006年在西雅图的一个公司他作为美方公司的代理到国内,在江南一小城高新科技开发区长期蹲点,拿着美国绿票子,住着星级宾馆式的高级公寓,以公仆的形象,以步代车钦差去了。我就更多了一个回国的理由——休探亲假,也见识一下国内高尚住宅,品一品富贵的滋味。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越洋飞行,再坐一个半多钟头的汽车,到达公寓时已经近半夜了,仍见几个身着制服的保安在坚守岗位,见我们一脸的风尘,一车的行李就急忙热情迎上相助,帮着提行李,开电梯,目送我们进了单元房。第二天晚上,哈死笨的回来对我说,你猜昨晚当班的那个保安跟我了说了一句什么话?他问我:“到现在才找到一相好的?”我说:“这是我惟一的老婆!”我俩无奈地笑笑。难怪我白天出门时,就看到那几个篮衣人冷眼上下左右打量着我,横竖看我不够格被包养,他们一定揣摩着,哪儿来的这么一个土妹子也能住这里,有这等福气?我不免为老公叫屈:你好没眼光啊!

  四人一桌几壶茶?

一日,老友相约赴一名茶馆,入门有古装扮相的小生领位就坐,四人还未暖席,但见古侍女梳妆相的美妹前来应点。老友客套请我们首先,我二人真是外来的土族人,看着名目既养眼又悦耳的茶点谱,不知是啥名点名茶,瞅着动听花俏的美食名还真就两眼一抹黑,也不敢乱点,一是怕点错了吃不了兜着走,二是怕被挂羊头买狗肉给宰了,坑蒙了。就叫了几个传统的兰花干,鱼皮花生,多味瓜子,盐津话梅。小点完毕,最后叫了一壶清热解毒的枸杞菊花茶。零食小点随即上来,茶却姗姗来迟,想必名茶馆的茶是地道的,讲究的,且得慢工出细活。待那古侍女典雅地托着一小托盘,忽忽悠悠,飘然若仙地来到面前,定睛一看,只有一小壶,一只杯。老友当即责问:“怎么就一只杯,这么一小壶?”再听那小女子怯生生地反问道:“这位大姐不是要一壶茶吗?”我等顿悟,原来此处是以壶为单位,人手一壶,四人当是四茶壶,四只杯。每客人民币20元,是不是忒贵了点?看来老友也是不懂规矩,比起我俩也算不上新新人类,也是土家族?既如此误点,就以误就误,四人就着一小壶枸杞菊花茶,又请小妹破例加了三只杯,一大壶白开,尽情地一杯一杯冲泡,极度稀释着那点可怜的枸杞菊花,算是物尽其用了。

  寻觅豆腐脑

高新技术开发区吸引了许多外商,自然就成了祖国新辟的风景点,听不到也看不见居民生活区那样很有中国情调的百姓生活景象:小贩的吆喝,机动三轮的马达声,买早点的,送牛奶的,收垃圾的,甚至拾废旧,捡破烂的。政府禁止小生意人在此摆摊设点,因而吃不着我怀念多年的经典中式早餐——豆腐脑,只好冲了一袋速溶燕麦对付了早餐,便决定去市区的商业街,食品街一解豆腐脑馋瘾。和所有平庸又平凡的小女人一样,逛街购物曾是我一种享受,可是在美国这么多年我行我素,无滋无味,粗针大麻线的生活,我几乎丧失了逛街、品味服饰的女人天性。走在商业街上,满目金碧辉煌的时装店面,别致精巧的精品招牌装潢,名厨主理的豪华饭店,什么生猛海鲜,山珍野味套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宝岛风味餐……繁华兴旺的街景,人们兴奋喜庆的音容笑貌,我真真切切地觉得自己是走进了花花世界,像刘姥姥走进大观园一样可笑可叹,可我还是没有热情流连于名品服饰,依旧执意找寻我劳动人民之所爱——豆腐脑。走了大半天实在是饥肠辘辘了,忍不住驻足在一家看似高档的餐馆前,还没立稳脚跟看清店门,两位雍容华贵,亮丽挺拔,身着不知是唐装还是什么朝代的时装的现代侍女热情迎面相邀。我们知道这里根本就没有我们想享受的土货,还是礼貌地问了问他们有什么特色菜肴,俩靓妹马上拿出烫金印制的菜单一一推荐,一道清蒸桂鱼要230元人民币,差点听掉了耳朵,老公调侃地问她们:“有没有豆腐脑?”美姑娘这才明白遇上了两个土鳖,眼黑立马被眼白挤去,合上菜单,挥手让我们走人。劳动人民啊,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没有了尊严!我不得不拿洋腔压压阵:“ok,we go。”一靓妹紧接着说:“有钱当然可以喂狗”。真是狗年旺旺了。这洋腔对这种go狗同义者,唱了也是白唱,无奈仰天大笑,扬长而去。豆腐脑店门没摸着,还差点误入了宠物店。

  快乐的皮匠

自打出国就没擦过鞋油更别说是钉鞋跟了。在美国,可见街头擦皮鞋的,但没看过修鞋钉跟的皮匠。一个行业的产生出现是市场促成的,一个行当手艺人的生存状况也依赖于市场。在美国人们很少穿皮鞋在室外步行,而即使在室内,皮鞋也多是在地毯上工作,鞋跟鞋底不易磨损,一双鞋的服役期有好几年,人们一般只有足下生辉的感觉,而从没有过修补革履的服务需求,哪里来的皮匠职业?在shopping mall里倒是有shoes repair的专业店,可那真是非常独到,专业的,近似修复古玩,珍品的服务,其服务对象也不是平民大众,修一双鞋可能比买一双鞋还贵。这样的鞋商不是一张凳子,一把钳子,几颗钉子的意义上的小匠工,无论是服务对象,方式,还是经营条件,质量标准及涵盖面与国内皮匠的名词定义相距甚远。然而我十年毫发无损的鞋跟,实在不堪在国内的过渡工作,没几天就脱落下来,眼看着不修补,一双好端端的意大利皮鞋就要报废了,所幸的是皮匠这个行当,政府还没有取缔其临街服务的经营权,就在街头巷口找到了一个皮匠,请他帮我钉个跟儿。坐在他的小板凳上,与他聊了一会儿,小皮匠是位三十来岁的小伙子,与他搭伴排排坐的是位做修拉练、补皮包的女工匠,他们是一对风雨同舟的患难夫妻。眼下正值过年,许多这样外来的手艺人都回家去了,他们趁节日期间购销旺,人气盛的喜庆时机想多挣些。我说:“听你们的口音好像是苏北人。”女老板说:“我们是徐州来的。”哈死笨的马上接过话茬指着我说:“那你们是同乡啦,能否优惠服务呢?”男老板说:“你这鞋是意大利的底,在附近只有我这里才有与之相配的跟料,不信你去别处问问,不但钉不好,还把原底给造坏了,收你八块已经很便宜了。我想八块钱还只值一美元多,几乎就是免费服务了,还跟他们在这里逗小百姓乐子,真值得。接着女老板就说:

  “看你俩书生相,也不说本地话,一定是人才流动到这里,白领多年了,拿到户口了吧?”

  “还没有。”

  “怎么不拿呢?还想回徐州?”

  “不知现在徐州可好?”

  “徐州可好了,比苏州好。”

  “什么,什么?徐州比苏州好?”哈死笨的忍不住了。

  “当然了,变化可大了。”

  “怎么叫好?照你的标准,好就是消费低,房子便宜……那么徐州是要比苏州好,苏州要比上海好,上海要比美国好了?”

此番对话引得几位恭候钉鞋者呜呼呀哈,长虚短叹,小皮匠夫妇与众人皆然同喜同乐。看着眼前两位风餐露宿的外乡小生意人,既较真自己的血汗工分,又轻松地与人谈笑,他们看似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却极易从自我忙碌的生计中获得满足和安慰,如果不单从经济上量衡,我想许多人过的都不如他们幸福健康——简单快乐地活着。

  享受与被享受

既是回国探亲,必然要走亲访友,免不了让富裕起来的亲朋好友们对自己灰头土脸的寒酸相评头论足,好一番抨击。我早已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你们在忙着致富,我们才刚刚脱贫。想到我们初到北美时,感受到巨大的文化冲击:自在生活方式、驾车需求,独立自我的个性等。没想到如今回国也会有同样的文化冲击:这里的商业圈和整个城市发展得飞快,它正大步走向现代化,周围建筑和日常生活的变化步伐之快让人无法察觉。而且这种变化已不仅仅呈现于表面的豪华建筑装潢上,而是从这些亮丽的城市建设,物质丰富中走进了人们真正的家居生活中去了。

在我走访的亲友家中,100多平米的住房面积,室内装修得现代大方,房间布置得温馨舒适,空调,热水器等电器已是家庭基本设施装备。现在有朋自远方来,总要领人登门入室,观赏房子,就同当年陪客逛景点,参观名胜古迹一样,是待客亲疏的一种体现。我和他们一样,的确感到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追求享受,精致的生活已不是富贵阶层的特权,它已深入到平常百姓之生活态度和世界观中去了。韩剧的流行,高质量日货的倾销及其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东方文化的共融对中青年人追求完美、精致、讲究的生活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服饰讲究精品、名牌,饮食注重健康营养,什么野山菌类,五谷杂粮,食疗进补也是老百姓家常菜了。还有美容,足疗,理疗按摩,用钟点工等等五花八门的享受也不是什么超前消费,日渐普及,逐步被人们接受。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电视频道几十个24小时播放,KTV,卡拉OK

……人民大众能歌善舞,一些当年五音不全,不善歌舞的同学,如今艺术细胞晚期发育得十分健全,能专业地唱起:《三套车》,《乌苏里船歌》,人们在享受着自己,也在无意中显摆,张扬奔小康致富的喜悦和与他人分享滋润生活的满足。对比我们在北美质朴,简单,沉闷的生活和享受自然,甘于寂寞的精神现状,无怪呼国人要心痛我们在海外生活得清苦,不懂得享受了。

我在国内的假期很快结束就回来了,哈死笨的外派也很快结束,回到西雅图继续苦行僧生活,回国腐败一场,浮华半月,宛若南柯,感觉自己注定是劳碌一生, 跋涉一辈子,点点滴滴都是辛劳奔波,风尘一身,唯有回国方可潇洒的走一回,可令人惋叹的是沧海横绝,各成彼岸,终是没有归属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国内那几年红尘万丈,夜夜笙歌:)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其实等于是去了一趟美国城。并没有深入中国。
6ba6 回复 悄悄话 "....100多平米的住房面积,室内装修得现代大方,房间布置得温馨舒适,空调,热水器等电器已是家庭基本设施装备。..."

这种生活才十年吧?海华已经享受几十年了吧?面积就不只100平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